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紹了一种特殊用途伞的折叠机构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伞;折叠机构;设计[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141-01
1.引言
在某项研究工作中,用到了一种特殊用途的伞,主要用于快速堵漏。伞的折叠结构为装置的主运动机构,按设计要求,应能满足堵漏孔径80mm~130mm要求,展开相对两伞骨距离和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修正。设计时仅有相对两伞骨距离和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设计无法求解,需要增加设计条件,这样使得设计较为困难,同时对这些附加的设计条件要通过实验验证。
2.初始设计参数
2.1展开相对两伞骨距离170mm;
2.2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60mm;
2.3伞展开和收起机构位置按照设计要求。
3.设计步骤
折叠伞机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3.1根据折叠伞展开相对两伞骨距离170mm,作170mm等距线,并在等距线上取对称点H、H1;
3.2初选固定铰链D、D1之间的距离为30ram,设偏心距e=4mm,作出两条偏距线KKl;
3.3分别过H、H1点作与水平线成20°角斜线,与偏距线分别相交于E、E1点。HE和H1E1为折叠伞机构展开时伞骨位置;
3.4根据折叠伞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60mm,作60ram等距线,EEl线之下选取对称点F、F1。
3.5当KF处于偏距线上时,折叠伞收起尺寸最小,考虑到结构限制,令折叠伞收起位置时,伞骨与偏距线角度10°。过F、F1点分别作与偏距线KKl成10°角斜线,与偏距线相交于A和A1,AF和A1F1位置为折叠伞收起时伞骨位置;
3.6杆BD、B1D1与偏距线夹角因为偏距稍大于10°,设计时取为杆BD、B1D1与偏距线夹角为15°,过E、E1点作与GGl成15°角斜线,交GGl与D和D1,D和D1点位固定铰点。
3.7过D和D1作水平线,与两侧伞骨交与c和c1(CD和C1D1处于水平位置,折叠伞展开角度最大),分别以D和D1为圆心,CD和C1D为半径作圆,圆与AF和AIFI交与B和B1,B和B1为中间铰链在折叠伞展开和收起的两个位置。
3.8机构DCE(DICIEI)或DBA(D181A1)即为所设计机构。
4.设计结果
LHE=70.2ram,LCD=38mm,LCE=36.6mm,偏心距e=4mm,滑块行程=60.6mm,对称固定铰点间距DD1=30mm。
关键词:伞;折叠机构;设计[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141-01
1.引言
在某项研究工作中,用到了一种特殊用途的伞,主要用于快速堵漏。伞的折叠结构为装置的主运动机构,按设计要求,应能满足堵漏孔径80mm~130mm要求,展开相对两伞骨距离和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修正。设计时仅有相对两伞骨距离和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设计无法求解,需要增加设计条件,这样使得设计较为困难,同时对这些附加的设计条件要通过实验验证。
2.初始设计参数
2.1展开相对两伞骨距离170mm;
2.2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60mm;
2.3伞展开和收起机构位置按照设计要求。
3.设计步骤
折叠伞机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3.1根据折叠伞展开相对两伞骨距离170mm,作170mm等距线,并在等距线上取对称点H、H1;
3.2初选固定铰链D、D1之间的距离为30ram,设偏心距e=4mm,作出两条偏距线KKl;
3.3分别过H、H1点作与水平线成20°角斜线,与偏距线分别相交于E、E1点。HE和H1E1为折叠伞机构展开时伞骨位置;
3.4根据折叠伞收起相对两伞骨距离60mm,作60ram等距线,EEl线之下选取对称点F、F1。
3.5当KF处于偏距线上时,折叠伞收起尺寸最小,考虑到结构限制,令折叠伞收起位置时,伞骨与偏距线角度10°。过F、F1点分别作与偏距线KKl成10°角斜线,与偏距线相交于A和A1,AF和A1F1位置为折叠伞收起时伞骨位置;
3.6杆BD、B1D1与偏距线夹角因为偏距稍大于10°,设计时取为杆BD、B1D1与偏距线夹角为15°,过E、E1点作与GGl成15°角斜线,交GGl与D和D1,D和D1点位固定铰点。
3.7过D和D1作水平线,与两侧伞骨交与c和c1(CD和C1D1处于水平位置,折叠伞展开角度最大),分别以D和D1为圆心,CD和C1D为半径作圆,圆与AF和AIFI交与B和B1,B和B1为中间铰链在折叠伞展开和收起的两个位置。
3.8机构DCE(DICIEI)或DBA(D181A1)即为所设计机构。
4.设计结果
LHE=70.2ram,LCD=38mm,LCE=36.6mm,偏心距e=4mm,滑块行程=60.6mm,对称固定铰点间距DD1=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