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疫情的优势
【出 处】
:
光明日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2期
其他文献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无论其形式或内涵都是汉语语言精华所在,通常由三字格、四字格或是四字以上的格式构成。四字格隐喻性成语l就是构成汉语成语主体部分的四字格成语中具有隐喻性质的一支。当前在口译和笔译领域,关于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方面和英汉互译方面的研究都己比较深入,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学界对四字格成语的研究比较广泛和笼统,而关于四字格隐喻性成语的英译研究显的更少,尤其是有
学位
1840年的鸦片战争宣告了中国锁国时代的终结,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史由此拉开了帷幕。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黄遵宪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中诞生、成长并演绎其精彩人生的。 黄遵宪,清末著名的诗人、历史学家,同时他作为一位外交家、维新派的政治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他先后被派往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
学位
身份是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不同环境、不同对象的话语表征及突显也不尽相同。国家身份在外交场合的建构,其中有很重要的部分是通过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发表的众多演讲得以实现。美国作为21世纪全球的唯一超级大国,一直强调国家形象的打造与宣传,故本文致力于研究奥巴马在政治话语中构建国家话语身份的方法。中东地区由于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及丰富的石油资源,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美国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以奥巴马发表的关于中
学位
巴赫金强调两个声音是构成生命和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性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属性。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话理论以分析文本的对话性为出发点来探索话语的对话本质,主张作者、读者、主人公、社会意识等对话主体的地位平等。近年来关于对话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将其应用于翻译的研究却在少数,而具体到探讨译作中互文现象的翻译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翻译活动是沟通不同文化间的桥梁,属于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涉及到作者、文本、译者、
学位
转喻研究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焦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转喻及语法转喻的研究己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人们对转喻的认识也从一种修辞手段转变为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体现。语法转喻就是在以句子为单位的转喻研究。在国内,沈家煌(1999)最早提出"语法转喻(grammatical metonymy)"这一术语。在国外,RuizdeMendoza&Pérez(2001)、RuizdeMendoza&Otal(200
学位
王文斌(2012)从洪堡特"内蕴语言形式"观切入,揭示英汉语言诸种现象性差异背后所隐匿的本质性区别: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而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本研究的宗旨是从语言哲学层面考察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性区别,并从语言层面对其展开较为具体的论证。本研究首先择要绍述学界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等视角剖析英汉主要差异的诸多成果和论述,然后从深层次上探视英汉两种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以期给英汉语言时空性特质观点提供较
学位
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短篇故事、日志、散文、传记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丛林之书》和《基姆》。然而,他的许多作品也因与帝国主义存在联系而受到抨击。有人称吉卜林是个残忍的无情的帝国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他是位理想主义者并对他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表示欣赏。笔者认为,两派之争各执其理,但却忽略了吉卜林帝国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