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论证手法,讲求关联照应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万事万物,一动一静,动静适宜,新陈代谢,循环往复。芸芸众生,“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动如脱兔,静如座钟。动,是躁动,是行动,是创造;静,是宁静,是静止,是平衡。静能生慧,慧能促行,行能达成。动静相生,自然充满生机;动静结合,社会充满和谐;静水流深,人生充满智慧。
  【审题要点】
   这道作文题,主要在“动”和“静”二字上做文章。所供材料可分三个层次解读。第一个层次,由两句古诗引出世间万物动静相衬、动静相生的道理,告诉人们,动静适宜,方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第二个层次,从人们对待动静的态度出发,阐述了喜静喜动的各自原因,表现出人生追求的差异。第三个层次,具体分析动和静的含义与意义,交代了动和静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和价值,指出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动静结合才能打造和谐社会。
   写作此文,应先对这段满含哲理的话细细品读,了解每句话蕴含的深刻道理,再概括各层次的含义和全段话的主旨,从而选取、确定作文立意。作文时可以以某一层次的含义为主题,亦可以全段话的主旨为主题;可以根据作者自身的偏好,重点阐述静或动的意义和价值,亦可辩证分析静与动相衬相生的道理。当然最好能开口小一点、挖掘深一点、议论透一点。至于文体的选择,最好选择议论性散文,追求立意新颖、涉笔成趣、内涵丰富。
  【原作平台】
  动静人生
  江苏省盐城中学  夏  钒
   美好的人生,应该是“动”与“静”巧妙相融的。
   人生,不能没有进取。我们应该用进取的“动”创造人生的辉煌。
   (开头两段,开门见山,揭示了文章论点。但是这样的开头有一个明显的不足:缺少导入,读来稍显突兀;动和静的内涵未作诠释,语义含糊;两段话之间,也缺少过渡。)
   蛹脱壳而出,化成翩翩飞舞的蝴蝶;种子在岩石缝隙中扎根,开出艳丽的花朵;鹱鸟飞越海洋,最终拥有了幸福的家庭……万物进取,才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没有了灵魂的躯壳,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人生,沒有了进取,就如停滞不前的时钟,永远也不能找到正确的钟点。我们若只留恋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的天堂。(这一段通过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突出了“动”的意义。但是语言表达上还需进一步推敲,以达到表意清楚、突出论点的目的。最后的反面论证,亦要点出其“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特点,以从反面证明“动”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进取的“动”,还有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一句中的“至善至美”之前,宜加上“同样”之类的修饰性词语,否则岂不是“静”的境界美于“动”的境界了?)蕴藏着强大的力量,把最明净、澄澈的一面推至灵魂深处。这,是“静”,是心灵发出的深呼吸,是喧哗与浮躁中的宜人阳光。(这一段同样存在语言斟酌上的问题,作者应当细心推敲语言,力求表达精准。)
   但丁曾在《神曲》中这样描述人们“不断进取”的欲望:“他们似乎充其量只是渴望得到一只苹果,随后却逐渐变为渴望得到一头小羊,再进一步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后是渴望得到马匹,再后是女人……”(引用之后,应对这句名言稍作分析,以转入下文的议论。)
   可见,人生一味求“动”是不完美的。“动”就像不停飞驰的车轮,长久运转必然会滞重。(这个比喻不甚精当,需改动。)一味地“动”,是对生命资源的过多掠夺,会让生命倦怠,让心灵负债。正如但丁所总结的:“你只将眼光停留在财物上面,你便从真理之光中收获到黑暗。”(这里如果加上一个反面的实例会更好,会避免文章在论据使用上的单调。)
   “静”,才会安抚心灵,让身心享受愉悦,让人生呈现坦然。
   在《丰富的安静》中,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今天,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守心灵的静、精神的静、生命的静。(应当适当补充一些事实论据,丰富文章内容,避免论据单一。)
   “动”与“静”,是人生的两端:一端给你激情和活力,一端给你宁静与安闲。如果没有“动”,就没有人生的峰峦,就没有人生的俯瞰;如果没有“静”,就不会有人生的淡定与沉着,不会有生命的从容与睿智。我们“动”要动得精彩,“静”要静得安详!
   一个忙于奔波的人需要“静”下来——对自己的静,对周围的静,以及对功利的静。学会“静”,我们才会从容应对繁杂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变生活模式,学会在生存状态里轻松转身,让自己的脚步更轻松。
   让“动”去书写人生的豪迈,让“静”去感悟生命的柔曼!(全文收束有力。但在内容上有些偏重于对“静”的赞誉,故在赞美“静”的美好之前须加上一段赞美“动”的价值的话,使结尾做到动静均衡,立意公允,且与上文呼应。)
  【总体评价】
   这篇习作立意鲜明,层次清晰,富于文采,激情洋溢。但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选用材料上的单一。整篇文章,论证上皆为引证,缺少例证。事实胜于雄辩,一篇议论文通篇没有事实论据,便显得内容单薄,论据单调,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二是引入话题时稍显突兀,总结全篇时略显偏颇,段落之间缺少过渡,影响了前后照应和文气连贯。三是语言表达富于激情但有欠精准,这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甚至造成读者的误读。
  【格言链接】
   1.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升格要点】
   针对这篇习作存在的问题,可从这样三个方面进行修改、升格:一是适当添加事实性论据,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论证手法多样化,增强说服力。二是仔细推敲斟酌文章语言,使表达更准确,表意更清晰。三是精心设计文章的首尾,使文章导入更自然,总结更到位,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如果做到这三个方面,这篇习作就可以从二类文升格为一类文。
  【升格展示】
  动静人生
  江苏省盐城中学  夏  钒
   世间万物,亦动亦静;动静结合,生生不息。自然如此,社会亦然。人乃自然之子,宇宙精华,所以,美好的人生,应当亦动亦静,动静相融。
   對人生而言,动,是行动,是进取,是创造。我们应当用“动”创造人生的辉煌。蛹脱壳而出,化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种子在土壤中扎根,生长成参天大树;鹱鸟飞越千山万水,觅得了心爱的伴侣……正是一个“动”字,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没有行动,人生便好似停摆的时钟,永远找不到正确的时间;没有进取,人生便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没有创造,人生便成了坐吃山空的累赘,只能随光阴流逝了无痕迹……人若失去“动”的欲望和勇气,只留恋于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会如冈察洛夫笔下那位连床都懒得下的奥勃洛摩夫,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的天堂,甚至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多余人”。
   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波澜壮阔的大境界之外,还有一种同样至善至美的大境界,那就是“静”。这种境界,蕴藏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把最明净、最澄澈的精神阳光送达我们的灵魂深处。“静”,是心灵发出的深呼吸,是喧嚣的风暴退却后的一片宁静的蓝天,是人类最后一处精神家园。
   但丁曾在《神曲》中这样描述人们“不断进取”的欲望:“他们似乎充其量只是渴望得到一只苹果,随后却逐渐变为渴望得到一头小羊,再进一步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后是渴望得到马匹,再后是女人……”这段话堪称是中国成语中的“欲壑难填”的形象化表达。
   可见,人生一味求“动”并不可取。“动”,就像不停加载的车辆,长久运转必然不堪其重。一味求“动”,是对生命资源的过多掠夺,会让生命倦怠,让心灵负债。正如但丁所总结的:“你只将眼光停留在财物上面,你便从真理之光中收获到黑暗。”想想柳宗元的寓言中那只名叫“蝜蝂”的小虫,岂不正是死在自己的“不断进取”的欲望之下?
   “静”,是安抚心灵的良药,让身心享受愉悦,让人生呈现坦然。
   在《丰富的安静》中,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今天,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坚守心灵的静、精神的静、生命的静,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如“兀坐听雪溜竟日”的徐霞客,如垂钓瓦尔登湖的梭罗……“动”与“静”是人生的两端:一端给你激情和活力,一端给你宁静与安闲。如果没有“动”,就没有人生的峰峦,就没有人生的俯瞰;如果没有“静”,就不会有人生的淡定与沉着,不会有生命的从容与睿智。我们“动”要“动”得精彩,“静”要“静”得安详!
   趁着年轻,我们需要行动,需要进取,需要创造——如此才能不枉一生,才会为我们身处的世界添砖加瓦,才会让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同时,一个忙于奔波的人亦需让自己能够“静”下来——静对自己,静对自然,静对社会,静对功利。学会“静”,我们才能从容应对繁杂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才能在不良的生存状态下轻松转身,才能让自己的步履更轻松,更自信。
   以“动”去书写人生的豪迈,以“静”去感悟生命的柔曼!
  【评点】
   升格之后的文章,一是立意准确,观点辩证,体现了议论文的思辨性,强调了人生中“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二是论证手法上做到了丰富多样,引证、例证和类比论证相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是思路明晰,结构井然,首尾呼应,整篇文章文气贯通,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四是语言凝练,表达精准,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其他文献
<正>近日,德联邦内阁批准了《2017年德国职业教育报告》。根据该报告,德国2017年新签职教培训合同数与去年基本持平,达52.03万个。同时,德国目前提供给年轻人的培训机会是前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小学品德教学的微课设计中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环节清晰简练;采用趣味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化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
概要地介绍离散制造业 ERP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关键核心的软件功能.
介绍一种由PLC网络、变频控制器、人机界面等,并带有半自动接头装置的转杯纺纱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成人与否,与年龄并无多大关系,它背后意味着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还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仁爱之心".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自己变成
本文结合当前商业航天的发展情况,着眼于商业航天公司的战略选择,重点考虑可预见性和可塑性两大因素,以稳定型、调整型、愿景型、塑造型四大战略为基础,旨在探讨不同定位的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社会、政治及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民族语言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与此同时,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基于两所民族地区幼儿园民族语言教育现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