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适应性要求企业基于内控规范,结合经营环境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
从宏观政治经济的高度考虑,不同国家的会计政策与法律法规是有区别的,同一国家的政策、法律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比如,2018年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就需要考虑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新设中央机构的存在。
站在行业的角度,不同行业内部控制指南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企业需要了解和熟悉本行业的内部控制特点。
站在企业的角度,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所处的市场地位不同,拥有的资源、具备的管理能力以及所擅长的业务领域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是特色化的内部控制。比如,PPP项目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根据该项目融资的特殊性,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
站在经营策略的角度,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经营管理的重心对经济市场的变化具有趋向性。企业为避免内部控制制度僵化,需要在每年度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现有内部控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中医“简便廉验”特色与成本效益原则
“简、便、廉、验”是中医学及中药学的特色之一。其中,“简”意为简省、简单,即用药简单、诊断方式简单,中药药方大多为动植物组织原料的组合,诊断方式通常也是四诊(望闻问切),可以提高医师诊断病情和合制药材的效率。“便”可理解为方便合宜的意思。在中医治疗中,没有太多现代化的仪器,而都是方便携带的器具,比如针灸工具,可提升医师出诊乃至巡诊的便利度。“廉”意味廉价、便宜,不浪费人力物力,能通过人体自身调节的就不使用药物治疗,比如中医学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有养生祛病的显著功效。“驗”是指临床有效,中医学的治疗与药物的使用虽然简单、方便、廉价,但也行之有效,并不逊色于西医。
企业内部控制也需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即以最少的控制成本创造最大的控制效益。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市场主体,总是力求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价值,这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同样适用与企业内部控制。因此,在建立内部控制时,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对不同的控制进行成本组合并分析出回报效率,再结合企业风险评估结果、内部控制要求以及对收益的期望等,理性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控制方式。
具体来说,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等,风险与成本指数各不相同,管理者可以结合企业的资源与内部控制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当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匮乏时,可采取检查性控制,并加大处罚成本,此时控制成本较低,控制效益也比较可观。当企业资源充裕时,可以采取预防性控制,其控制成本较高,但控制效益也更明显。
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成本原则的企业应在相同成本的控制活动中选择效益最高的控制方式,优先考虑效益原则的企业应在相同效益的控制活动中选择成本最低的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笔者建议企业将非经济成本和收益纳入到成本效益原则中,如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关系成本和关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收益等,不断拓展内部控制的范畴,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作者王海兵系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从宏观政治经济的高度考虑,不同国家的会计政策与法律法规是有区别的,同一国家的政策、法律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比如,2018年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就需要考虑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新设中央机构的存在。
站在行业的角度,不同行业内部控制指南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企业需要了解和熟悉本行业的内部控制特点。
站在企业的角度,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所处的市场地位不同,拥有的资源、具备的管理能力以及所擅长的业务领域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是特色化的内部控制。比如,PPP项目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根据该项目融资的特殊性,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
站在经营策略的角度,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经营管理的重心对经济市场的变化具有趋向性。企业为避免内部控制制度僵化,需要在每年度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现有内部控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中医“简便廉验”特色与成本效益原则
“简、便、廉、验”是中医学及中药学的特色之一。其中,“简”意为简省、简单,即用药简单、诊断方式简单,中药药方大多为动植物组织原料的组合,诊断方式通常也是四诊(望闻问切),可以提高医师诊断病情和合制药材的效率。“便”可理解为方便合宜的意思。在中医治疗中,没有太多现代化的仪器,而都是方便携带的器具,比如针灸工具,可提升医师出诊乃至巡诊的便利度。“廉”意味廉价、便宜,不浪费人力物力,能通过人体自身调节的就不使用药物治疗,比如中医学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有养生祛病的显著功效。“驗”是指临床有效,中医学的治疗与药物的使用虽然简单、方便、廉价,但也行之有效,并不逊色于西医。
企业内部控制也需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即以最少的控制成本创造最大的控制效益。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市场主体,总是力求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价值,这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同样适用与企业内部控制。因此,在建立内部控制时,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对不同的控制进行成本组合并分析出回报效率,再结合企业风险评估结果、内部控制要求以及对收益的期望等,理性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控制方式。
具体来说,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等,风险与成本指数各不相同,管理者可以结合企业的资源与内部控制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当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匮乏时,可采取检查性控制,并加大处罚成本,此时控制成本较低,控制效益也比较可观。当企业资源充裕时,可以采取预防性控制,其控制成本较高,但控制效益也更明显。
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成本原则的企业应在相同成本的控制活动中选择效益最高的控制方式,优先考虑效益原则的企业应在相同效益的控制活动中选择成本最低的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笔者建议企业将非经济成本和收益纳入到成本效益原则中,如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关系成本和关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收益等,不断拓展内部控制的范畴,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作者王海兵系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