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教育方面的工作也愈来愈重视。而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对语言的教学,更需要不断寻找高校创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我国情境教学策略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并提出一定有助于该教学策略应用的措施,以便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 情境教学策略;高校英语;语法教学;运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2-0241-01
1 我国高校情境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想要真正完成对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首先就是对其语法知识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情境教学策略更是没有真正落实到各高校中去。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语法水平并不是很理想。首先,有很多大学生的首选专业并不是外语而是在录取时被调剂成为了英语专业生,因此,本身内心的抵触心理已经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如今我国高校都缺乏对英文专业的重视,很少组织如英文交流会、大型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这也成为了阻碍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语法的一个原因。从小学学习英语开始直到走向大学,似乎很少有学生会真正的重视语言的学习,而是把成功的通过考试作为学习外语的目的,因此在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中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在我国高校学生心目中就成了一项极为枯燥无味的学习科目。虽然这些年来在能否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问题上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四、六级考试对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我国也做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例如,把英语四六级的百分制取消、用成绩单取代考试资格证书、大学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不再必须有英语四六级证书等,这些措施都有效的减少了英语学习者们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文的想法,更好的提高了英语学习者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来说,如若能够真正的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其中中,一定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积极性。
2 情境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指最普通的英语教育,主要侧重于英语单词发音、释义以及句型的教学,却忽视了对语言语法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无法灵活的的英语知识,只可以在试卷上发挥自己的英语能力,但在生活实际应用中还是属于“英语文盲”,这使得英语教育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因为教室学生较多的原因,传统英语教学法也不能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夠对英语语法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学习,而且同步教学无法使英语成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接受所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就导致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传统英语教学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使学生之间缺乏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2.1 在教材中创设情境: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首先要依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分析其间所存在的语法知识,在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设立教学情境,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建立起不同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益于学生们对语法知识的接而且使得所讲内容的条理清晰明确。最重的是使得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增强了学生们对于英语语法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教材语法进行创立情境教学的同时,英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尽可能的根据语法内容的多种多样来建立起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们能够在从实际中领悟语法知识的规律以及语法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学会通过语法知识来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对高校英语语法的教学中时,还是要以英语教育工作者为主体来进行,自主创立英语语法情景,使得该类语法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预设性和教育学的特点。
2.2 语法与情景相融合:
在英语发音、词汇以及语法的教学中,语法教学属于最为枯燥乏味的一项教学,其除了理论性知识较为繁杂且深奥难懂之外,其与语言技能的教学也大有差异,这些都是实际中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定位误区。但如若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能够将情境与语法相互结合,就一定能够取得两者相得益彰的效果。譬如在对阅读理解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们在找出每一篇阅读内容中的语法知识,久而久之就在语境中锻炼了学生们对于语法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且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寻找有利于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3 结语
综上看来,情境教学策略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中还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需要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使情境教学策略得到应用和拓展,使我国英语学习者对于语法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巩固。
参考文献
[1] 李雁,对高中英语语法情境教学法的一些思考[J].堰桥中学学报,2012(03).
[2] 肾动脉,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11(07).
关键词: 情境教学策略;高校英语;语法教学;运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2-0241-01
1 我国高校情境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想要真正完成对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首先就是对其语法知识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情境教学策略更是没有真正落实到各高校中去。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语法水平并不是很理想。首先,有很多大学生的首选专业并不是外语而是在录取时被调剂成为了英语专业生,因此,本身内心的抵触心理已经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如今我国高校都缺乏对英文专业的重视,很少组织如英文交流会、大型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这也成为了阻碍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语法的一个原因。从小学学习英语开始直到走向大学,似乎很少有学生会真正的重视语言的学习,而是把成功的通过考试作为学习外语的目的,因此在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中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在我国高校学生心目中就成了一项极为枯燥无味的学习科目。虽然这些年来在能否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问题上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四、六级考试对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我国也做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例如,把英语四六级的百分制取消、用成绩单取代考试资格证书、大学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不再必须有英语四六级证书等,这些措施都有效的减少了英语学习者们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文的想法,更好的提高了英语学习者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来说,如若能够真正的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其中中,一定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积极性。
2 情境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指最普通的英语教育,主要侧重于英语单词发音、释义以及句型的教学,却忽视了对语言语法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无法灵活的的英语知识,只可以在试卷上发挥自己的英语能力,但在生活实际应用中还是属于“英语文盲”,这使得英语教育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因为教室学生较多的原因,传统英语教学法也不能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夠对英语语法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学习,而且同步教学无法使英语成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接受所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就导致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传统英语教学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使学生之间缺乏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2.1 在教材中创设情境: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首先要依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分析其间所存在的语法知识,在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设立教学情境,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建立起不同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益于学生们对语法知识的接而且使得所讲内容的条理清晰明确。最重的是使得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增强了学生们对于英语语法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教材语法进行创立情境教学的同时,英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尽可能的根据语法内容的多种多样来建立起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们能够在从实际中领悟语法知识的规律以及语法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学会通过语法知识来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对高校英语语法的教学中时,还是要以英语教育工作者为主体来进行,自主创立英语语法情景,使得该类语法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预设性和教育学的特点。
2.2 语法与情景相融合:
在英语发音、词汇以及语法的教学中,语法教学属于最为枯燥乏味的一项教学,其除了理论性知识较为繁杂且深奥难懂之外,其与语言技能的教学也大有差异,这些都是实际中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对于英语语法学习的定位误区。但如若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能够将情境与语法相互结合,就一定能够取得两者相得益彰的效果。譬如在对阅读理解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们在找出每一篇阅读内容中的语法知识,久而久之就在语境中锻炼了学生们对于语法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且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寻找有利于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3 结语
综上看来,情境教学策略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中还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需要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使情境教学策略得到应用和拓展,使我国英语学习者对于语法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巩固。
参考文献
[1] 李雁,对高中英语语法情境教学法的一些思考[J].堰桥中学学报,2012(03).
[2] 肾动脉,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