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第二轮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开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基础。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更快、更好提升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使不同资本之间相互促进,推进形成资本价值最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主要课题,混改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通过混改提高国有资源的配置效率,巩固国有资本运营的安全性,最终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目前随着国企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程中,由于不科学的资本运营方法,资本运营效率不高,加之资本缺乏有效监管等而引发的国有资本流失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混改必然产生股权结构、财务结构以及治理结构等变化,企业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通过细致的分析研究背景,同时梳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财务治理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资本运营基本状况进行阐述、资本运营的安全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可能对资本运营安全性产生影响的资本以及结构因素,主要研究股权结构对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肯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效;构建各影响因素与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2015、2016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作为初始样本,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股权结构显著影响资本运营安全性,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中的法人股比例均对资本运营安全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找出影响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因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安全性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当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