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日用化学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SiMeROSiMe3[R=(CH2)3NHCH+CH(OH)CH2(OCH2CH2)xOCH3,x=1,2]。通过低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P.T.C)的存在下合成出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产物再与氨丙基三硅氧烷进行开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气相色谱(GC)和氢核磁共振(^1HNMR)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纯度与结构。
其他文献
以云南大朝山水电站的通信系统接入方案为例,介绍了山区大型水电站通信接入系统方案的设计思路.
用料(2个):  面包粉160克  低筋面粉40克  即发干酵母2克  细砂糖32克  盐2克  蛋24克  牛奶108克  黄油20克  表面装饰:  蛋液  杏仁片  做法:  将除黄油以外的用料放在一起,揉至面团表面光滑,能拉出比较厚的膜。加入黄油揉至扩展阶段,放温暖处进行基础发酵。基础发酵结束后,将面团分割成60克、50克、35克、20克的面团各两个,连同剩余的面团滚圆,松弛15分钟。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糊化形成多糖后,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Span60为乳化剂,植物油为油相,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多糖巨球(PMS)。以吸附量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得到多糖巨球的较佳制备
介绍了小指标计算与报表软件的开发,实施的性能指标计算在DCS的DPU中完成,计算与统计的稳定、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系统已经投入实际运行,成为电厂小指标竞赛与考核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