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新常态背景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相关教学要求,以及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当前,学生阅读兴趣普遍偏低,为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攻坚克难的第一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创新和健全语文教学方法等措施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转变以往课堂教学的沉闷压抑的氛围,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结合自身作为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优势,给予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思考的机会。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的,其可以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机械式地向学生进行文本知识的讲解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2.提升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相关知识,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最大化地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3.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
  以往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是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学生进行任务探究和知识讨论,其对文本的思考大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长此以往,难免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消极态度,甚至不愿阅读,不愿深入思考。面对这种情况,调动和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只有让学生有学知识的欲望,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理解、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可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强化,也能间接地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对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
  1.创设兴趣氛围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生会被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所影响,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文本阅读的质量,要坚持“兴趣才是最好教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兴趣教学与学生活泼向上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结合,从而打造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氛围,这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关键所在。通过兴趣氛围的创设,教师可以将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方法落实到位,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形式。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创设相应的兴趣氛围的方式因材施教。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全体朗读,使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来感受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内涵,如地震、废墟、救援等;其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探索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力量,如地震所带来的恐慌、父亲对儿子的爱等;第三,为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如“人们为什么劝说、阻拦这位父亲”“这位父亲为什么不听周围人的劝告”等等,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给出答案:“这是源于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无私的爱。”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意识和自我学习意识,使他们学会在阅读中了解文本所要表述的主要情感,进而受到感染和教育,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
  为更好地解决学生自控能力差、对阅读不感兴趣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四到五人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阅读文本、领会文本内涵,通过集体评选、给予奖励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性竞争意识,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在提升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的同時,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要想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主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直观化教学,让学生能“看”到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科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前搜集珍珠鸟的有关照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通读文本,然后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动画以及图片的方式,将珍珠鸟的信息直观地分享给学生,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珍珠鸟的灵动和可爱,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强化他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综上所述,任课教师应积极结合新《课标》指导,抛弃传统的、僵化的文本教学模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到文本的思想表达、感受其中的人文内涵,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孔健《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性及影响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8期。
  [2] 吴刚《试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3期。
  [3] 谈俊《求同巧拓宽求异谋深入—对新视阈下小学语文“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研究》,《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年第12期。
  [4] 汪静东《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研究》,《名师在线》2020年第2期。
  (白岩,1981年生,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大学本科,年级主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古诗词作为中考的必考内容,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从考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中考古诗词鉴赏备考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备考  古诗词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作为中考必考的内容,学生就要掌握古诗词鉴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中考的过程中提高做题能力,
摘 要: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的重点培养目标,教师在管理寄宿生时,不仅要让他们能够健康生活,更要培养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关注每个寄宿生的生活,不仅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在寄宿生活中更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寄宿生 管理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72  学习不只是要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策略  朗读是初中
摘 要:单元整合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改革实践之一。它需要教师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围绕单元主题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有机整合起来,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能精准把握单元内课文间的有机联系是单元的“魂”,摆脱不遗余力按篇逐段分析课文的固有模式,遵从学生自主品读、快乐感悟的生本精髓。本文立足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为对象,聚焦单元整合教学,主要探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字数是9028字,较2018年的9957字,减少了将近1000字,所以从阅读量上看,难度有所降低。总体来看,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试题较为平和,难易度合适,且有区分度,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都有考查,考点的设置在2019年高考大纲里都有说明。试题特色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紧跟主旋律  论述文(T1—3)选自铁凝的文章《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铁凝是作协主席、文联主席
摘 要: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主要目标。但是,当前学生的学习还是以语文知识答题为主,素养没有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养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个人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做出教学关系的转变,并将语文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中实现综合素质的  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问题 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素养则将这个目标进
摘 要: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它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人生观。进而提出通过营造班级氛围,转变管理目标;拓展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班会;注重行为引导,提升自身修养;加强关心爱护,建立师生关系四种教育途径,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修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要密切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灵活使用不同方法,解决学习问题,实现自我觉知和积累经验,以及整体素质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在教育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勤奋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合
摘 要:语文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分析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漏洞和盲点依旧不少。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网络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久而久之,就
摘 要:新课改下催生了众多教学新理念,如果将这些理念的核心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儿童立场”。“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彰显儿童立场,在落实学科育人的教学实践中,更要充分体现儿童立场。2016年,全国开始推进“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基于新《课标》试图有力突破的又一跨越式发展,儿童立场尽显。  关键词:儿童立场 学科育人 部编语文教材 教学实践  一、儿童立场:部编新教材的意蕴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