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库一号,一个存放情怀的地方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只“树洞”,人们把一些对自己很重要,也只属于自己的物品放进去,可能是过去的情书,也可能是一本书。我的一个朋友甚至说,他就想对着一个保险箱说一些心里话,把它当一只树洞,把门关上,把话封存在里面。
  提起保险箱,很多人会联想到古装片里的桥段,扭动一只花瓶,或触动某个机关,一扇隐藏在博古架或书画后面的门就打开了,里面藏着一只只箱子。
  又或是,谍战片中,压低帽檐的地下党特工,用钥匙打开某个金融公司地底下的保险柜,取到一份放在那里的文件,神不知鬼不觉完成了情报的传递。
  还有,就是欧美大片里,主角拿着半张美元到瑞士银行,职员看一眼就心领神会,带他到密室,取出另外半张美元,严丝合缝,保险柜里的东西就归他了。
  中国人对物的保存相当讲究。古代的官绅人家雇佣能工巧匠,发明了很多“奇淫巧技”来收藏重要的物品,大户人家的宅子里有密室,小户人家的家里也有暗格。到了近代,西风东渐,中国人也开始流行接受第三方保管服务,上海外滩老汇丰银行地底下的保险柜,就见证了那个年代富人的生活。
  随着中国人富裕指数提高,寻常人家也有一定的财富累积,第三方保管业务在上海等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的城市浴火重生。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地下五层,从孕育到诞生,宝库1号让许多人与易居中国董事长兼宝库中国董事长周忻一起,共同经历了一场对“保管箱”不断产生更新认识的奇妙过程,宝库1号,也从财富人群的“专利”,一跃而变成了满足当今城市人精神和心灵需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最高的楼,最深的宝库
  200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定下了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建筑模型。建筑的外形有了,内涵是什么?直到2010年初,这个问题才有了答案——“上海精神,中国梦想”。
  这座大楼的注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小小一方陆家嘴,汇聚了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多个摩天大楼,新加入的上海中心作为仅次于迪拜塔的世界第二高楼,全球瞩目,势必在功能定位上与另外几个邻居有所差异,还要形成特色。金茂是酒店驱动,东方明珠是观光驱动,环球金融中心是金融驱动,那么,上海中心的驱动力是什么?
  在最初的设计上,这座“巨型垂直城市”就有闭合的文化链。既有诚品书店等文化商业项目,又有博物馆等文化事业项目,还有地下宝库等文化产业项目。当时设想是,以文化产业向文化事业输血,以文化事业来服务城市。博物馆和宝库从一开始就成为一个组合。
  2012年,易居中国和上海中心签订了协议,负责博物馆的引进和宝库的建设管理。
  历经绞尽脑汁的创新和夜以继日的建设,如今宝库中国旗下的空中观复博物馆以及地下宝库1号相继落成。世界纪录协会高级认证官大卫·威廉日前在沪宣读了宝库中国创下的三项新的世界纪录:世界最高层的室内中国园林、世界保管箱数量最多的地下保管库、世界最大的景泰蓝法郎地面。记者曾登入上海中心参观“观复博物馆”,目光所及,日常展览的600多件金器、瓷器等,每一件都显得精美且珍贵,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主题,从此扎根于上海中心,成为上海中心37楼博物馆的永久性藏品,再也不能随意移出上海中心这栋楼。
  而深入坐落在地下五层的宝库1号参观,似乎更令人怦然心动,徜徉一排排宝库之间,记者突然想到自己,人生也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也该找一个类似的场所或空间存放。
  “最初,上海中心这个新地标建筑的地下空间,功能定位并不像今天这样明确。参与它功能定位之初,我们设想仅仅是,博物馆建在空中,地底下应建个保管空间,存放文化艺术品,同时,这个保管空间也为陆家嘴金融区提供配套服务,反过来对博物馆营运是一个支撑。”易居中国董事长兼宝库中国董事长周忻坦率地说。但今天,周忻为宝库而显得异常兴奋,因为他和创业伙伴们发现,宝库1号的服务外延远远大于最初的想象,不止能满足财富阶层存放收藏品和资产品的需求,还能满足普通人存放秘密的保管需求,市场的反应超过预期。
  周忻说,“我们没有敲开任何一所陆家嘴金融机构的大门推销我们的保险箱,但有不少机构已经纷纷上门要求和我们合作。”“我们感受到,不仅仅艺术家、财富人士需要宝库,普通的大众阶层、平头百姓也有着潜在的、巨大的需求。”
  宝库1号就这样,无意中迎合了一直在累积能量的潜在需求,这个需求因宝库的诞生而突然被激发出来,情势如同火山岩浆爆发,让许多人感受到了这股能量的灼热。
  其实,宝库1号潜在的需求岩浆,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已经初露端倪,那时的调研数据显示,仅陆家嘴地区就有二万多只保险箱,分散在各个银行和金融机构,但几乎全部放满了。“每年陆家嘴保险柜的租金平均涨幅大约为1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那么庞大的需求从何而来?举个例子,每年为中国富豪算排名的英国人胡润先生,就在陆家嘴地区租用了一只保险箱,用来放护照等证件。这种行为在驻沪外国人中间可谓相当普遍。有不少工作生活在陆家嘴的外籍企业高管,一般都是租住在附近的高档公寓,随时有搬家的可能,所以习惯把重要物品存放在第三方保管机构。
  除了企业高管、收藏者、规模日渐庞大的财富人群之外,城市中产也越来越流行使用第三方保险箱,先行消费者悄悄地租用保管箱存放东西,小小保管箱渐成现代生活的“标配”。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保险箱供不应求已经是个普遍现象。几年前,马未都就想在北京的一家银行租用一个体积较大的保险箱存放一件收藏品,结果呢,这样体积的保险箱十分稀缺,僧多粥少,最后动用了银行高管批条子,才破例匀得了一个。
  周忻发现,过去很多人会说,我没有收藏,所以没东西可放保险箱。现在呢,随着财富积累越来越多,人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许多人想将各种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东西存放在一个安全、可靠、私密的地方。宝库的诞生,是发现,也是迎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结果。
  “前几天许家印说,他准备把那根爱马仕皮带放进宝库。”那条前几年让许家印在全国两会期间“爆红”的爱马仕皮带,是朋友送给他的礼物,这礼物一不小心成为了许家印的“标识”,被公众深刻记忆。本届两会前夕,他打电话告诉周忻,这次参会不方便戴了。“我告诉他我做了个宝库项目,他马上想到说,想存放这根不同寻常的皮带,它是友谊的见证。”   “液体是进不来的,工作人员不允许在宝库里吃东西喝水。植物也不能带进宝库,因为宝库最怕的是火、水、盗、虫,植物有可能会引来虫,削弱宝库的安全性。”柳费国说。
  团队对安全标准的控制已经很严格,但认证方的严谨更让他叹为观止,为了达到认证方的极致要求,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的工作人员戴着白手套,帮客户取拿保管物品,认证方看到了就问,手套能不能不戴?棉织品容易着火。我跟他们说,就算不戴手套,那衣服也是棉织品,总不能让人不穿衣服进宝库吧?这大概算是认证方一次小小的妥协了。”
  找回城市的匠人精神
  宝库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项是文化投入。宝库的会员能享受的一项衍生服务是,可以随时带家人参观上海中心37楼的观复博物馆,包括两个空中花园,一为半亩园,一为Olive广场。柳费国在建设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心力,希望唤起城市人心中的人文情怀。
  在他看来,半亩园是中国文人心中的一个园子,半亩园采用的是宋代园林风格,建设耗时3年多。600年的紫藤树、金丝楠木亭子、太湖石、迎客松……柳费国带着他的团队遍访各地,寻来了宋词里的文人意象。
  在建设过程中,柳费国拜访了江浙沪很多工匠,运用了大量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手艺,从中见识了非凡的匠人精神。修建半亩园的老师傅是30年前负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的团队。“劈竹丝的匠人非常执着,竹子堆了一个月,他说不新鲜了,要重新换一批。我说原来的竹子怎么处理?那时大楼还没竣工,电梯也没装,老师傅就带着几个人,硬生生把竹子扛下37楼。”
  博物馆门口的青花水磨石地板,则是他结合自身旅行经历发掘的灵感。“我在MOMA的后楼梯,看到一溜的黑色水磨石地板,大片的洒金,美得让人惊讶。”
  于是他着意探访古法水磨石工艺,比起机器僵直磨成的制品,手工打磨的石板质感温润,气韵沉稳。其中最难的是掐铜丝的步骤,线条的粗细和勾勒的准确与否,攸关青花花卉的灵动巧致。“这块水磨石地板我们做了四遍,一开始掐的铜线不对,一遍遍重来,后来找了一个小伙子,手艺非常好,按照图纸一点一点掐,严丝合缝。”
  “一个老先生给了我们一条掐铜丝的要诀,铜丝要比水磨石地面高1.2毫米,铜丝的边还要有弧度,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做好之后,贴着地面望过去,像是波浪一样,很美。这些老匠人的功力确实让人感佩。”
  柳费国也见识到,匠人们对自己的手艺和工作充满自豪和感情,正是现代浮躁社会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半亩园的金丝楠木亭子,是一位姓过的老师傅和他的团队搭建的,最初因为消防标准问题被拆除,现场的工人一边拆,老先生就在边上哭。后来经过消防系统领导特批,以创新精神应用于消防标准,亭子才重新装回来。
  博物馆的建设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博物馆480平方米的景泰蓝地板,凝聚了134名传世珐琅能工巧匠共计321681小时的心血,而珐琅作为一种西洋工艺,却在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正是中西方文化的结缘。青花水磨石地板也是如此,青花染料苏麻离青产自古波斯,但青花瓷工艺却是在中国兴起。半亩园和OLIVE PLAZA,宋代文人雅趣和失落的古文明,也是一种碰撞。
  “我想用这些具有人文内涵的工艺去唤醒城市的记忆,用匠人的风范去凝聚城市的精神,只有在记忆被唤醒,城市的人文精神得到凝聚,才能诞生城市的梦想。”柳费国说。
  每个人都需要一只“箱子”
  一开始宝库中国董事朱旭东跟别人说起保险箱,大家都问他,我要在里面放什么?但是,他渐渐发现,对于这道开放题,很多人给出了五花八门但也是独一无二的答案。
  “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有人在保险箱里面放了自己用过的十几部手机。别人第一反应会问我,是镶了钻的么?我说不是,都是旧手机,自己使用过的,从第一代到最近淘汰的一代。”朱旭东说。
  手机不是一个资产品或收藏品,但确实对人来说很重要,是一个人回忆和隐私的载体。手机里有照片、短信、录音等等,承载一个人一段生命的故事,需要被妥善地珍藏。当然,手机里也有一个人的秘密。“有人担心即使清除了资料,也会被一些技术手段恢复,放进保险箱最安全,当然他也未必想要去清除。”
  在第一个层面,箱子成为人和自己之间的“牵连”。
  现代人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隐私对现代人而言从一件奢侈品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千里迢迢跑到吴哥窟的一片废墟,对着一个荒芜的树洞,诉说内心的隐秘,忧郁而黯淡的眼神唤起了很多现代人的共鸣。
  “保险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只‘树洞’,人们把一些对自己很重要,也只属于自己的物品放进去,可能是过去的情书,也可能是一本书。我的一个朋友甚至说,他就想对着一个保险箱说一些心里话,把它当一只树洞,把门关上,把话封存在里面。”
  在第二个层面,箱子也是人和家庭之间的“牵连”
  有时候,保险箱是一件富有意义的家庭礼物。“有个老太太,在我们刚刚开工不久,还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她就过来买了十几只箱子,说是要送给孙辈们。”柳费国能想象到那个温馨的场景,老太太的孙子打开,看到祖母为自己贮存的礼物,一定非常感动。
  也有初为人父的朋友,在保险箱存放宝宝的胎毛和脚印,纪念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如果一对父母,在孩子出生时一个保险箱,每年孩子生日时放一件有意义的礼物进去,等到孩子年满18岁,把保险箱交给他,当他看到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非常惊喜感动。”
  宝库一号的保险箱可以变更拥有者,承租人可以移交给子女,需要进行法律手续变更,也可以暂时不移交,但提前指定开箱人,到了约定的时间自动完成移交。
  在第三个层面,箱子是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牵连”。
  朱旭东说,不少外地朋友托他在宝库一号租个保管箱,一开始他觉得奇怪,上海中心离你那么远,有什么东西非得千里迢迢放到上海来?
  有些人说,自己在上海有生意,或是子女在上海读书,确实有需求;也有些人告诉他,自己是马未都的粉丝,希望借这个箱子拉近与偶像的距离;有些人则老老实实说,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在中国第一高楼有一只保险箱,让自己在朋友之间很有面子,放什么不重要。
  但也有人说不清为什么,他想了很久意识到,他们是想拥有些什么,加深自己和上海这座城市的“牵连”。“一只箱子,其实是一种归属感,证明你和这座城市发生了某种联系。”
  柳费国对这种“牵连”的体会更强烈。“你和一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附着在这个物理空间的零散记忆碎片,你在某个餐馆吃过饭,和朋友在某个电影院看过电影。但可惜的是,城市发展太快,很多有回忆的地方渐渐消失了,过去我和我太太谈恋爱时去过的电影院就不在了,变成了写字楼,现在想去重温一下也不可能。”
  因此他想打造一个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空间。“上海中心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一直都会存在,宝库也会存在,你的城市记忆可以在这里存放很久。20年后某一天,你心血来潮可以去上海中心转转,看看那些存放在里面的重要东西,你也可以上37楼半亩园,当初你带朋友在这里喝过茶,抚摸过太湖石的纹理。”
其他文献
从前是记者等部长,现在是部长等记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部长通道”先后四次开启,次次人气鼎盛。多位部长在这里驻足,直面媒体的疑问,回应社会热点。两会上的“部长之声”,彰显了政府直面热点难题、接受人民监督的决心和信心,被老百姓誉为“两会上的好声音”。  肖亚庆 国资委主任  不会再出现“下岗潮”  央企“瘦身”不会出现“下岗潮”  去年中央企业在瘦身健体过程中,也包括去产能,涉及职工大概是11万人,
《三体》中有一句话,叫做“我毁灭你,与你无关”,AI对人类的威胁就和这个很类似:它们对我们或许并无恶意,只是我们恰好挡了它的路而已,就像人类在上班的路上,无意中踢飞了的一只路过的蜗牛。  最近,人工智能(AI)技术大红大紫,出尽了风头:从阿尔法狗、阿尔法狗零兄弟把人类棋手杀得片甲不留,到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琢磨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双十一”背后那些默默为你分拣商品的仓库机器人……简单地说,已经没有人
城市风景不断变化,最近“城市共享单车”又成了热词,本来嘛,“使用一次的成本基本在1元以内”,其出发点无疑是“利民”的,投资方申报,政府指导,为市民交通提供方便的,但不知何故,走着,走着,又歪了,我的一位苏北籍的朋友对此说了:“玩玩、玩玩就不上路了!”  如今各个城市都在力推这道利民风景,但广大吃瓜群众不但不领情而且吐槽频频——  “占满了大家多少的人行道啊!”“到处横七竖八的,根本找不到车在哪里。
海派文化,像水一樣兼容并蓄;没有海派文化,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既然上海早在2010年世博会时就倡议成立了“世界城市日”,为什么上海不能拥有自己的“海派文化日”?  310,侪要灵!为何不用上海市民身份证的前三位来象征这座城市呢?每年的3月10日,成为上海自己的“海派文化日”,人
我国最高速的悬挂式单轨列车日前在中车四方下线,进入型式试验和试运行阶段,其设计时速为8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为70公里。  悬挂式单轨列车又被称为空轨或空中列车,是一种轻型、中速、中运量、低成本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中车四方研制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应用了部分高铁技术,提升了运营安全性和乘客舒适度,适用于景区、山地、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悉,中车四方设计制造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控烟条例修正案若能以当前草案的主旨精神通过,将使上海成为中国大陆继北京之后又一个实施“最严控烟”之城市。当然,所谓“最严”,只是严格地按照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忠实履行作为缔约方应有的义务。  不过,疑问一直伴随《草案》出台前后,那就是“最严”控烟条例,能否得到“最严”执行?申城能给出怎样的答案?控烟执法真的那么难?  《草案》在室内公共场所实现彻底禁烟,这引起了一些烟民的不解。在上
在浦东,各个区块有不同的功能地位。“陆家嘴是白领文化,世博区块是演艺类的,临港是文化装备类的,我们导向很清晰,”吴俊说,“这都是市场自然发育,这些企业也不单单为浦东服务、为上海服务,而是为全国服务——它们在全国的受众太多了,粉丝都是上千万。”  近年来,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浦东,更是其中一方热土。  至“十二五”末,浦东文化产业已占全区GDP的12%,比“十一五”时有了大幅增长。如今,浦
C 日本  日本环境省日前宣布,预计福岛核事故的去污费到2016年度累计约达2.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73亿元)。由于2017年度起计划对部分辐射量特别高的“返家困难区域”进行去污,减少生活空间辐射的去污业务费将进一步膨胀。  据了解,核事故后出台的日本《特别措施法》规定去污费由东京电力公司全额承担。政府计划暂时垫付费用,通过出售日本政府持有的东电股票来筹措资金。  日本政府力争除“返家困难区
一桩离奇越狱案,22个逃犯流入街头。这些穷凶极恶的逃犯之中,有人杀过人,有人饮过血,还有人专门放火烧新娘……他们随时都可能再度作案,成为南安市居民难以入眠的噩梦。  继《法医秦明》系列大热之后,老秦又出大招了。  从大一实习算起,秦明至今参与检验尸体2000多具,亲手解剖了近1000具尸体,但他从来没有为任何一个死者流下过哪怕一滴的眼泪。这听起来显得有点冷酷,但这才是职业化该有的样子。他自己对于尸
参加2017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的16支国际青少年足球队队员在外滩。  7月14日下午,“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构筑校园足球新未来”校园足球高峰论坛在崇明举行。  2017中國(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决赛现场上演激烈的点球大战。  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初中)比赛现场。  2017上海市第三屆五星体育暑期学生足球赛嘉年华活动。  营员们日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