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石器表面红色彩绘的无损科技分析

来源 :南方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显微拉曼光谱分析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3件石钺和1件石斧的红彩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4件石器红彩颜料为朱砂或铁红;石斧为兼具粉碎和研磨功能的赤铁矿粉加工工具;朱砂粒径显示仰韶文化中晚期颜料研磨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人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水飞”工艺;2件彩绘石钺表面中存在人工成因碳酸钙,推测它们红彩的胶结材料可能为熟石灰.本研究结果为探索仰韶文化时期石器彩绘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信息.
其他文献
中原地区是商周考古的重要舞台.郑州商城和小双桥等商代都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看出宫庙建筑在城市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水利工程和设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祭祀活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周时期郑国贵族墓地、韩国王陵区、楚国封君墓与东周平民墓葬的调查和发掘,为研究东周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近年来,传统考古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利用科技手段和实验室考古方法开展的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遗址出土磨制石器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期收录的“仰韶文化石器
残留物分析是石器功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微体植物化石、血红蛋白、古DNA、血液蛋白质和沉积物DNA等研究对象.对这些对象开展残留物分析的结果,与微痕分析、模拟实验相结合,可以通过分析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对石器功用进行较全面的阐释.关于石器残留物分析国内学术界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初步构建起了一套学术话语体系.本文将从植物及动物残留物两方面,来回顾石器残留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尝试归纳石器残留物研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三方面对国内已开展石器残留物研究进行思考,进而提出若干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