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开展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0237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學生的多方面素养,锻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下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深度学习的意义,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以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带来更多的帮助,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信息技术;拓展问题;现实生活
   在传统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只知道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演讲教学,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总是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而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教学思想,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绽放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开展做以下三点论述。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深度学习环境
   人是环境的动物,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也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来营造形象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个深度学习的良好环境,从而顺利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开展。
   比如,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以形象的画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进而通过和学生谈话,帮助其了解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开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圆,向学生介绍了圆心、半径及直径,使学生了解了这些元素的字母表示。之后,我以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掌握了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引导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
   二、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分析,问题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必备环节。但不能一开始就从繁难的问题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因此,教师要从循序渐进的角度出发,向学生提出拓展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达到有效开展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比如,学习“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利用信息技术在课件上呈现了一些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填空题,以及哪些算式是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判断题,让学生快速思考,做出答案,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然后,我通过引导性的口吻向学生提问:“加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由此板书了课题。之后,我从知识迁移的角度展开对学生的拓展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加法结合律的规律,最终帮助学生熟悉了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加法运算定律,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感受。
   三、结合现实生活,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更是得到了高度认可。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懂得结合现实生活授课,让数学学科的现实价值被学生充分感受到,期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良好习惯,以求完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任务。
   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通过现实生活中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创设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了什么叫作单位“1”,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其次,我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继续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了分子、分母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什么叫作分数单位。之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分数在哪些地方可以应用,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我要求学生自主归纳了学习内容,促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深度学习的实施,在以上所述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继续展开创新,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呈现理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边静.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33.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数字敏感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此,以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探究教学方式,旨在为优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与健康;体育能力弱;教学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而以导为先的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又能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在此,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切入点,对导学课堂展开具体分析,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兴趣;抽象能力   导学是指有指导的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小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教学改革应从哪方面入手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要循序渐进,同时要以科学的手段进行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改革的目标,提升教学的质量。数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不能还停留在过去,要根据实践与时俱进、同步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此,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培养,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审核分析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最佳方法的能力和习惯。其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养成,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结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读”“圈”“查”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错题,巧用错题,对教师来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小学教师重视错题的订正与讲解,却忽视了有效的指导和错题教学的升华。巧用错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一线教师重视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并开发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错题;数学;分类;习惯;讲解   在一线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重复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而在数字化背景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也在进行着转变,传统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方式大多集中在学校内部,而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教师就很难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在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教育的方式出现多元化,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培养上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这种教育
摘 要:数学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规律的总结归纳,生活中几乎随处都可以碰见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充分挖掘生活元素,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此,对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进行探索,希望能让数学教学活动焕发活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生活元素;数学教学;结合方法   教师要明白,数学教育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有效性、合理性等。基于当前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语文作业是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只有确保二者之间的联动性,才能有效发挥语文作业的本质功能。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教师太过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不但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增强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学科。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