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很多工作并涉及到不同部门是个系统工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够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够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应该有健全的管理部门及制度,同时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配套相应的管理责任人,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相应的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开支或者本来就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随意压缩管理部门或简配管理人员,这样就会导致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很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1]。
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同时建筑行业的行业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模式就是承包企业在前、施工企业在中、劳务作业在后。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除了关键技术性强的部位外其他施工任务基本都是由劳务作业队来完成,劳务作业队的技术力量及施工机械有限,加上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导致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1.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
管理者思想上的松懈,建筑行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以及人事、财务等权限的下放使得公司对分包工程的行政约束大大减弱,导致对整个工程質量管理力度的减弱。同时违背建筑程序也会导致质量管理不到位,如不探讨是否可行就拍板定案,使得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混乱;工程竣工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不经过有关部门的同意就擅自修改设计,且不按图纸施工等[2]。
1.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不严格
建筑工程造价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仅包括材料、设备、人工、运输等直接费用,还涉及其它间接费用,一旦控制不力,很容易造成成本失控,导致企业综合效益降低。这主要原因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不够,如在投资决策阶段,由于研究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引起造价估算脱离实际;在设计阶段,由于施工方案不合理,图纸审查不力等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偏高;在施工阶段由于材料价格不合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原因,致使造价超出计划额度等。同时,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某些建设单位常常无法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由于信息不畅等原因,导致新型材料价格失真。而不良的承包商或供货商借此抬高价格,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虚增,工程成本失控。
1.4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不合理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满足合同中相应的时间节点要求下完成工程任务,实现工程计划目标及产生经济效益。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建筑工程管理落实到位,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就会会影响到工程进度。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不合理,例如没有及时发现施工环境、劳动力状况的变动或者没有考虑到风险及物资供应的问题,导致没有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进度。
2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2.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就需要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要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就要有一支高效的工程管理团队。同时建筑企业要有详细可行的计划,再依据制定好的计划制定相应的工程进度计划,确保建筑工程能有序的进行。制定该工程进度计划时还要考虑建筑工程对施工人员的需求状况并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以此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建筑工程的劳动效率。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按照统筹优化及整体性的原则,对施工人员的配置和流向做出全局上的安排,确保相应的施工人员与建筑工程实际需求的平衡,并依据计划定期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3]。
2.2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要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建筑质量管理体制,使建筑企业各部门与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完整的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可靠、满足合同要求及安全可靠的保障,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要对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又是一个技术性强,控制影响因素众多,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需要加倍谨慎的工作。为此在建筑工程实施前,要认真做好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目标主要是质量控制目标,要在满足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而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图进行认真的研读,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与各部门充分协调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措施要求。
2.3 强化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
建筑企业为保证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因此要重视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首先应认真进行市场调查,搜集可靠的信息,制作详细、真实的研究报告,作出合理的决策估算,然后综合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选择可行、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和监督,尤其是要慎重对待材料价格和工程签证问题,从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4]。
2.4 加强技术革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要通过加强技术革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
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此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上的现代化。为此建筑企业要有全局观点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把施工技术革新放在建筑企业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加大相应的技术革新的投入在建筑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技术革新的气氛。同时施工机械的现代化也相当重要,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吧技术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力。
3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同时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及造价控制,并加强技术革新并充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小军,李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措施探讨[J].现代营销,2011,(9):13-15.
[2]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0,(2):29-30.
[3]刘建国.浅谈建筑工程管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7(5):156-157.
[4]田景富,郑实.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J].科技信息 2008,(1):11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很多工作并涉及到不同部门是个系统工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够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够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应该有健全的管理部门及制度,同时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配套相应的管理责任人,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相应的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开支或者本来就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随意压缩管理部门或简配管理人员,这样就会导致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很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1]。
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同时建筑行业的行业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模式就是承包企业在前、施工企业在中、劳务作业在后。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除了关键技术性强的部位外其他施工任务基本都是由劳务作业队来完成,劳务作业队的技术力量及施工机械有限,加上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导致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1.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
管理者思想上的松懈,建筑行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以及人事、财务等权限的下放使得公司对分包工程的行政约束大大减弱,导致对整个工程質量管理力度的减弱。同时违背建筑程序也会导致质量管理不到位,如不探讨是否可行就拍板定案,使得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混乱;工程竣工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不经过有关部门的同意就擅自修改设计,且不按图纸施工等[2]。
1.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不严格
建筑工程造价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仅包括材料、设备、人工、运输等直接费用,还涉及其它间接费用,一旦控制不力,很容易造成成本失控,导致企业综合效益降低。这主要原因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不够,如在投资决策阶段,由于研究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引起造价估算脱离实际;在设计阶段,由于施工方案不合理,图纸审查不力等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偏高;在施工阶段由于材料价格不合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原因,致使造价超出计划额度等。同时,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某些建设单位常常无法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由于信息不畅等原因,导致新型材料价格失真。而不良的承包商或供货商借此抬高价格,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虚增,工程成本失控。
1.4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不合理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满足合同中相应的时间节点要求下完成工程任务,实现工程计划目标及产生经济效益。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建筑工程管理落实到位,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就会会影响到工程进度。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不合理,例如没有及时发现施工环境、劳动力状况的变动或者没有考虑到风险及物资供应的问题,导致没有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进度。
2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2.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就需要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要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就要有一支高效的工程管理团队。同时建筑企业要有详细可行的计划,再依据制定好的计划制定相应的工程进度计划,确保建筑工程能有序的进行。制定该工程进度计划时还要考虑建筑工程对施工人员的需求状况并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以此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建筑工程的劳动效率。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按照统筹优化及整体性的原则,对施工人员的配置和流向做出全局上的安排,确保相应的施工人员与建筑工程实际需求的平衡,并依据计划定期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3]。
2.2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要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建筑质量管理体制,使建筑企业各部门与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完整的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可靠、满足合同要求及安全可靠的保障,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要对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又是一个技术性强,控制影响因素众多,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需要加倍谨慎的工作。为此在建筑工程实施前,要认真做好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目标主要是质量控制目标,要在满足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而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图进行认真的研读,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与各部门充分协调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措施要求。
2.3 强化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
建筑企业为保证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因此要重视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首先应认真进行市场调查,搜集可靠的信息,制作详细、真实的研究报告,作出合理的决策估算,然后综合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选择可行、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和监督,尤其是要慎重对待材料价格和工程签证问题,从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4]。
2.4 加强技术革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要通过加强技术革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
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此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上的现代化。为此建筑企业要有全局观点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把施工技术革新放在建筑企业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加大相应的技术革新的投入在建筑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技术革新的气氛。同时施工机械的现代化也相当重要,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吧技术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力。
3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同时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及造价控制,并加强技术革新并充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小军,李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措施探讨[J].现代营销,2011,(9):13-15.
[2]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0,(2):29-30.
[3]刘建国.浅谈建筑工程管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7(5):156-157.
[4]田景富,郑实.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J].科技信息 200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