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生物有效性教法为研究主题,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教具、巧接问题引导教法的三方面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与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目标;信息技术;问题引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只重视学生对数、语、外等主要基础学科的有效学习质量,而且对初中生物、化学等学科也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上,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外部世界环境有清晰地认识,这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因此学好生物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具备很大实用性价值。但是,由于传统生物课程知识的抽象化和教师教法的单一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具有很大的枯燥、乏味的情绪。故此,本文基于有效性教法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课堂教与学质量的目的。
  一、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走向
  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必然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上,只有教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内容的传递,才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际性,所以,教学目标不仅是一堂课的起点与终点,也是一堂好课产生的基础前提条件。而目标的制定应该做到两方面的考量与掌握,第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喜好、认识逻辑与学习最近发展区,要做到充分的了解及掌握,只有如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及学习发展。第二,教师对教材内容要做到足够深度、全面的挖掘,有效提取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控课堂教学的走向和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达到预設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设计《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对基本学情做到掌握的前提下,来制定精细化、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如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运用。(2)说明食品腐败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3)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促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手段,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食品腐败问题。情感目标:(1)推动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塑造学生辩证唯物观点。(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解释演示实验。(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运用。(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通过以上翔实的教学目标下,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应对多变的学情和准确地掌握课堂教学走向,从而在富有层次性与递进式的教学目标下,才能为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生物课堂奠基良好的教学基础。
  二、 利用信息技术教具,提高学生形象识记
  初中生以形象化思维为学习主导,因此,学生在面向学习生物课程知识中微观世界的事物与生物内部结构的相关知识时,这些内容学生是无法通过视觉来获取感知与认识。因此,教师是需要通过教学手段来为学生提供具体化感知,促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感知认同基础上,逐步向抽象化思维迈进,而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能够有效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能够兼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和具有提高学生形象识记的教学表现。
  例如,在教学《病毒》一课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如: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呈现两组学生熟悉的事物,来通过形象呈现的类比方式,来对比细胞与病毒的大小,从而在教师引导下促使学生直观深刻认识到,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再如,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的展示病毒的结构,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进行直观形象化的对比下,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在清晰地认知到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动态、形象、全面的教学功能支持下,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对生物抽象、微观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有效达到加强生物课堂教与学质量的目的。
  三、 巧借问题引导方法,提高学生积极参与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生活化教学问题,能够更好地达到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和活跃学生学习思维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喜好和喜闻乐见的生活化问题,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更好地推拉近学生与生物的距离。例如,在教学《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实意义性。教师可以通过“大熊猫”为例,来达到激趣导入与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注意的目的。这样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为什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等资源,来保护并帮助大熊猫的延续与繁殖?从而在这样一个又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问题下,让学生逐步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本身的重要意义。最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呈现,为学生播放我国各种生物即将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的生物,以及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各种措施。在这样的立体化教学情境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从而才能达到塑造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令雅欣.基于多元化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9(4):26-27.
  [2]邢剑.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才智,2016(4):27.
  作者简介:
  谢小兰,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邵阳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的控制要点和技术要点,然后从“悬索桥施工技术施工、拱桥施工技术、斜拉桥施工技术”这三方面分析了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最后又举出了大跨径连续桥梁的应用案例,希望对我国桥梁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提高桥梁的施工技术,保障桥梁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大跨径连续桥梁;桥梁施工;施工技术  一、 引言  大跨径桥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桥梁建筑形式,这种桥梁
通过解用热焓法处理结晶潜热的二维不稳定热传导方程模拟凝固温度场,利用连续形核模型和枝晶尖端生长的动力学模型,即KGT模型模拟Al-4%Cu合金等轴晶的形成,将凝固温度场的模
采用VRH-CO2水玻璃砂型工艺生产铸钢阀门,因地制宜选择铸造工艺参数;讨论了在生产中遇到的诸如铸型强度、表面稳定性、溃散性及阀体裂纹等技术问题,成功地生产了10多万吨铸件
摘要:“问题学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问题学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初中的问题学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处在青春期发展阶段,有自己假成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问题学生,是班主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真切体会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感化——转化——优化”,强化管理程序。  关
针对大型球铁管件出现的铸造缺陷(缩孔、缩松),采取改进浇注系统,完善铸造工艺,规范操作行为等措施.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球铁管因试压漏气的难题.
介绍采用树脂砂工艺在生产中常遇到的几种铸造缺陷及其防止措施,分析降低树脂砂中粘结剂加入量的可行性,以及降低砂用量的意义.
Cr15Mo铸铁因其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工业中.我们基于工厂的实际情况,对Cr15Mo铸铁的强韧化进行研究,选出适合条件(产品:磨球、衬板,硬度要求在HRC59以上,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将游戏这种生动有趣、新颖的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因此,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一、 前言  在我国实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学游戏这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