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又廷我从来没有过远大理想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30日,陆川执导,赵又廷、姚晨主演的电影《九层妖塔》上映,这是华语电影史上首部3D科幻探险片,也是赵又廷极为看重和满意的作品。至截稿之日,票房超过6亿。
  赵又廷2009年在台湾出演电视剧《痞子英雄》,从此进入演艺圈。2012年起,将演艺重心从台湾转向内地,先后与陈凯歌、赵薇、徐克等知名导演合作。有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由他主演、在内地上映的7部电影,票房累计超过19亿人民币,赵又廷成为各大导演和华语电影市场最认可的台湾新生代男演员。
  赵又廷的父亲是台湾资深艺人赵树海,对于最初借助父亲人脉寻求机会的情形,赵又廷从不讳言,但也因此给他带来很多非议。
  2009年,赵又廷以新人身份获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奖,外界就曾怀疑其得奖与父亲赵树海有关,并因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情绪起伏大,质疑他在“演戏”。随后,关于他与同剧提名者周渝民二人“心生间隙,关系破裂”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赵又廷说,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风波之后,他的演艺事业稳步上升。
  在很多人眼里,赵又廷是个“好好先生”,因为脾气温和,不爱争辩,有人说他没个性。采访过程中,他几次有些抱歉地说自己是个无趣的人,缺少话题。因为“没有远大志向”,所以“对名利不饥渴”,内心富足的表现就是不争不抢。但这并未影响他获得别人艳羡的机会,包括抱得美人归——2011年,赵又廷与演员高圆圆因拍摄电影《搜索》相恋。2014年,赵又廷30岁时,二人结婚。
  事业、家庭一切顺遂,赵又廷说,现在是他最自信的时候。

“咆哮”表演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人物周刊:你好像曾经很排斥演商业大片?
  赵又廷:是的,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是实力派演员,那时候一根筋地认为商业片可能不够有表演空间,它就是视觉上的特效震撼而已。但随着自己演的数量越来越多,发现不全然是这个样子。
  人物周刊:你几乎从第一部片子开始,接的都是商业片?
  赵又廷:是的。当时排斥的是,不希望为了增加自己的人气或者赚更多的钱去表演,后来随着一次次的经验累积,和前辈不断教导,就慢慢改变想法了。我尤其记得陈国富导演跟我说的一番话,他问,你要当一个演员还是要当一个大演员?我说,当然希望当大演员。他问,你认为“大演员”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演戏演得很好,受到大家尊重,声望很高的演员。他说,演员也可以做到这个,大演员的不同是,他可以有更多机会选择他想演的电影。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谁是大演员?
  赵又廷:梁朝伟对我来说是大演员。
  人物周刊:你有偶像吗?
  赵又廷:我好像没有偶像,榜样是有的,莱昂纳多。他每一部戏尽管演得一模一样,但我还是觉得都很好看,他从来没有接过一个错误的戏。
  人物周刊:每一部戏都演得一模一样,这是夸人的话吗?
  赵又廷:不是。但是对我来说,我看的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选戏、挑戏。
  人物周刊:你听过别人对你演技的评价是什么?
  赵又廷:有好有坏吧。
  人物周刊:好的我们就不谈了吧,反正大家都知道了。(笑)
  赵又廷:坏的话,一个代表名字就是“咆哮帝”,其实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说,我在《痞子英雄》里一直在咆哮,在其他的戏里也都有咆哮,所以是“咆哮帝”。
  人物周刊:你觉得那种表演是合适的?
  赵又廷:对,而且不只我觉得适合,导演也觉得适合。如果导演觉得“你叫什么呀”,那我当然说“哦,好,不叫了”。但导演如果觉得“咆哮得好啊,牛!就这条,OK了”,你们才会有机会看到这种表演,那也不全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责任。你觉得你的造诣如果比(陈)凯歌导演还高的话,那可能我就得听你的吧。

周渝民对我影响很大


  人物周刊:2009年,你凭借处女作《痞子英雄》获得电视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奖,但也因此受到很多争议,甚至是攻击。你怎么评价这部戏,觉得它带给你的是好运吗?
  赵又廷:不管怎么样都是。至于后来的攻击,其实我在踏入演艺圈之前已经比一般人多一份了解,因为我爸爸是台湾知名艺人,我从小就背负着他的光环长大,知道身为一个艺人、身为一个“星二代”有多辛苦,知道这个圈子特别现实。但没想到它扑面而来的时候,我还是招架不住。
  人物周刊:如果让你重新站回到那个领奖的舞台上,你会说些什么?
  赵又廷:我从来没设想过这个局面,但是肯定会把自己放在一个不会受到那么大伤害的位置上。当时我脑中一片空白,在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但是没想到,这个喜悦只维持了在台上的那一瞬间。下台接受媒体访问时,我发现,这个世界怎么变了180度,我在想我做错事了吗?为什么大家要用这种态度对待我?甚至当时的老板和导演也对媒体说,“我们心中最佳男主角是周渝民,永远都是”。当时我就站在旁边。虽然我理解,他们要用一些策略让这件事大事化小,这个我都懂,但内心还是很不平衡的。
  当时面临很多攻击,也让我对自己产生很大的怀疑,觉得我得奖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真的很不好?为什么大家都骂我?那一时期很低落,但是花了半年时间,我还是把这个情绪消化掉了。
  人物周刊:你后来跟周渝民沟通过这事吗?
  赵又廷:事发以后,我尝试跟他沟通,但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喜欢解释自己。他很简单地回复“没事”,后来也没有其他机会聊这个事情。当这个时间点过了之后,想要再提起这件事就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会特别尴尬。所以就一直放在那儿,任凭大家道听途说,“他们两个决裂”什么的,但真的没有。   人物周刊:你也没有向公众详细解释过这个事情?
  赵又廷:因为我觉得他的粉丝可能不太喜欢我在公开场合再聊到他,我觉得这是我可以做到的,你们认为这件事情过去了,我也认为过去了,那我们就别再提了。
  人物周刊:在你心里真的过去了吗?
  赵又廷:心里消化完以后就过去了。但我还是会怀念拍《痞子英雄》的时候,那时我们俩租了一个公寓,一人一个房间,感情很好,这件事发生后我一直很想他。
  还好之前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这件事情圆满结束了。
  人物周刊:什么机会?
  赵又廷:杜导(杜琪峰)的电影《单身男女2》,仔仔(周渝民)和圆圆主演,有一次他们宣传的时候我也在,杜导叫我一起去吃饭,我就跟圆圆说,你帮我问一下仔仔O不OK,因为我怕会尴尬,我知道他的个性的。仔仔说“OK,没有问题,让他来,快来”,所以就去了。然后在现场,我们两个人旁若无人地非常私密地聊了一整晚。
  人物周刊:把之前的心结解开了?
  赵又廷:我们反而没聊这件事情,聊的都是彼此的近况、其他的朋友、表演上学到的新东西,吐槽一些我们身边亲近的人。后来他们说要拍一张照,当时也没多想,就有人把它发微博了。我觉得也好,趁这个机会让大家知道,这个事情没什么好再提的了。
  人物周刊:松了一口气吗?
  赵又廷:对,就是觉得终于落幕了,7年后。
  人物周刊:曾有一个采访,让你列出人生中几个重要的人,你提到了周渝民。
  赵又廷:是啊,他对我很重要,我现在很多拍戏上的习惯都是跟他学的。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很尊重工作人员,会照顾大家。他在现场不随便乱聊天,会把自己放到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坐在那儿不说话。但他也不是在跟大家保持距离,你想跟他聊天,他也不会说你走开或者离我远一点。他会很友善地跟你聊天,但他也不知道跟你聊什么。
  对我来说他像哥哥一样,有时候我很霸道,他躲起来的时候我就找他,他蹲着我也蹲着,他吃饭我也吃饭,虽然两个人都不说话,但我觉得特别开心,我知道他也不排斥。
  他也很愿意给我机会,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包括镜头在哪里,怎么走位,那时候我只知道演我的戏,所以遭到很多别人的白眼。我跟对手讲话,讲着讲着就把自己挡住了,他就会把我再拉到镜头前,教了我很多。
  收工休息的时候,我们俩就宅在房间里,连线打电动。每次吃饭,没有一次是我付钱的,永远都是他请客,因为新人的酬劳特别少,我也不想跟爸妈拿钱,但我自己积蓄已经花完了,没钱吃饭,所以都是他请吃饭。
  对我来说,拍那部戏不像工作,倒像一起去拼命,一起同甘共苦、共患难的感觉。
  人物周刊:如果再回到那个时间点,会不会想说我不要那个奖?
  赵又廷:或许。
  人物周刊:真的这么想过?
  赵又廷:嗯,如果能够让我选的话。
  希望公众眼里的我不只是“高圆圆老公”
  人物周刊:你理想中的两性关系是什么样的?
  赵又廷: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嘛,所以我特别喜欢不用说太多话就能够得到对方理解的一种关系和沟通方式。我跟圆圆很像,思想的频率和价值观都非常非常相似,一个眼神或者一个举动,她就能够知道我背后所有的含义和意思。
  人物周刊:那是肚子里的蛔虫吧?(笑)
  赵又廷:对,基本上。
  人物周刊:高圆圆现在工作量很小,全然地在享受生活吗?
  赵又廷:因为我们也在计划要小孩子嘛,经过我们俩理性地分析和讨论,圆圆也觉得她可能要减产,然后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
  人物周刊:你会是什么样的父亲?
  赵又廷:我希望自己是个比较严厉的父亲。
  人物周刊:你父亲就很严厉吧?
  赵又廷:对,他还蛮严格、蛮严肃的,但他也会很傻地逗我们,我希望能够像他那样达到一个平衡。在教育这件事上,他绝对是我的榜样。
  人物周刊:你的家庭观念很重吗?
  赵又廷:非常。我从来都没有过远大志向或理想,我觉得活得开心最重要,从小对未来的期许就是建立一个健康美满的家庭,能够像我爸妈给我的一样,给自己的下一代同样的环境。
  人物周刊:你身上有什么标签是你想要摆脱掉的吗?
  赵又廷:“咆哮帝”。(笑)私心地当然希望大家能多了解我一点,以赵又廷的身份,而不是“高圆圆的老公”。虽然听起来蛮温暖、蛮甜蜜的,但我还是我自己,我当然希望大家是因为喜欢我的戏而喜欢我,并不是因为爱屋及乌,因为爱着高圆圆,所以觉得我也还不错。
  人物周刊:你的同事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你生气。
  赵又廷:比较少吧,就算生气也是比较内敛的。
  人物周刊:你的性格中有没有压抑的成分?
  赵又廷:绝对有。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黑暗和悲观的人,思考那些毁灭性的想法就特别开心。比如说太宰治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作家,他曾说过“人间失格”,意思是,他认为自己不配当一个人,我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太哲学了。
  我特别黑暗,但我不希望自己黑暗。我不想要当太宰治,我不想要当种田山头火(日本诗人),我不想要像他们一样,为了追求艺术把自己弄得极其堕落、悲惨,写出动人的句子,然后就没了。我很佩服他们,但我觉得太不值得了,我宁愿安安稳稳活到80岁,没有任何伟大的创作。
  人物周刊:你曾经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决定他自己人生的故事,属于你的那个故事是什么?
  赵又廷:如果说它是一部电影的话,可能是一个偏向文艺气息、有着商业节奏、温暖人心的、令人感动的电影。
其他文献
虽然出生在船上的巴瑶部落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但海洋仍是他们最好的乐园。照片中的恩纳尔正和自己的宠物鲨鱼玩得不亦乐乎巴瑶族人的的传统木船一位巴瑶族人展示刚刚捕捉到的新鲜海鳗巴瑶族少年拉姆丹把手伸入水中捉龙虾  现年50岁的戴安娜·波图提赫出生在海上,她的一生几乎都在一条5米长、1.5米宽的“莱帕-莱帕”船(一种船体狭窄、船头高耸的传统木船)上度过。这条狭促的小船上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油罐,熏黑的汤锅,
5月16日下午,由《南方人物周刊》和五糧液共同举办的2014五粮液中国青年领袖颁奖典礼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  “中国青年领袖”是国内第一个由主流媒体发布的青年领袖榜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并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获奖者既有大众耳熟能详的文体明星、商界执牛耳者,也有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的学界中坚、执着耕耘并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青年,他们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时代。  本届五粮
风把我们吹向哪里,我们就在哪儿生活  “断奶的蛇/是一群妖娆的东西/东奔西窜无以为生/在春天有一只/秋天有一只/冬天的积雪下/还能看见蛇的两只大眼睛/左顾右盼/寻找下口的机会//我们也游戏得久了/很少去关照/这些之外的东西/断奶的蛇和断奶的人/都楚楚可怜/气氛十分迷人/关键是风/风把我们吹向哪里/我们就在哪儿/生活/共度好时光”——小安 《断奶的蛇》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病院,它们的名字常常成
“9月21日晚上,我死了。”27年前的动画片里,失去了妹妹节子的少年清太,冷冷地宣布自己的死亡,语调平淡,仿佛只是一次寻常的合眼。在这部流传甚广的动画片《萤火虫之墓》中,导演高畑勲借助原著作者野坂昭如的笔勾勒出一个战中日本沉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明灭的萤火虫、夏日微醺的风、防空洞前摇晃的秋千、糖果盒子里甜甜的水,贡献了为数不多的美好,只可惜在兄妹双亡的结局下,所有的美好都是虚幻,如同转瞬即逝的萤
90年代中期,我刚到香港,许多在欧美学成的中国学人陆续聚集到这块即将回归的殖民地。当年的我喜欢广交天下豪杰,经常会邀集一些朋友喝酒聊天。最常聚在一起喝酒的是吴国光、丁学良和我。当时国光在中文大学教书,学良在科技大学当教授,因为彼此意气相投,也就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了。三人成党,我们便自封酒党。  国光小我6岁,山东人氏。我们在国内时并无交往,但都爱写杂文。《新华文摘》转载杂文,经常有他和我的作品
“唔……作为一个英格兰人,我不能回答。”28岁的Richard说,“我只能说我支持苏格兰人有权自己决定去留,但只有苏格兰人才能说他们是否支持独立。”  这回答非常典型。在什么位置说话?是否有权利说话?这是英国人性格里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和理性的权利意识。所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公投前的最后挽留中说:“我们想要你们留下,全心全意希望你们留下。”就像丈夫挽留要离开的妻子。  9月18日,独立公投日。Rich
台湾电视台今年很难过,营收差,因为“大选”选情难看——典型的看法是,民进党躺着选,也能躺着赢。  这很像8年前的情况。只不过那时竞选的主角是国民党,是马英九。  阿扁曾经的选战智囊、后成为揭扁弊案大将的张友骅说,蔡英文是“女版马英九”、“马英九2.0”,“小姐脾气”,“很多生活经验没有,所以她看问题跟马英九一样,一些政策虽然是很好的,但是她认为说,我对你很好啊,那你为什么不接受?这个就是台湾的宿命
4月3日,卢旺达Ndera,人们参加纪念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活动  1994年4月,南非举行了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当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一历史盛事时,几千公里外的卢旺达,却发生了一场种族大屠杀。从4月6日至6月中旬的100天里,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进行了种族灭绝,全国共有80-100万人死在了弯刀、锄头、棍棒和火器之下,占当时总人口的20%以上。  这是继1970年代红色高
2012年,“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10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全球展开。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澳洲矿业大王帕尔默的计划:他要和中国船厂合作,“克隆”出外形几近一致的“泰坦尼克二号”,并在2016年首航美国。  2月16日,澳洲矿业大亨帕尔默旗下蓝星航运在香港和澳门举办系列活动,介绍建造“泰坦尼克二号”最新进展,举办主题晚宴和“泰坦尼克号”残骸文物展。据称,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旗下金陵船厂已经表
2014年4月26日,上海;大到中雨,东南风4到5级。  “外婆家”世博店要在这一天开张。  早上7点,原材料已运至门口。两名厨房助理初步筛选,再进行粗加工,之后,由主墩二次筛选,安排进一步加工,最后由掌勺厨师烹饪。  10点过后,开始有了客人;10点40,等候区已经有了9桌顾客。多数是附近居民,几对老年人,几对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夫妇,然后三三两两的青年也来了。一对夫妻在与商场员工的聊天中得知开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