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基于文献报道,回顾总结中医古方辨证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现代临床应用及其药效学机制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将检索时间限定为自建库到2020年7月4日,查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运用古方辨证治疗前列腺癌的相关文献并追溯综述类文章,将涉及的古方与对应证型的名称规范化并按功能分类整理方剂,运用SPSS26.0软件对不同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使用频数进行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对古方-功能类别-证型的
【机 构】
:
珠海科技学院,广东珠海51904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47;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国家教育部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文献报道,回顾总结中医古方辨证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现代临床应用及其药效学机制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将检索时间限定为自建库到2020年7月4日,查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运用古方辨证治疗前列腺癌的相关文献并追溯综述类文章,将涉及的古方与对应证型的名称规范化并按功能分类整理方剂,运用SPSS26.0软件对不同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使用频数进行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对古方-功能类别-证型的复杂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从3大数据库中共检索到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相关不重复文献共2025篇,依据研究目的共纳入医家经验38篇,病例报道14篇.证型规范后有34种,湿热蕴结证最常见,频率为10.7%,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和瘀血内阻证,频率皆为8.4%,气血两虚证频率为7.6%.共得到古方64种,功能类别以补益剂、祛湿剂和理血剂为主,单个古方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六味地黄丸8.3%、八正散7.7%、知柏地黄丸5.9%、肾气丸4.1%、四君子汤4.1%等.古方-功能类别-证型的网络分析亦证实这一结论,六味地黄丸在网络中的关联程度最高,方剂对应的证型多为肝肾阴虚证、瘀血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等.结论 通过对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可为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但其药效学机制仍需深入探究.
其他文献
“神秘古郪国、仙境云台观、生态鲁班湖”一片令人流连的美景,一副如梦似幻的画卷。这里,就是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美誉的三台县。 当我们走进这片土地,感受着三台县加快灾后重建,大手笔发展教育事业的魄力,一所所学校建起来了,校园更美、设施更全;一位位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提高了,教育管理更加完善科学;一个个目标“拿”下了,三台的教育在2010年奏响了跨越发展的最强音。 在连续七年
目的 基于微小RNA (micro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黄芪-丹参药对通过调控miRNA改善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9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丹参药对(3.4 g/kg)组,每组9只;黄芪-丹参药对组给予黄芪-丹参药对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压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对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miRNA测序.结果 经黄芪-丹参药对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压显著降低(P<0.01),大鼠肾小球分叶不明显,系膜区增生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筛
目的 利用三线胶体金侧流向免疫色谱技术,针对中药特点对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曲线进行研究,建立快速、准确的定量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的方法,迅速检测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程度.方法 利用胶体金免疫亲和法建立《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限度的24种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对60种中药饮片,共计195批次样品进行分类测定.同时利用液质联用(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对上述样品进行定量检测,并比对2种检测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法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