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99-01 随着环境的变化与消费的升级,人们日益关注健康消费与安全消费,绿色食品在消费者眼里已经成为健康、安全食品的代名词,并已悄悄走入了大家的生活。[1]然而,据调查,有72.4%的居民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但对此并不了解,不少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缺乏必要的认知。[2]那究竟什么是绿色食品?有什么特点?怎样识别?让我们一起畅谈绿色食品。
1.绿色食品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虽然实现了粮食的丰产,但造成了有毒物质的积聚。为了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该联盟组织生产、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
在发达国家提倡生产没有公害的食品时,而我国正在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积聚。直到1989年,农业部经过审慎的考虑,提出发展绿色产品。鉴于国内外市场的实际情况,1990年农业部提出了实施“绿色食品”工程的计划。[3]这就是绿色食品的起源。
2.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
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由于在国际上,对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突显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绿色食品”。
3.绿色食品的分级
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见表1)AA级绿色食品相当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可以通过国际授权的认证机构认证,并可与之进行论证转换[4]。
4. 绿色食品的标志
4.1 构成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如图1),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1]
绿色食品标志编号形式为:LB-XX-XXXXXXXXXX。“LB”是绿色食品标志代码,后面的两位数代表产品分类,最后10位数字含义如下:一、二位是批准年度,三、四位是批准月份,五、六位是省区,七、八、九、十位是产品序号,最后一位是产品级别(A级以单数结尾,AA级为双数结尾)。从序号中能够辨别出此产品相关信息。
4.3 有效期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标志,企业使用该标志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须再次申请。获得通过才可以继续使用该标志,同时更改标志上的编号。
读到这里,许多人肯定要问了:我怎么能区分我买到的是绿色食品而非普通农产品呢?如蔬菜、鸡蛋、大米、食用油等,在产品外观上与非绿色食品很接近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选购绿色食品的 “五看”、“一查”法。
5.绿色食品的识别
5.1 看级标。A级和AA级同属绿色食品,除这两个级别的标识外,其他均为冒牌货。
5.2 看标志。在购买绿色食品时我们应读懂包装上的绿色食品标志即绿色食品的“身份证”,还可通过绿色食品标志上的数字判断其有效期。例如,某品牌面条的绿色食品标志是“LB-02-0912xxxxxxA”,据此可判断该面条获得认证时间为2009年12月,至今该绿色食品标志已超期使用1年了。
5.3 看标志的颜色。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白色,底色为绿色,防伪标签底色也是绿色;AA级使用的绿色标志为绿色,底色为白色,防伪标签底色为蓝色(如图2)。
5.4 看防伪标志。绿色食品都有防伪标志,在荧光下能显现该产品的标准文号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的签名。若没有该标志便可能为假冒伪劣产品。
5.5 看标签。除上述绿色食品标志外,绿色食品的标签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如食品名称、厂名、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5.6 查真伪。对绿色食品如有疑问,我们可登录中国绿色食品网或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辨真伪。
6.启示与建议
6.1 明确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我们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时,不仅要注重概念的本质,还要注意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我们不能要求生活中的人说出的概念完全正确,但在科学课堂上应该强调科学概念,避免学生受错误概念的影响和干扰。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概念去纠正日常中的错误概念。
6.2 关注STS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生物学教学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已有政策保障,但近几年通过媒体我们也知道了河北“结石”山鹿奶粉事件、“苏丹红”咸鸭蛋、地沟油……。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增强鉴别真伪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6.3 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节约资源;消费过程对环境友好;消费结果对自己、他人与后代都有利;消费具有“隐性”与“长期”效用[5]。绿色食品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其实从反面说明了环境污染的严重,这正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契机。让学生树立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为了地球的明天,让我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从4Ps角度审视绿色食品品牌营销现状[J].生态经济,2010(5):98-101.
[2] 孟菲.食品安全的消费特征分析[J].消费经济,2007,23(1):85-88.
[3] 董梅,陆军.绿色食品的起源及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5,16(4):12-13.
[4] 肖青亮,郑诗樟,吴建富,等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辨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18-3419,3436.
[5] 韩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0(2):33-43.
1.绿色食品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虽然实现了粮食的丰产,但造成了有毒物质的积聚。为了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该联盟组织生产、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
在发达国家提倡生产没有公害的食品时,而我国正在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积聚。直到1989年,农业部经过审慎的考虑,提出发展绿色产品。鉴于国内外市场的实际情况,1990年农业部提出了实施“绿色食品”工程的计划。[3]这就是绿色食品的起源。
2.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
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由于在国际上,对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突显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绿色食品”。
3.绿色食品的分级
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见表1)AA级绿色食品相当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可以通过国际授权的认证机构认证,并可与之进行论证转换[4]。
4. 绿色食品的标志
4.1 构成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如图1),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1]
绿色食品标志编号形式为:LB-XX-XXXXXXXXXX。“LB”是绿色食品标志代码,后面的两位数代表产品分类,最后10位数字含义如下:一、二位是批准年度,三、四位是批准月份,五、六位是省区,七、八、九、十位是产品序号,最后一位是产品级别(A级以单数结尾,AA级为双数结尾)。从序号中能够辨别出此产品相关信息。
4.3 有效期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标志,企业使用该标志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须再次申请。获得通过才可以继续使用该标志,同时更改标志上的编号。
读到这里,许多人肯定要问了:我怎么能区分我买到的是绿色食品而非普通农产品呢?如蔬菜、鸡蛋、大米、食用油等,在产品外观上与非绿色食品很接近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选购绿色食品的 “五看”、“一查”法。
5.绿色食品的识别
5.1 看级标。A级和AA级同属绿色食品,除这两个级别的标识外,其他均为冒牌货。
5.2 看标志。在购买绿色食品时我们应读懂包装上的绿色食品标志即绿色食品的“身份证”,还可通过绿色食品标志上的数字判断其有效期。例如,某品牌面条的绿色食品标志是“LB-02-0912xxxxxxA”,据此可判断该面条获得认证时间为2009年12月,至今该绿色食品标志已超期使用1年了。
5.3 看标志的颜色。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白色,底色为绿色,防伪标签底色也是绿色;AA级使用的绿色标志为绿色,底色为白色,防伪标签底色为蓝色(如图2)。
5.4 看防伪标志。绿色食品都有防伪标志,在荧光下能显现该产品的标准文号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的签名。若没有该标志便可能为假冒伪劣产品。
5.5 看标签。除上述绿色食品标志外,绿色食品的标签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如食品名称、厂名、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5.6 查真伪。对绿色食品如有疑问,我们可登录中国绿色食品网或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辨真伪。
6.启示与建议
6.1 明确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我们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时,不仅要注重概念的本质,还要注意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我们不能要求生活中的人说出的概念完全正确,但在科学课堂上应该强调科学概念,避免学生受错误概念的影响和干扰。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概念去纠正日常中的错误概念。
6.2 关注STS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生物学教学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已有政策保障,但近几年通过媒体我们也知道了河北“结石”山鹿奶粉事件、“苏丹红”咸鸭蛋、地沟油……。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增强鉴别真伪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6.3 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节约资源;消费过程对环境友好;消费结果对自己、他人与后代都有利;消费具有“隐性”与“长期”效用[5]。绿色食品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其实从反面说明了环境污染的严重,这正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契机。让学生树立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为了地球的明天,让我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从4Ps角度审视绿色食品品牌营销现状[J].生态经济,2010(5):98-101.
[2] 孟菲.食品安全的消费特征分析[J].消费经济,2007,23(1):85-88.
[3] 董梅,陆军.绿色食品的起源及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5,16(4):12-13.
[4] 肖青亮,郑诗樟,吴建富,等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辨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18-3419,3436.
[5] 韩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0(2):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