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如何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质的主渠道——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其中担任很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及教育的信息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要求,对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初一级22个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掌控对策。选择这个年级的原因是:第一,初一级新生初中阶段刚刚开始,来自不同的学校,家庭背景和文化基础不同,这使我们的调查更加的全面、准确;第二,初一级新生可塑性强。 全文查看链接   (5)加强网络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改进现有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购入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各网络管理系统的数据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系统的建设对学校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学校的整体建设和改革提供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撑。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数学活动不仅是师生互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要注重融入情感,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使数学活动充满激情,焕发光彩.  一、情感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课堂,学生的良好素质可以通过数学活动来培养.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对每学段的“情感与态度”目标都作了具体的要求,情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活
一、梳理旧知识点,形成新知识网络使学生融会贯通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特点
首先表现在德育开展时间的“僵化”。德育工作的重点往往放于开学初第一个月,一些学校干脆固定为规范教育养成月,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养成的良好习惯通过一个假期,似乎全打乱和忘掉了,所以新的学期开始,首先要规范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可这难道不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失误吗?我们所教育的学生仅仅在学校遵守各项制度,养成好的习惯,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和家庭就“全乱”了。所以,我们的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在某个时间段做而应贯穿于学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物课程对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探究性学习在生物学科一般采用“假说——演绎”法,本文就笔者
初中政治复习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但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和提高答题技能的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并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笔者现对政治课复习中的易错点,归纳如下。  易错点一:面面俱到  在政治复习中发现,有的教师复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突出了全面性,忽视了重点。由于把握不好时间,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后面复习
日前,第四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在论坛上发布了2009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与往年相比,2009年新版《报告》的最大亮点在于,圈定了与中国经贸关系最密切、未来双边经济合作最具潜力、中国企业最为关注的60个重点国家为报告主要目标对象。新版《报告》的重点更加清晰、内容更有深度、信息更有价值,可以更好地、更有效率地满足中标国各类企业和机构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