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年前,段林希一举夺得“快乐女声”当年总冠军,从此一夜成名,风光无限。那时的她,哪里知道,名利如泡沫,风光背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2014年11月,北京的冬天格外冷。段林希的心情比那场冷风更糟糕。这天,她接到了舅舅的电话:“你妈心梗住院了,你回来一下吧!”放下电话,她开始收拾行李,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逃离吧,逃离北京,逃离失败的一切……
1990年,段林希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父亲是司机,母亲是当地公务员。四岁时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生活。支离破碎的家庭,让年幼的段林希变得敏感,倔强。而音乐,是她最好的陪伴。
可父亲是个古板而严肃的人,强烈反对她唱歌。为此,她想跟妈妈一起生活。等她到了妈妈家,才发现,再婚的妈妈已经生下弟弟。“我一无所有,只有音乐。”喜欢音乐的舅舅收留了她。
16岁那年,舅舅在保山市开了一家酒吧。不愿继续上学的段林希到酒吧当了驻唱歌手,还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乐队。那日子,清贫,却美好。
2011年,在舅舅的鼓励下,段林希报名参加了当年的“快乐女生”海选。原本,她只是好奇,孰料她一路开挂,拿到了总冠军!
一时间,鲜花、掌声、狂热的粉丝、闪耀辉煌的舞台,将她淹没了。年仅21岁的小城姑娘,在毫无准备之下,被名利裹挟着一路狂奔。
比赛结束后,她独自离家去了北京,签约了公司。她非常忙,一天要赶四五个通告,每天在不同的城市辗转,收入非常可观。粉丝如潮水一样涌进她的微博。工作日程经纪人安排,吃喝拉撒有生活助理打理,出门之前还有造型师精心搭配服装、描绘妆容。一登台,粉丝在台下举着荧光棒、人形立牌,高声呼喊她的名字。
段林希恍惚了:这就是当明星的滋味啊!
2011年年底,母亲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她望着密密麻麻的通告牌说:“你给我经纪人打电话,实在没时间。”北京太精彩,娱乐圈太有趣,段林希流连忘返。不久后,她遇上了一个喜欢音乐的演员。情窦初开的她,热烈地爱上了。
事业爱情双丰收,段林希意气风发。2012年春节,她终于回家,给父母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给弟弟妹妹们包了大红包。情人,好友,小城的陌生人,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她。段林希很享受。
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和成功,让她迷失了,膨胀了。不管是来谈工作的,还是家人朋友,只要打来电话,她都会不耐烦地回答:“找我经纪人!”微时相识的朋友,也渐行渐远了。
爬得越高,摔得越疼。段林希发现,她的工作安排,越来越少。她手忙脚乱地试着去结交前辈,结识朋友。可赤手空拳从小城而来的她,在北京毫无依傍。在饭局酒局上,那手足无措的模样,她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滑稽可笑。
她想用歌声为自己争取未来,将创作的新歌唱给总监听,却被奚落道:“这弹的什么?不行直接回家吧!”段林希红了眼眶。她掐着大腿,暗暗说:不能哭。直到走出公司大门,上了地铁她才一路哭着回家。
第一次,她知道了现实的残酷。当时,与她同期的苏妙玲发了专辑,刘忻演了戏。而她,一无所有。她把自己关进出租屋,自费学表演、舞蹈,还进修了吉他、编曲。大半年的苦修耗尽了她的存款。母亲给她打电话:“别在外太辛苦了,要是不好做,就赶紧回来!”段林希撒谎道:“妈,我好着呢!”2013年年底,生活日渐困顿,她和恋人也因缺乏沟通渐行渐远。2014年初,两人黯然分手。
爱情走了,事業没了,段林希仿佛成了一座孤岛,深陷抑郁和绝望的泥潭。舅舅的这通电话,让段林希意识到:成名后的这些年,她只顾着自我的精彩,却忽略了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深自责,她回到了云南老家。
见到病床上的母亲时,段林希心如刀绞。她拿出仅有的存款,将母亲送到昆明去做心脏支架手术。母亲手术刚结束,外婆也因心梗住进医院。眼看着家中积蓄全部被掏空,而自己又拿不出钱来支援母亲时,段林希痛恨自己无能。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只是,她不知该如何面对母亲和亲友。
对段林希而言,最辛苦的是从平民百姓到一夜成名,最痛苦的是从红极一时到默默无闻。
2015年春节后,段林希心乱如麻。她不想回北京,又不愿母亲得知她的落魄。
为了体面,也为了母亲不担心,她耍了个“心机”:“妈,你跟外婆这一病,我不放心。要不,我回来陪你们吧。”她羞愧得不敢直视母亲。
母亲高兴地说:“好呀,外婆一定很开心!”母亲轻松的回答让她长舒一口气。
出发去北京收拾东西时,母亲说:“女儿,你在北京这几年我都没去看你一眼。妈妈跟你一起去吧,帮你收拾行李。”段林希有些慌张,她怕母亲看穿她的窘迫。可转念一想,自己在北京好几年,连话都不曾好好跟母亲说过……她红了眼眶。在北京的那几天,她带母亲吃烤鸭,逛故宫,看电影。关于音乐和爱情,母亲只字未提,她暗自庆幸,就这样不动声色,“体面”地逃离了北京,回了故乡。
刚回来时,当地媒体要采访她,商场开业要邀请她唱歌,她一一婉拒了。亲友们却围绕着追问当明星的体验。曾经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窘迫。她只好强颜欢笑地说:“前簇后拥的,有保镖有团队,忙得很!”后来,她干脆躲在家里不出门。
音乐,治愈她童年的孤独,给了她名利和爱情,可最终,也伤害她最深。回到保山后,她将吉他收了起来。从前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如今再也不唱了。
终日在家闲着等吃等喝也不是办法,可除了唱歌她什么都不会。在朋友的邀请下,她决定做微商卖玉石。母亲很赞同,还花了好几天时间给她的微店取名,设计Logo,还帮她在单位组织团购。
她终究不是商人,又无法放下身段去拉客户,玉石生意难以为继。不久后,她干脆在朋友圈卖起了家乡的牛肉干。她想逼自己一把,亲手撕下“明星”光环,她给所有人匿名发了一遍广告,这比宣传自己的歌还积极,有粉丝得知后,说:“林希,给我来10斤。你什么时候再唱歌给我们听啊?”段林希又不争气地哭了。粉丝很暖心,可她再也不想碰音乐了。她就甘心当个小微商,像所有普通人那样,挣个三餐一宿。 从圈子里消失了两年的段林希,原本无人问津。不料,有娱乐营销号在微博爆料她落魄到做微商卖牛肉干。很快,新闻铺天盖天,流言四起。段林希的手机被打爆了,她不得不关机,再次躲起来。
母亲当时去北京就猜出她发展得不顺,还受了委屈。只是,她第一次知道,网络上的报道和流言,能伤人这么狠。她抱着女儿说:“不如不做吧。我们不富裕,但也不缺那点钱。”段林希关闭了微店。
见女儿老是待在家不见人,母亲怕她会憋出病。每天吃完晚饭,母亲就高兴地拉着女儿的手,说:“妈妈要减肥,太胖了对身体不好。我们去散步吧。”
渐渐地,段林希开始出门。母亲“得寸进尺”,动不动就拖她去唱K,理由五花八门。两年没唱歌的段林希,在母亲的带动下,终于开嗓了。
状态好点后,段林希找舅舅借了一辆车跑出租。那个夏天天气很热,她却戴着帽子眼镜,在车里全副武装。有人认出她,问道:“你现在在家干吗呢?”段林希搪塞道:“在家体验一下生活。”
有时候,晚上一个人开着车,她会播放朋友写的歌《小丑》。“望着月光是一场梦吗/就这样吧是不是很傻/我们能像孩子一样多好/放不下他还会想我吗……”听着歌,那些北京往事,一幕幕闪过脑海,让她悲伤得无法自拔。
深夜回家,她常发现母亲还在沙发上等她。有一次,她推门回来,发现母亲开着电视睡着了。她特别想活得好点儿,让母亲放心。为此,她开过文化公司,办过乐器辅导机构,就是再也没碰过吉他。
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她看着曾经陪她南征北战的吉他,泪如雨下。前路啊,看不到一点希望……
2015年底的一天晚饭时,母亲突然拿出了一瓶酒,对段林希说:“今天陪我喝一杯。”她不明就里,被母亲一杯一杯地灌酒。微醺时,她听到母亲喊了一句“宝贝”,泪水滚落而下。
“女儿,我们小门小户,没办法给你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更没法帮你在北京打下人脉基础。妈妈再婚再育后,没时刻关注你,让你这小城丫头独自长大,不懂人情世故,也没在你最需要人引导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对不起……”
母亲抱紧段林希:“去了北京一趟,我什么都知道了。我怕你伤心,不忍揭穿你。可是孩子,妈妈是什么?妈妈就是帮孩子来分担一切的人。你应该去唱歌……”
原來母亲什么都知道了!她再无顾及,伪装,将心中压抑许久的委屈、失意,统统释放出来。哭了很久,母亲说:“你已经站在了舞台上,你真的狠心放下吗?坚强点,回北京去吧!”母亲的话,让段林希久久回味。最终,她决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重拾音乐,回到北京。
2016年春节后,段林希开始了重返北京的计划。第一站,是昆明。临行前,母亲在她行李箱放了满满的零食和特产,还偷偷塞给她2万元钱。弟弟还小,读书,培优,处处都要花钱。
这两万不知道母亲省吃俭用了多久才攒下的。“妈就这点能耐,你别怪妈。拿着钱,去找个老师,好好学音乐。”段林希认真点了点头。
到达昆明后,段林希找朋友借钱,打算将陪她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的歌曲《小丑》制作出来。这次,她来真的。从收歌、编曲、配唱到和声、混音,每一个步骤她都亲自监制,每一个瑕疵都不放过。
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原来制作一首歌,竟是这么复杂琐碎;原来,身为艺人,不是顶着光环四处唱唱歌就行了,而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去推进梦想。
在昆明进修了一段时间后,段林希与同届超女一起开了一场演唱会纪念她们相遇五周年。大家惊喜发现,当年那个活泼的小丫头,歌声里多了一份成熟,人也多了一份沉稳气质。
2017年,段林希以“快男特搜队”队长身份回到长沙。时隔六年,每次路过曾经住过的城堡,她都会想起当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她不再惧怕回忆过往,反而很感谢当年那段经历。
她带着新歌回到北京。这次,她卸掉了“快女”光环,开始认真唱歌。生活的历练,让她倍加珍惜。
2017年年底,段林希受邀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舞台上,她忍不住激动地说:“四年了,第一个电视通告……上了这么大的舞台,我紧张了。今天要唱的这首歌,是2011年我参赛时唱过的歌——《彩云之南》。”演出结束后回到家,她哭了。这一年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闪过。好在,当年的小城女孩已经长大了,坚强了。
2018年初,段林希打造了耳目一新的《最好的时光》《勇敢就好》等新歌,取得不俗的成绩。网友纷纷评论:“她现在的声音,有种沉淀下来的美。”
放下偶像包袱后,段林希再也没有跟母亲说过“跟我经纪人联系”之类的话。她每天跟母亲打电话,发视频,发身边好玩的事情聊遇到的坎坷。母亲常常安慰她:“刚刚起步,不要有太大压力,照顾好身体。”有一次,段林希发了一张自拍放朋友圈,发现母亲秒回:“这个小妞是谁,挺好看!”
母亲的俏皮,让她惊喜不已。要知道,她和母亲都是容易将感情深藏在心底的人。可能,在陪伴自己走出低谷的日子里,母亲学会了表达。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2018年4月,段林希带着自己的新歌,帅气地登上《奇葩大会》的舞台,大方地跟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新人歌手段林希。”这次,她毫无保留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演讲结束时,她特意感谢母亲的陪伴。她由衷地说:“如今,卸下光环的我,活得很踏实。”她不知道,坐在电脑前的母亲,笑出一脸泪花……
这次演讲,是一个结束。段林希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自己。在网友们赞叹她的勇气时,段林希笑着说道:“蜕变和勇气,都是妈妈给我的。无论我掉进哪个坑,她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将我拉上来。”
编辑/张亚萍
一夜成名一夕凋零:草根女孩的残酷青春
2014年11月,北京的冬天格外冷。段林希的心情比那场冷风更糟糕。这天,她接到了舅舅的电话:“你妈心梗住院了,你回来一下吧!”放下电话,她开始收拾行李,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逃离吧,逃离北京,逃离失败的一切……
1990年,段林希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父亲是司机,母亲是当地公务员。四岁时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生活。支离破碎的家庭,让年幼的段林希变得敏感,倔强。而音乐,是她最好的陪伴。
可父亲是个古板而严肃的人,强烈反对她唱歌。为此,她想跟妈妈一起生活。等她到了妈妈家,才发现,再婚的妈妈已经生下弟弟。“我一无所有,只有音乐。”喜欢音乐的舅舅收留了她。
16岁那年,舅舅在保山市开了一家酒吧。不愿继续上学的段林希到酒吧当了驻唱歌手,还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乐队。那日子,清贫,却美好。
2011年,在舅舅的鼓励下,段林希报名参加了当年的“快乐女生”海选。原本,她只是好奇,孰料她一路开挂,拿到了总冠军!
一时间,鲜花、掌声、狂热的粉丝、闪耀辉煌的舞台,将她淹没了。年仅21岁的小城姑娘,在毫无准备之下,被名利裹挟着一路狂奔。
比赛结束后,她独自离家去了北京,签约了公司。她非常忙,一天要赶四五个通告,每天在不同的城市辗转,收入非常可观。粉丝如潮水一样涌进她的微博。工作日程经纪人安排,吃喝拉撒有生活助理打理,出门之前还有造型师精心搭配服装、描绘妆容。一登台,粉丝在台下举着荧光棒、人形立牌,高声呼喊她的名字。
段林希恍惚了:这就是当明星的滋味啊!
2011年年底,母亲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她望着密密麻麻的通告牌说:“你给我经纪人打电话,实在没时间。”北京太精彩,娱乐圈太有趣,段林希流连忘返。不久后,她遇上了一个喜欢音乐的演员。情窦初开的她,热烈地爱上了。
事业爱情双丰收,段林希意气风发。2012年春节,她终于回家,给父母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给弟弟妹妹们包了大红包。情人,好友,小城的陌生人,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她。段林希很享受。
这突如其来的荣耀和成功,让她迷失了,膨胀了。不管是来谈工作的,还是家人朋友,只要打来电话,她都会不耐烦地回答:“找我经纪人!”微时相识的朋友,也渐行渐远了。
爬得越高,摔得越疼。段林希发现,她的工作安排,越来越少。她手忙脚乱地试着去结交前辈,结识朋友。可赤手空拳从小城而来的她,在北京毫无依傍。在饭局酒局上,那手足无措的模样,她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滑稽可笑。
她想用歌声为自己争取未来,将创作的新歌唱给总监听,却被奚落道:“这弹的什么?不行直接回家吧!”段林希红了眼眶。她掐着大腿,暗暗说:不能哭。直到走出公司大门,上了地铁她才一路哭着回家。
第一次,她知道了现实的残酷。当时,与她同期的苏妙玲发了专辑,刘忻演了戏。而她,一无所有。她把自己关进出租屋,自费学表演、舞蹈,还进修了吉他、编曲。大半年的苦修耗尽了她的存款。母亲给她打电话:“别在外太辛苦了,要是不好做,就赶紧回来!”段林希撒谎道:“妈,我好着呢!”2013年年底,生活日渐困顿,她和恋人也因缺乏沟通渐行渐远。2014年初,两人黯然分手。
爱情走了,事業没了,段林希仿佛成了一座孤岛,深陷抑郁和绝望的泥潭。舅舅的这通电话,让段林希意识到:成名后的这些年,她只顾着自我的精彩,却忽略了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深自责,她回到了云南老家。
见到病床上的母亲时,段林希心如刀绞。她拿出仅有的存款,将母亲送到昆明去做心脏支架手术。母亲手术刚结束,外婆也因心梗住进医院。眼看着家中积蓄全部被掏空,而自己又拿不出钱来支援母亲时,段林希痛恨自己无能。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只是,她不知该如何面对母亲和亲友。
一边是颓废一边是故乡:最好的药丸是亲情
对段林希而言,最辛苦的是从平民百姓到一夜成名,最痛苦的是从红极一时到默默无闻。
2015年春节后,段林希心乱如麻。她不想回北京,又不愿母亲得知她的落魄。
为了体面,也为了母亲不担心,她耍了个“心机”:“妈,你跟外婆这一病,我不放心。要不,我回来陪你们吧。”她羞愧得不敢直视母亲。
母亲高兴地说:“好呀,外婆一定很开心!”母亲轻松的回答让她长舒一口气。
出发去北京收拾东西时,母亲说:“女儿,你在北京这几年我都没去看你一眼。妈妈跟你一起去吧,帮你收拾行李。”段林希有些慌张,她怕母亲看穿她的窘迫。可转念一想,自己在北京好几年,连话都不曾好好跟母亲说过……她红了眼眶。在北京的那几天,她带母亲吃烤鸭,逛故宫,看电影。关于音乐和爱情,母亲只字未提,她暗自庆幸,就这样不动声色,“体面”地逃离了北京,回了故乡。
刚回来时,当地媒体要采访她,商场开业要邀请她唱歌,她一一婉拒了。亲友们却围绕着追问当明星的体验。曾经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窘迫。她只好强颜欢笑地说:“前簇后拥的,有保镖有团队,忙得很!”后来,她干脆躲在家里不出门。
音乐,治愈她童年的孤独,给了她名利和爱情,可最终,也伤害她最深。回到保山后,她将吉他收了起来。从前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如今再也不唱了。
终日在家闲着等吃等喝也不是办法,可除了唱歌她什么都不会。在朋友的邀请下,她决定做微商卖玉石。母亲很赞同,还花了好几天时间给她的微店取名,设计Logo,还帮她在单位组织团购。
她终究不是商人,又无法放下身段去拉客户,玉石生意难以为继。不久后,她干脆在朋友圈卖起了家乡的牛肉干。她想逼自己一把,亲手撕下“明星”光环,她给所有人匿名发了一遍广告,这比宣传自己的歌还积极,有粉丝得知后,说:“林希,给我来10斤。你什么时候再唱歌给我们听啊?”段林希又不争气地哭了。粉丝很暖心,可她再也不想碰音乐了。她就甘心当个小微商,像所有普通人那样,挣个三餐一宿。 从圈子里消失了两年的段林希,原本无人问津。不料,有娱乐营销号在微博爆料她落魄到做微商卖牛肉干。很快,新闻铺天盖天,流言四起。段林希的手机被打爆了,她不得不关机,再次躲起来。
母亲当时去北京就猜出她发展得不顺,还受了委屈。只是,她第一次知道,网络上的报道和流言,能伤人这么狠。她抱着女儿说:“不如不做吧。我们不富裕,但也不缺那点钱。”段林希关闭了微店。
见女儿老是待在家不见人,母亲怕她会憋出病。每天吃完晚饭,母亲就高兴地拉着女儿的手,说:“妈妈要减肥,太胖了对身体不好。我们去散步吧。”
渐渐地,段林希开始出门。母亲“得寸进尺”,动不动就拖她去唱K,理由五花八门。两年没唱歌的段林希,在母亲的带动下,终于开嗓了。
状态好点后,段林希找舅舅借了一辆车跑出租。那个夏天天气很热,她却戴着帽子眼镜,在车里全副武装。有人认出她,问道:“你现在在家干吗呢?”段林希搪塞道:“在家体验一下生活。”
有时候,晚上一个人开着车,她会播放朋友写的歌《小丑》。“望着月光是一场梦吗/就这样吧是不是很傻/我们能像孩子一样多好/放不下他还会想我吗……”听着歌,那些北京往事,一幕幕闪过脑海,让她悲伤得无法自拔。
深夜回家,她常发现母亲还在沙发上等她。有一次,她推门回来,发现母亲开着电视睡着了。她特别想活得好点儿,让母亲放心。为此,她开过文化公司,办过乐器辅导机构,就是再也没碰过吉他。
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她看着曾经陪她南征北战的吉他,泪如雨下。前路啊,看不到一点希望……
收拾停当重新出发:从明星重回草根新人
2015年底的一天晚饭时,母亲突然拿出了一瓶酒,对段林希说:“今天陪我喝一杯。”她不明就里,被母亲一杯一杯地灌酒。微醺时,她听到母亲喊了一句“宝贝”,泪水滚落而下。
“女儿,我们小门小户,没办法给你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更没法帮你在北京打下人脉基础。妈妈再婚再育后,没时刻关注你,让你这小城丫头独自长大,不懂人情世故,也没在你最需要人引导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对不起……”
母亲抱紧段林希:“去了北京一趟,我什么都知道了。我怕你伤心,不忍揭穿你。可是孩子,妈妈是什么?妈妈就是帮孩子来分担一切的人。你应该去唱歌……”
原來母亲什么都知道了!她再无顾及,伪装,将心中压抑许久的委屈、失意,统统释放出来。哭了很久,母亲说:“你已经站在了舞台上,你真的狠心放下吗?坚强点,回北京去吧!”母亲的话,让段林希久久回味。最终,她决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重拾音乐,回到北京。
2016年春节后,段林希开始了重返北京的计划。第一站,是昆明。临行前,母亲在她行李箱放了满满的零食和特产,还偷偷塞给她2万元钱。弟弟还小,读书,培优,处处都要花钱。
这两万不知道母亲省吃俭用了多久才攒下的。“妈就这点能耐,你别怪妈。拿着钱,去找个老师,好好学音乐。”段林希认真点了点头。
到达昆明后,段林希找朋友借钱,打算将陪她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的歌曲《小丑》制作出来。这次,她来真的。从收歌、编曲、配唱到和声、混音,每一个步骤她都亲自监制,每一个瑕疵都不放过。
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原来制作一首歌,竟是这么复杂琐碎;原来,身为艺人,不是顶着光环四处唱唱歌就行了,而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去推进梦想。
在昆明进修了一段时间后,段林希与同届超女一起开了一场演唱会纪念她们相遇五周年。大家惊喜发现,当年那个活泼的小丫头,歌声里多了一份成熟,人也多了一份沉稳气质。
2017年,段林希以“快男特搜队”队长身份回到长沙。时隔六年,每次路过曾经住过的城堡,她都会想起当年和小伙伴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她不再惧怕回忆过往,反而很感谢当年那段经历。
她带着新歌回到北京。这次,她卸掉了“快女”光环,开始认真唱歌。生活的历练,让她倍加珍惜。
2017年年底,段林希受邀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舞台上,她忍不住激动地说:“四年了,第一个电视通告……上了这么大的舞台,我紧张了。今天要唱的这首歌,是2011年我参赛时唱过的歌——《彩云之南》。”演出结束后回到家,她哭了。这一年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闪过。好在,当年的小城女孩已经长大了,坚强了。
2018年初,段林希打造了耳目一新的《最好的时光》《勇敢就好》等新歌,取得不俗的成绩。网友纷纷评论:“她现在的声音,有种沉淀下来的美。”
放下偶像包袱后,段林希再也没有跟母亲说过“跟我经纪人联系”之类的话。她每天跟母亲打电话,发视频,发身边好玩的事情聊遇到的坎坷。母亲常常安慰她:“刚刚起步,不要有太大压力,照顾好身体。”有一次,段林希发了一张自拍放朋友圈,发现母亲秒回:“这个小妞是谁,挺好看!”
母亲的俏皮,让她惊喜不已。要知道,她和母亲都是容易将感情深藏在心底的人。可能,在陪伴自己走出低谷的日子里,母亲学会了表达。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2018年4月,段林希带着自己的新歌,帅气地登上《奇葩大会》的舞台,大方地跟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新人歌手段林希。”这次,她毫无保留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演讲结束时,她特意感谢母亲的陪伴。她由衷地说:“如今,卸下光环的我,活得很踏实。”她不知道,坐在电脑前的母亲,笑出一脸泪花……
这次演讲,是一个结束。段林希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自己。在网友们赞叹她的勇气时,段林希笑着说道:“蜕变和勇气,都是妈妈给我的。无论我掉进哪个坑,她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将我拉上来。”
编辑/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