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还有多远?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驾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解放一部分驾驶人员的注意力。
  人们开车上班的途中,能吃早点,能接打电话,能处理紧急工作,能看书,甚至能看娱乐大片……这样的场景不是想象,更不是科幻,它就是无人驾驶汽车,而且它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已经出现了市场化运行的确切时间表。
  然而,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法规、人们接受度等等问题。那么,发展到今天的汽车产业是否需要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化又存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
  哪些已上路?
  2020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沃尔沃、奔驰、日产、特斯拉、奥迪等汽车巨头们都将5年后定为无人驾驶技术投入市场的元年。
  早在2013年,日产就公布了无人驾驶计划,预计2020年日产无人驾驶汽车将正式上路。
  不久前,丰田自豪的公布了无人驾驶试验车的测试结果,并且宣称将在2020年量产无人驾驶汽车。
  马斯克表示,在2至3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完全能自动驾驶的汽车。
  奥迪表示,预计需要5 年,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将达到 70 英里/小时 (113 公里/小时),其中包括变换车道、超车和应对突发状况。同时,奥迪也指出,因为驾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各地路况又不尽相同,适合在非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要到 20 至 30 年后才会出现。
  作为第一家在中国进行高度自动驾驶测试体验的汽车品牌——沃尔沃,已经在2015年在北京西六环真实道路上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总行程达1200公里的“路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沃尔沃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17年正式上市投入使用。
  除了乘用车之外,更多的商用车更需要无人驾驶技术,它不仅能大大缓解司机工作时间,还能节省人力成本。
  美国网站 QUARTZ 曾报道,名叫Wepod 的无人驾驶汽车马上就要在荷兰用于公共交通它一次最多可以容下六位乘客,目前为止只在私人领域进行过测试。不过很快它就将建立一条交通路线,将荷兰的两个小镇连接在一起。该项目由法国机动车制造商 EasyMile和欧盟运输计划 Citymobil2 合作的产物。Citymobil2 此前已经在芬兰利用类似的无人驾驶交通工具运输了19000多人。
  2015年,梅赛德斯奔驰的无人驾驶卡车已经开始上路测试,这也是该卡车首次以半自动的方式在开放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据资料显示,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在很早前推出的重型卡车Actros上集成了“高速公路巡航”技术,这项技术包括雷达、摄像头以及各种传感器,利用这项技术能使普通的Actros重型卡车变为一辆无人驾驶的卡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月29日,由宇通集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研发的全球第一辆无人驾驶大客车在连接郑州和开封的郑开大道上接受了无人驾驶测试,并且顺利到达终点,开启了大客车无人驾驶的新时代。
  支持者
  业内人士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属于一个新的平台型技术,它才露尖尖角。无人驾驶技术将与八十年代个人电脑,九十年代互联网,过去十年的移动互联网比肩的一个大平台技术革命。
  唱盛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观点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能大大降低交通人员伤亡。以美国为例,每年全国发生五百多万起汽车交通事故,2012年一年死亡人数就高达三万六千人。这些事故,90%是人为操作失误所致,理论上完全可以被自动驾驶技术所避免。在全世界,一年由于车祸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一百二十万。
  其次,大大降低汽车保险费用。据统计,美国一年缴纳的汽车保险费,高达两千两百亿美元,如果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削减掉大部分这类开支的话,社会效益惊人。德州大学有分析报告指出,如果道路上行驶车辆的90%都是无人驾驶汽车的话,由此带来更少的车祸和人员伤亡,道路上拥堵减少,能源节省,一年经济效益高达四千五百亿美元。与之相比,美国联邦政府2014年的财政赤字还不到五千亿美元。
  第三,大大节约人们时间。假设每人一天可以节省一小时不开车时间,保守地估计每个小时平均价值5美元,一亿上班族,一年两百天,其经济效益至少一千亿美元。
  第四,使交通更顺畅。在许多大都市中心,白天高达30%的车流在寻找停车位。如果无人驾驶技术实现,可以减少对市中心停车位的需求,并且减少大部分无效的车流,使交通更加顺畅。
  一位美国专家对无人驾驶汽车影响的认知走得更远。他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能让我们居住在离办公室更远的地方,汽车将成为家的延伸。人们不需要驾驶汽车而是腾出身体在车内继续高效办公。相比传统汽车“占住”了身体,人们可能乐意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度过更多时间,这就使得更长距离的上下班通勤成为可能。同时,如果人们在长时间的通勤路途中可由工作赚到更多的钱,通勤成本也会降低。因此,我们将会看到城市远郊区不断向外扩张。
  同时,有专家认为,除了提升行车安全性,无人驾驶汽车还可以帮助全面掌控城市规划布局,为老人、小孩等无法驾车的人士提供出行便利,有助于高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唱衰者
  而与无人驾驶带来的美好前景相反的则是,最近接连不断传来测试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出现的交通事故的消息,这引发了专家学者更多的疑问。
  日前,David Mindell教授在接受MIT News采访时指出,没有证据显示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改善停车问题。他说,“我们需要反思这一技术发展的意图,它不能朝全自动发展,而应该是朝可信赖、透明、可靠、安全的自主权发展,它需要具备完整的互动性。我想让汽车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并且只在我希望它做的时候做。”对于有关“无人驾驶汽车能让道路变得更为井然有序,因为它们能够强行限制行驶速度,并且还能做到‘文明驾驶’”的观点。Mindell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荒诞的梦。”他承认,无人驾驶汽车也许能减轻人类司机的驾驶负担,但他坚称,这种驾驶方式仍旧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同时,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中,存在很多潜在的法律隐患,最突出的三座大山:产品责任,立法和多重管辖权。到底发生车祸时,谁来承担医疗费?产品责任是一个广泛且多方面的领域,一种情况是无人驾驶汽车即报废,另一种情况最有可能的就是,按照现有的产品制度就是归咎于生产的汽车厂商。即使预测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发生率相比现在会有大幅减少,但每年仍然存在少数事故,而厂商就要为其承担所有的金额赔偿。而这类个人赔偿案件金额常常达到数亿美元(最著名的案例就是1979年美国加州洛杉矶法院因为通用汽车迈锐宝的油箱设计错误,在碰撞后起火燃烧造成乘客严重灼伤,判决通用赔偿高达49亿美元赔偿),累积下来,数百亿的美元损失足以让部分厂商破产。
  总之,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就像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有人支持有人质疑一样,正是因为无数的质疑与反对才使新技术不断完善,但是汽车产业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方向谁也无法逆转。
  正如大陆集团被动安全与传感器业务单元执行副总裁、底盘与安全事业部董事会成员Bernhard Klumpp博士所说,“无人驾驶技术的利弊属于一个平衡问题,人们是否因为一两个事故,而把具有更好安全性的无人驾驶消灭掉?交通首先保证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安全,如果发生不好情况,就把无人驾驶技术取消,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否真的有利?”他认为,社会真正到了自动驾驶的阶段,无人驾驶汽车仍然需要一个司机在做最后的安全保障,人们不可能完全把生命交给机器,始终需要有人在方向盘后面,如果发生紧急意外情况,他可以接管这个系统。自动驾驶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解放一部分驾驶人员的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
其他文献
时代已经大不同了,电脑已经从原来的奔腾486变成现在的双核四核了,手机从原来的诺基亚1110变成现在又能上网又能玩游戏的iPhone了……这说明“集合性多功能”产品已经成大势所趋。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人们对汽车的多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80后步入“而立之年”后,“4 2 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他们需要一辆车既能当商业座驾,又能当休闲伴侣,关键时刻还要载得动老婆、孩子和丈母娘。  针对这种“一
读了《汽车观察》10月刊《现实与未来的盛宴》一文,对十年来中国汽市场的大发展感触很多。  本世纪的十年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从产销规模跃居世界一,到自主品牌崛起;从政府和企业采购主导的商用车消费为主,到私人轿车消费为主。十年间,中国由被人遗忘的角落,迅速成长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汽车消费观念也从奢侈品和身份的象征逐渐回归到作为代步工具的自然属性,正在走进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站
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国内的零部件技术,凡是眼睛看得见的地方,差距并不大,真正的差距就在于眼睛看不见的地方。  国内的汽车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我认为关键就差在了零部件的电控技术上。  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上,汽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发动机解决动力问题,底盘解决汽车的综合性能,车身就相当于穿件衣服。  在发动机方面,所有眼睛能看见的机械,我们和国外的水平差距并不大,发动机本身也并不复杂
现在,没有人能怀疑,SUV市场对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拉动作用。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1~4月及4月SUV市场销量增幅均较高:1~4月,国产SUV市场销量累计实现85.60万辆,同比增长42.6%,增幅是国产乘用车市场平均增幅(20.0%)的两倍之多;4月单月,该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3.5%至22.47万辆,增幅约是国产乘用车市场增幅(14.6%)的三倍。  有人惊呼,中国人已经不能抵御SUV的魔力了。与
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按照这一通知的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将进一步降低,即在2013年标准的基础上下调10%,而2014年这一补贴标准是在2013年的基础上下降5%。该文件还规定,这一补贴推广政策将执行到2015年12月31日。与此同时,地方补贴在今年也会随着国家补贴下降。
线上是目的,线下是手段,好快省如何通过双线并存的方式在汽车后市场赢得先机?  增长回归理性,销售利润降低,整车市场的低迷就像是汹涌的潮头缓缓平息,后市场巨大潜力露出水面。在发达国家,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占据了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的大头,而在欧美开拓了广泛的疆土之后,跨国零部件巨头们终于将目光对准了中国。  德尔福、马瑞利、立邦、大陆、冠军等数家跨国零部件企业从华南市场一拥而入,建立了大批品牌快修快保连锁店
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中外行业精英(约200位外籍人士)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使命亮相汽车界“达沃斯”,16场会议环节、8场新闻发布会,78位权威演讲、多国政府及商务代表团出席,一场由业界领袖发挥引领、警示和推动作用的全球汽车论坛被赋予业内年度标杆性事件。  10月17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与《汽车观察》杂志协办的以“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分时租赁,一种在国外早就有之而在中国兴起才一年多的汽车共享模式,最近因为网约车的合法化而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一个外国的舶来品,在中国能否演化出新的发展模式?这些蓬勃向上的分时租赁企业的生存境况是否都是那么美好?投资圈眼中的分时租赁又是怎样的?本刊联合牛车网、汽车智能,为您呈现几个典型的企业样板。  EZZY:冬天的玫瑰  作为高端市场的开创者,EZZY立志做分时租赁领域里第一个手持玫瑰的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家人分隔两地、单枪匹马、不畏清苦与孤寂,走在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在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这个平台上,有那么一群清苦的创业者,他们都在借助这个平台为这个行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苏州研究院平台上孵化出的相关企业的负责人。那么,他们在做什么?又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失问题的呢?  带着这些疑问,《汽车观察
2013年5月15日,“陕汽杯”全国超级卡车越野大赛全新年度首个分站赛在山东武城完美收官。今年的比赛精彩程度比往年更加超乎想象,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固铂成山轮胎队在车队经理的李国印的带领下夺得分站赛冠军,自由战士服饰队居于亚军,2012赛季年度总冠军车队——华夏银行ETC卡车队取得了季军。而第一次组队参赛的玲珑轮胎车队也表现不凡,杀入半决赛,取得第四名的战绩。  观赏性颠覆想象  今年的比赛亮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