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笔者与被采访者未曾见过面,但同为“微博控”的我们早已相互“关注”,并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中进行相互“评论”,可以说双方对彼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在笔者对被采访者微博的密切关注后发现,被采访者作为一名营销领域的行家里手,具备了勤奋、机智、果断以及风趣幽默等营销领域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笔者的文字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文的主人公,上海武迪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及品牌保护总监周行健。
丰富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笔者从微博获悉,周行健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系,但关于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微博上并不能详实而全面地展现出来,因此还是需要他本人来进行介绍。
通过他信心满满地谈论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我们了解到,他于1991年考入台湾大学之前,在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的台北建国中学读书。也就是在此就读期间,他开始对机械产生了兴趣。而在大学期间,他还参加了汽车社团和学生会,并先后组织了一些活动。他有时还会利用课余时间,为台湾一些面向消费者的主流汽车杂志撰写稿件。从最开始的简单翻译到后来参与试车并编写稿件,有时截稿日也要和美编一起,在办公室商量版面的样式和选择合适的图片。
他笑言自己在大学、研究生和美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在台湾中华汽车、3M公司和艾利丹尼森公司的工作经历令自己收获颇丰。在此期间,他借助丰富的工作机会积攒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并在不同的工作中得到了锻炼。
俗话说得好:“相请不如偶遇”,在2011年2月的一次活动中,周行健与上海武迪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思丹相遇并进行了详谈。美国WD-40公司类似于部落形态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周行健正式加入到上海武迪贸易有限公司,负责WD-40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营销等工作。
在全新工作岗位被公司委以重任
周行健在工作中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呢?笔者通过微博这种方式只能略知一二,详细的情况还是在与他进行沟通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坦言,在刚刚来到上海武迪贸易工作之前,对于相应的行业并不是非常了解,于是他在任职前对相关行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他觉得之前参与学校社团和整车厂商的工作经历对开展全新的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觉得美国WD-40公司的营销人员就好似传教士的角色,应当把“福音”传递到每个角落,也就是在国内传播机械定期维护保养的正确理念。
他在2012年2月开始负责公司品牌保护方面的工作,他笑言由此成为了WD-40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操盘手”。他认为品牌保护需要一个过程,要想达到治本的功效,还是得从消费者、售后服务人员、企业负责人甚至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产品采购环节的重视做起。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法力度的加强,这部分就需要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制假售假人员的执法和惩戒力度。
在他看来,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如何通过个人的领导能力去带动整个团队,怎样通过规章制度或者领导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团队。他时常会出差,因此需要将一些工作委派给工作团队当中的其他成员去处理,这其实是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机会,只有这样一种好的制度或系统,才可以让整个团队有效“运转”。
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献计献策
周行健深入接触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他对这个高速增长的庞大市场有着怎样的见解呢?让我们通过与他的深入沟通,去得到真正的答案。他觉得在日常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保养,可以降低意外维修发生的几率,减少用户金钱和时间的损耗。但在日渐成熟的汽车售后市场当中,还有一部分人并不熟知相应的养护产品。伴随着汽车售后市场的不断发展,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广和宣传。
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过程当中,但目前已经有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一些低价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汽车售后市场当中。这首先是由于汽车售后市场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目前国内用车养车的文化还在逐步普及当中。但这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当汽车产业中消费者和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日渐成熟之时,就会形成一种逐步整合、淘汰的过程。当然,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和理解,也会促进整个汽车售后市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他眼中,汽车养护产品市场中成功的企业众多,这是他们用心培养一个品牌的结果。销售产品和培养品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培养一个优质品牌是非常不易的,但只有这个选择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必须要有培养品牌的决心和毅力。
鼓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创新
年轻人资历尚浅,总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作为前辈的周行健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他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举例进行了说明。拿出1张白纸,画出2个不相交的圆,其中一个圆比较小,而另一个圆比较大。小圆就比作是年轻人的舒适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但那个大的圆里面才会发生真正美妙的事情。他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应当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到自己未曾涉及的区域当中,那样才能真正感受到从未遇到的美妙事情。而年轻人还应当多寻找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事物,无论是语言、阅历、工作经验还是生活方式。
周行健觉得对他成长帮助最大的人,就是前台湾中华汽车总经理苏庆阳。苏总对每一名员工的观察都非常细致,他做事情的魄力让一家企业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在高标准下完成任务。当然这类人可以算做年轻人学习模仿的榜样,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想方设法获得这种做事情的魄力。另外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人就是苏庆阳总经理的前任林信义,林信义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周行健后来发现,这些成功的领导者或者商业人士做事都是非常的专注。而这种专注取决于你认为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就必须首先对工作有兴趣,这样才会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
休闲娱乐也可辅助于工作
笔者通过微博了解,到周行健利用闲暇之余喜欢看电影以及与家人一起旅行,那么他还有哪些业余爱好呢?他笑言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喜欢打排球,但没有中国女排那种世界级的水准,就是为了平常放松、锻炼身体。他觉得排球运动加强了自己的团队精神,排球场上的6名队员看似互不相关,但是在打球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队友的动作、位置等情况,才可以做出最好的判断。看似队员间互相没有接触,但在无形中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那种微妙的关系在团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他还喜欢阅读,尤其喜爱阅读商业领域人物的传记以及商业周刊性质的杂志,而喜爱阅读对他的帮助也非常大。他可以从拯救了克莱斯勒汽车的李·艾柯卡、通用汽车前总裁亚尔佛雷·史龙以及雷诺一日产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等这些成功人物的传记当中学到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他们是如何使自己产生了改变。这些传记中的言语和所发生的事情会让人在心态和工作态度上有些许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丰富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笔者从微博获悉,周行健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系,但关于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微博上并不能详实而全面地展现出来,因此还是需要他本人来进行介绍。
通过他信心满满地谈论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我们了解到,他于1991年考入台湾大学之前,在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的台北建国中学读书。也就是在此就读期间,他开始对机械产生了兴趣。而在大学期间,他还参加了汽车社团和学生会,并先后组织了一些活动。他有时还会利用课余时间,为台湾一些面向消费者的主流汽车杂志撰写稿件。从最开始的简单翻译到后来参与试车并编写稿件,有时截稿日也要和美编一起,在办公室商量版面的样式和选择合适的图片。
他笑言自己在大学、研究生和美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在台湾中华汽车、3M公司和艾利丹尼森公司的工作经历令自己收获颇丰。在此期间,他借助丰富的工作机会积攒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并在不同的工作中得到了锻炼。
俗话说得好:“相请不如偶遇”,在2011年2月的一次活动中,周行健与上海武迪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思丹相遇并进行了详谈。美国WD-40公司类似于部落形态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周行健正式加入到上海武迪贸易有限公司,负责WD-40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营销等工作。
在全新工作岗位被公司委以重任
周行健在工作中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呢?笔者通过微博这种方式只能略知一二,详细的情况还是在与他进行沟通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坦言,在刚刚来到上海武迪贸易工作之前,对于相应的行业并不是非常了解,于是他在任职前对相关行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他觉得之前参与学校社团和整车厂商的工作经历对开展全新的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觉得美国WD-40公司的营销人员就好似传教士的角色,应当把“福音”传递到每个角落,也就是在国内传播机械定期维护保养的正确理念。
他在2012年2月开始负责公司品牌保护方面的工作,他笑言由此成为了WD-40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操盘手”。他认为品牌保护需要一个过程,要想达到治本的功效,还是得从消费者、售后服务人员、企业负责人甚至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产品采购环节的重视做起。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法力度的加强,这部分就需要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制假售假人员的执法和惩戒力度。
在他看来,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如何通过个人的领导能力去带动整个团队,怎样通过规章制度或者领导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团队。他时常会出差,因此需要将一些工作委派给工作团队当中的其他成员去处理,这其实是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机会,只有这样一种好的制度或系统,才可以让整个团队有效“运转”。
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献计献策
周行健深入接触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他对这个高速增长的庞大市场有着怎样的见解呢?让我们通过与他的深入沟通,去得到真正的答案。他觉得在日常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保养,可以降低意外维修发生的几率,减少用户金钱和时间的损耗。但在日渐成熟的汽车售后市场当中,还有一部分人并不熟知相应的养护产品。伴随着汽车售后市场的不断发展,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广和宣传。
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过程当中,但目前已经有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一些低价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汽车售后市场当中。这首先是由于汽车售后市场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目前国内用车养车的文化还在逐步普及当中。但这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当汽车产业中消费者和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日渐成熟之时,就会形成一种逐步整合、淘汰的过程。当然,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和理解,也会促进整个汽车售后市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他眼中,汽车养护产品市场中成功的企业众多,这是他们用心培养一个品牌的结果。销售产品和培养品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培养一个优质品牌是非常不易的,但只有这个选择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必须要有培养品牌的决心和毅力。
鼓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创新
年轻人资历尚浅,总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作为前辈的周行健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他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举例进行了说明。拿出1张白纸,画出2个不相交的圆,其中一个圆比较小,而另一个圆比较大。小圆就比作是年轻人的舒适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但那个大的圆里面才会发生真正美妙的事情。他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应当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到自己未曾涉及的区域当中,那样才能真正感受到从未遇到的美妙事情。而年轻人还应当多寻找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事物,无论是语言、阅历、工作经验还是生活方式。
周行健觉得对他成长帮助最大的人,就是前台湾中华汽车总经理苏庆阳。苏总对每一名员工的观察都非常细致,他做事情的魄力让一家企业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在高标准下完成任务。当然这类人可以算做年轻人学习模仿的榜样,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想方设法获得这种做事情的魄力。另外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人就是苏庆阳总经理的前任林信义,林信义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周行健后来发现,这些成功的领导者或者商业人士做事都是非常的专注。而这种专注取决于你认为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就必须首先对工作有兴趣,这样才会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
休闲娱乐也可辅助于工作
笔者通过微博了解,到周行健利用闲暇之余喜欢看电影以及与家人一起旅行,那么他还有哪些业余爱好呢?他笑言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喜欢打排球,但没有中国女排那种世界级的水准,就是为了平常放松、锻炼身体。他觉得排球运动加强了自己的团队精神,排球场上的6名队员看似互不相关,但是在打球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队友的动作、位置等情况,才可以做出最好的判断。看似队员间互相没有接触,但在无形中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那种微妙的关系在团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他还喜欢阅读,尤其喜爱阅读商业领域人物的传记以及商业周刊性质的杂志,而喜爱阅读对他的帮助也非常大。他可以从拯救了克莱斯勒汽车的李·艾柯卡、通用汽车前总裁亚尔佛雷·史龙以及雷诺一日产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等这些成功人物的传记当中学到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他们是如何使自己产生了改变。这些传记中的言语和所发生的事情会让人在心态和工作态度上有些许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