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NVB25 mg/m2,第1、8天;DDP 20 mg/m2,第1天至第4天.21~ 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3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7.9个
【机 构】
:
225599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225599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225599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225599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225599江苏省泰州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NVB25 mg/m2,第1、8天;DDP 20 mg/m2,第1天至第4天.21~ 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3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7.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0.0%、16.7%,胃肠道、肝、肾毒性轻微,多为Ⅰ~Ⅱ度.结论 NVB联合DDP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Kruppel样因子6(KLF6)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73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KLF6蛋白与mR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KLF6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KLF6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9.7%(29/73)、90.4%(66/73) (P<0.01),在低、高-中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为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切除的1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i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筛选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预后有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肿瘤大小、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4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5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Her-2 、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R、Her-2、VEGF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
为顺应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刊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观察105例胃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Ki-67的表达.结果 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90/105)、93.3%(98/105)、20.4%(21/105)、12.4%(13/105)、56.1%(60/105)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实质性卵巢肿瘤,起源于卵巢间质,是性索间质肿瘤的独特亚型.SST经术前理化及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均无法确诊.最近,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应用提高了SST诊断的准确率,但最终确诊仍靠术后病理.既往SST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手术切除患侧附件或卵巢,而通过腹腔镜剔除SST有助于术后妊娠.此外,SST的发病有明显地域倾向.因此,提高SST的术前诊断率
患者男,60岁,因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半个月就诊.CT及B型超声均显示腹部右侧有一软组织阴影,术中见空肠系膜上有一单发包块,大小约8.0 cm×5.0 cm×5.0 cm,呈囊实性,边界不清,基底部向肠系膜根部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肠壁粘连,肠管狭窄,肿物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均有粘连,未见周围淋巴结肿大.关键词:空肠;肠系膜;肿瘤,肌组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诊断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联合卡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应用艾迪注射液加卡铂胸腔灌注,对照组18例单纯应用卡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胸腔积液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控制胸腔积液的有效率(CR+PR)为90.0%,对照组为5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胸痛、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周围型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3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例,早搏和房颤各1例,肺部感染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无胸腔感染.术后住院时间9~17d,平均1O.8d.全组术后1、2、3年生存率为100.0%、100.0%、96.8%.结论 胸腔镜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179例胃癌患者2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8.2%和47.8%.T1~2期患者2年OS率明显高于T3~4期者(94.1%比51.7%,P=0.000),N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