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新课改体育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新科改下,高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是指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关系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创新能力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自身优势。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其他学科教学受室内教学场地的影响,“实践”方面的练习比较少,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频繁的观察、操作、合作的亲身体验机会。这使体育学科更接近研究性教学要求,置学生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一、体育学科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多少年来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技术性偏强而趣味性不足等缺点仍然存在,且大部分学校受场地器材设施的影响与限制。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无论是在教材的理解、教学的组织,还是在教学过程、教学风格上,都应强调个性风格,不能千篇一律。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还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方面考虑,灵活运用有限的条件,对现有教材进行重新组合、搭配,选择那些能更好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活动和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内容。
  体育学科中的创新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与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创新不是要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通过重新整合我们的教学方法。跳出“谈到体育课就只知道操场”的老观念、老框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无穷乐趣。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教学注意的问题
  1. 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体育创新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构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顽皮、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2.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将规范化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依据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技能而展开的,这是一种“直线式教学”。应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看作是技能传授的根本目的,重视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对此提出了“曲线式教学”的构想,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学生表面上看是循着一条曲线学习技能,导致了运动技能获得效率方面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在另一方面,却通过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的实现得到回报。如:在进行排球项目的球感的训练时,可放弃普通的垫球和对墙练习,尝试使用排球来进行篮球比赛,通过篮球比赛的形式锻炼排球的手感,这看似是篮球的练习,其实是对排球球感的锻炼。“曲线式教学”影响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发现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也为我们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运动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3.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思想,鼓励参与,充分发掘主动积极性,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的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势必将创新思维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开拓思维和更新观念将创新能力的教育带到基础教学中去,创新能力不仅有内容结构问题,更深刻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问题。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曾幼岚.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内江科技,2010(07) .
  [2]李湘芝. 加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资讯,2006(28).
  [3]陈元平,陶干臣.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4).
其他文献
新教材下的新教法应体现“新”,这是很多同行们的共识。作为语文“新”的教法则应体现在“精”与“减”上。所谓“精”就是精讲,所谓“减”就是少讲。精讲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要精。新教材“精而少”,这里的精是精髓、经典的意思,而少体现在它大量删减了哪些过时的、重复的、偏难的、无用的内容。每一个内容、每一个章节、每一篇课文都各自体现了自己的丰富内蕴和外显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一定
【摘 要】通过对健身器材现状的研究,得出各地方乡镇中全民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程度和健身行列的积极性方面,及发展普及程度和器材分布的不同程度。真正地反映出农村健身器材的不足程度,通过对影响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器材设施现状的诸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省全民健身计划在广大农村顺利实施,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关键词】全民健身;健身器材;现
【摘 要】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薄弱,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老师少,专业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够齐全,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目前现状,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水平,站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引导和规范农村中学地理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育;现状;对策  国家振兴,民族强盛,根基在发展教育。我国人口众多,又以农村人口为最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特色鲜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推行实训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对培养实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有重要意义,本文即是对高职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实训教学  近年来,为了应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尝试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就业,也奠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来改革办学思想、办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