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与万转齐飞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盘,是当今计算机存储——计算结构的重要成员,也是整个主机配件中发展最缓慢的部件。传统的机械结构从诞生至今,在技术原理上都投有什么实质改变。这使它成为当今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性能瓶颈。依赖电机转速和存储密度等技术规格的提升来拔高硬盘整体性能的方式,也因材料和技术限制变得越来越困难。回顾近几年的高端硬盘市场,让人激动的消息,大都来自固态硬盘(SSD:S0lid State Disks,以下简称SSD)。由于没有机械结构,SSD硬盘的读写基本上可以做到零延迟。而且,作为SSD硬盘存储介质的闪存还拥有非常出色的数据传输速度。不过,固态硬盘虽已上市,但是容价比太低,注定其只能成为高端玩家的装备,这给了传统机械硬盘(HDD:Hard Disk Drive,以下简称HDD)迎头赶上的机会。要知道,机械结构规格提升固然困难,但是每一次提升对硬盘整体性能的提升效果却也非常明显。提高磁盘转速已经是经过检验的可行之道,其中不乏成功之作,例如西部数据的Raptor(猛禽)系列,最初的Raptor WD360GD虽然只有36,7GB容量,但是10000r/min的主轴转速还是在那个没有SSD的时代为不少老玩家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欣喜,也打消了许多DIYer担心硬盘转速会停留在7200r/min的疑虑。之后的VelociRaptor系列也可为与时俱进,其第一代型号为WD3000HLFS和WDl500HLFS的VeloeiRaptor产品,在2008年一上市就受到无数玩家追捧,它们超快的寻道时间,稳定高效的持续传输能力让它迅速征服了不少PC发烧友。该系列秉承Raptor(猛禽)风格,采用高达10000r/min的电机规格,配合上大容量缓存和更高的单碟容量,开启了传统机械硬盘的“复兴”之路。
  此外,还有些机械硬盘厂商取精去糟,希望借助新技术让机械硬盘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传统硬盘大厂——希捷,在总结、吸取了SSD硬盘的优势后,创造性的实践了新的发展概念——混合存储(混合存储:是将NAND闪存芯片嵌入到硬盘之中,结合硬盘和NAND闪存两者所长来增加个人电脑的磁盘系统性能)。此概念将SSD硬盘快速的优势和机械硬盘大容量的优势合二为一,能在保证较高容价比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非常优秀的实际使用体验。例如,由于使用闪存芯片,程序启动、加载以及计算机休眠恢复速度都将明显加快,而且,借助NAND闪存可以显著减少硬盘的机械寻址动作,从而节省了电力并且延长了硬盘的寿命。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不过在提出概念很多年后,第一款混合硬盘产品希捷Momentus XT硬盘才刚刚上市。
  本来VelociRaptor系列是为桌面用户设计,而希捷Momentus XT则面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针对性不同。但在SSD还未普及的大环境下,靠极限规格来提升性能和另辟蹊径采用混合存储概念来发展,这两种不同的思路效果到底如何,是玩家不自觉就想比较的对象。因此,VelociRaptor系列新品WD6000HLHX硬盘和的希捷Momentus XT硬盘的真实性能表现,自然成为了玩家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做了此次跨界测试。
  
  希捷Momentus XT拥有“记忆力”的硬盘
  
  混合硬盘(HHD:Hybrid Hard Drive)的概念已经提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在国内上市,可谓掉足了玩家胃口。如今,希捷终于将Momentus XT硬盘带到了玩家面前。作为首款混合硬盘,希捷Momentus XT硬盘采用了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尺寸设计(2.5英寸,9.7mm厚),这不免让许多桌面玩家有些失望。不过考虑到桌面PC用户完全可以选择一块固态硬盘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再搭配传统硬盘进行大容量数据存储(事实上目前很多的中高端用户就是这么做的);而对于笔记本来说,由于绝大多数机型都只有一个硬盘位,用户只能在SSD和HDD中进行选择,否则就需要忍受外接移动硬盘的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混合硬盘显然更适合先在笔记本电脑用户中普及。
  外观上,Momentus XT和普通2.5英寸HDD笔记本硬盘没多大差别。因为从主体结构上来说,它其实还是一款机械硬盘,采用了双碟共500GB,7200r/min转轴设计。只是除了搭配了缓存外,还集成了一颗4GB大小的SLC闪存,由此组成了混合存储结构。
  也正是这颗集成在PCB上的4GB容量SLC NAND闪存芯片,让希捷Momentus XT硬盘变得聪明起来,为它的“记忆力”打下了硬件基础。配合上希捷的Adaptive Memory技术,该硬盘工作时,能针对用户使用习惯,定制系统加速性能。并能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持续地监控和更新使用模式,以动态优化响应时间,这就是。通俗点讲,就是它能记住你的使用习惯,将你常用的数据备份到闪存中。再次读取这些数据时,就不需要再访问硬盘而是从闪存中快速读取,以此提高效率。这样的设计理论上将进提升它的实际读取性能,特别是在反复加载某应用后,其针对性的加速能力应该非常明显。不过稍显遗憾的是,目前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写入加速,也许是因为写入的情况比较复杂,目前搭配的4GB SLC闪存还不足以应付,也可能是因为当前用户对磁盘的读取性能要求更高的缘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是款7200r/min的产品,同时其配备的32MB缓存容量也在希捷2.5英寸硬盘配置中创下了新高。这样的配置已经让我们对希捷Momentus XT硬盘的性能充满了期待。
  放在以前,我从没想过2.5英寸的产品在HD Tune和HD Tach等测试软件上能有爆炸性的性能提升。不过这次,Momentus XT硬盘拥有的“记忆力”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这个功能,让希捷Momentus XT硬盘发挥出了惊人的实力。首先,它超过80MB/s的持续读写性能相比7200r/min的其他2.5英寸产品已经有所提升。其次,凭借它集成的4GB闪存和配备的Adaptive Memory技术,在多次运行相同测试软件后,它能将磁盘性能优化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例如HDTune和HD Tach的测试中反复运行软件三次后,其随机存取时间从初始的17ms上下优化到了0.3ms。在PCMark Vantage的HDD子项目测试中它的性能增幅更加明显,第一次测试得分仅仅3709分,但是第五次运行测试的时候其分数已经高达7364分,这样的成绩别说普通2.5英寸的HDD,就算是目前主流的3.5英寸HHD也只能望其项背。可见Adaptive Memory技术配合4GB闪存,确实可以为用户的实际使用带来不少帮助。不过,它在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中的表现有个值得大家注意的细节,在读 写32KB及其以下的小文件时,读取性能优秀,但是写入性能相对读取I生能差距非常的明显。这也证明了,该硬盘针对小文件读取性能的优化很到位,而写入时就不那么可观了。所以可以猜测希捷Momentus XT在实际使用时,载入应用程序、读取数据时会有不错的表现。而写入应用,特别是拷贝文件到本地的应用中其性能表现相比7200r/min的2,5英寸HDD不会有很大提升。那么,希捷MomentusXT在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请接着往下看。
  通过FastCoPY我们分别从希捷ST31000528AS(7200.12 1TB)硬盘和待测硬盘自身的E分区拷贝了Test(包含23个子文件夹,202个文件,单个文件大小从400KB到200MB总计2518.8MB)和Hd(包含3个子文件夹,10个高清电影文件总计17932.3MB)两个文件夹到待测硬盘的F分区。(从希捷ST31000528AS(7200.12 1TB)硬盘拷贝文件我们称其为外硬盘模式,从自身拷贝时我们称为本地模式)除了外硬盘模式下的Hd文件拷贝时有些优势外,希捷Momentus XT硬盘相比希捷Momentus 7200.4硬盘,在写入应用时优势并不明显。不过在接下来的星际争霸Ⅱ游戏地图载入测试中,混合硬盘发挥出了惊人实力。不论是首次载人还是注销后的连续载入都领先了传统的机械硬盘,可见当前的混合技术对读取性能的提升是相当明显的。而这样的表现也基本印证了我们的猜测。
  同时希捷Momentus XT硬盘在的闲置和满载分功耗别为1.02w和2.98W,在增加了4GB闪存和搭配了32MB缓存后,其功耗还能和希捷Momentus 7200.4硬盘基本持平,也足以证明希捷在Momentus XT硬盘的功耗控制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更让我们惊奇的是功耗略高的Momentus XT硬盘比Momentus 7200.4硬盘有着更好的温度表现。
  
  新VelociRaptor彰显王者霸气
  
  西部数据VelociRaptor系列是采用了10000r/min设计的极致系列。它的更新通常意味着传统机械硬盘性能的新旗舰诞生,所以骨灰级玩家们一直非常关注。此次推出的新款型号为wD6000HLHX,和前代产品一样,依然是将2.5英寸的硬盘封装在了3.5英寸的金属安装架内,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兼容性,还能通过金属架辅助散热。不同的是,相比上代wD3000HLFS硬盘自带的SATA 3Gb/s接口,wD6000HLHX是通过封装在安装架上的集成电路板转接支持SATA 6Gb/s接口的。而最大的变化是它带来的三个“两倍”:600GB容量(单碟容量提升到300GB),两倍于WD3000HLFS的300GB;32MB缓存,两倍于WD3000HLFS的16MB;采用SATA 6Gb/s接口理论速度两倍于WD3000HLFS的SATA 3Gb/s接口。可以预见,如此规格的提升,必将带来可观的性能提升。但是,它是否能用得上SATA 6Gb/s接口如此高的传输速度呢?让我们带着期待和疑问继续体验之路。
  接下来我们用HD Tune,HD Tach,ATTO Disk Benchmark,PCMark Vantage等软件对它进行了测试。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的表现抢眼,HD Tach 32MB模式的测试中,其363.7MB/s的突发传输速度显得非常惊人,要知道这样的速度已经远超了SATA 3Gb/s接口的理论极限!因此,其搭配SATA 6Gb/s接口可谓相得益彰。在随后的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中它150MB/s上下的读写速度再一次震惊了我们。这样的成绩已经不是上代WD3000HLFS硬盘可以比拟的了。因此,我们只能拿之前的西部数据桌面王者WD Caviar Black 2TB来做做比较。即使面对3.5英寸的“黑盘”产品,WD6000HLHX的测试成绩也是无可争议的在各项目中遥遥领先。这样的表现,可谓再一次刷新了桌面机械硬盘的性能制高点,也毫无疑问的会为玩家带来更好的实际使用体验。
  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和软件测试基本吻合。我们模拟的文件拷贝和游戏载人测试中,西部数据WD6000HLHX相比WD Caviar Black 2TB硬盘仍然取得了全面领先。
  通过FastCopy我们分别从希捷ST31000528AS(7200.12 1TB)硬盘和待测硬盘自身的E分区拷贝了Test(包含23个子文件夹,202个文件,单个文件大小从400KB到200MB总计2518.8MB)和Hd(包含3个子文件夹,10个高清电影文件总计17932,3MB)两个文件夹到待测硬盘的F分区。(从希捷ST31000528AS(7200.12ITB)硬盘拷贝文件我们称其为外硬盘模式,从自身拷贝时我们称为本地模式)。本地拷贝不论是大量小文件还是单个大文件都能达到70MB/s左右的速度。而外硬盘模式估计是希捷ST31000528AS(7200,12 1TB)硬盘的传输速度已经成为瓶颈,两块待测硬盘体现不出太大差异。
  最后的温度和功耗测试,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给出了不错的“答卷”。它的闲置和满载分功耗别为4.03W和6.78W,远低于WD Caviar Black 2TB硬盘的8.62W和13.1W。很难想象使用了万转电机的硬盘产品还能将功耗控制得这么优秀,想必这也是其采用了2.5英寸盘片设计的原因。它平均40.8℃,转轴周围43.5℃的表现也明显好于现有的顶级桌面产品。
  
  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的测试,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例如在HD Tune测试中,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凭借10000r/min和300GB单碟容量等规格优势,获得了绝对性能的大幅领先,这样的优势是本身只有7200r/min和250GB单碟容量的希捷Momentus XT硬盘所不能比拟的。不过,希捷Momentus XT硬盘却依靠集成的闪存实现了读取速度的大幅提高,特别是重复载人和随机小文件读取时。在机械规格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多次测试PCMark Vantage HDD子项后,希捷ST95005620AS硬盘和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的成绩已经非常接近。而且在游戏第一次载入时,混合硬盘也再一次体现出了随机小文件的读取优势,希捷希捷Momentus XT硬盘竟快过了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这两个测试可说都是比较近玩家日常应用的,虽说绝对性能仍有差距,但是我们还是得肯定,希捷Momentus XT硬盘对日常应用的优化和提升还是很到位的,因此“相对”性能可说并不比规格更高的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逊色多少。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这两款风格迥异的“机械”硬盘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西部数据新一代VelociRaptor系列WD6000HLHX硬盘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10000r/min的价值。它平衡的读写性能和极快随机访问速度,保证了它在实际使用中不存在明显短板,再加上它稳定快速的持续读写能力,定会受到不少桌面玩家的青睐。不过其过高的价格会大大降低它的性价比,再加上在TB级容量已不鲜见的今天,它600GB的总容量还是显得偏少。只是相对容量更小的固态硬盘来说,西部数据WD6000HLHX硬盘确实为发烧玩家提供了另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希捷Momentus XT硬盘则开启了混合存储的大门。作为混合存储新概念下的第一款上市产品,希捷Momentus XT的优异表现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理由去相信,在SSD容价比依旧低下的今天,混合硬盘会是一个良好的折中之选,特别是对扩展不易的笔记本用户而言更加适合。而且,可以估计得到,未来的3.5英寸的混合硬盘会带来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容价比。相信混合硬盘普及之日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其他文献
在电子产品工业规范设计史上,IEEE 1394接口是少有的能被称之为“伟大”的规范之一。而同样,IEEE1394也是少有的集辉煌与悲情于一身的典型代表。  IEEE 1394,俗称火线,它曾一度是数字视频领域的事实标准和高档数码影像设备的必备接口,并在很多年里在数据传输速率这一关键技术参数上将其它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它还一度被Apple、SONY、德州仪器(TI)等业界知名公司所推崇,并冠以其F
能在便携性、性能、使用舒适度等各个方面做到最佳平衡的13英寸,一直被看作是笔记本电脑的黄金尺寸,尤其对东方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日系厂商率先将13英寸机型作为市场主力之一进行推广尤其是东芝在2007年推出的Portege M600系列将13英寸机型的价格首次拉到8000元以下,宣告13英寸机型正式进入主流消费市场。现在,实力和影响力正在快速上升的国内厂商也开始在13英寸机型市场上发力,其中的代表就是
小D是一个游戏玩家,看到很多游戏大作新鲜上市,比如《Call of Duty 5:World at War》、《极品飞车12》等。不过让小D苦恼的是,这些游戏的画面总有一些“很影响视觉效果”的地方,比如空中好好的电线,看上去偏偏就支离破碎;游戏画面中的墙体边缘也是犬牙交错,而且无论怎么调节显卡特效设置,都没办法让它们更真实。这是怎么回事呢?看来,这抗锯齿的知识,真的该好好普及一下了。  恐怕很多玩
五脏俱全 手掌大小的Mini-ITX主板    要想组建一台时尚、迷你的小型电脑,那么第一步应是采用Mini—ITX主板。标准的Mini—ITX主板大小只有170ram×170mm。而常见的ATX以及Micro—ATX主板大小分别为305mmx244mm,244minx244mm。显然面积更小的Mini-ITX主板更易与小巧美观的小型机箱搭配,从而为组建迷你时尚电脑打下基础。早期的Mini-ITX
有一位朋友,一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其貌不扬,且随处可见。它让闪盘,打印机,摄像头,鼠标等设备都乖乖地为我们工作,它便是USB接口。    你可能没用过eSATA接口,你可能不知道PATA接口是什么,你也可能压根儿就没听过COM接口的存在,但是,要说你没用过USB接口设备,估计没人会相信。看看你的身边,手机、MP3、移动硬盘、鼠标、闪盘、数码相机……它们都在接受着USB接口的恩惠!我们不妨假设
硬盘是电脑中最重要的存储中心,坏了数据就很难再找回来,就好像是人的大脑,如果“失忆”后果不堪设想。正因为硬盘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硬盘的质保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那么,硬盘的质保究竟是怎样执行的,消费者又在其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微型计算机》调查组将一一为您揭示。    质保期限摇摆不定,三年终成平衡点    硬盘质保其实是比较混乱的。首先,硬盘市场总体上销售网点比较混乱,水货、行货、OEM货混杂其
“我们惊喜地看到,最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显卡厂商开始注重显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设计。它们推出了令众多玩家赞不绝口的产品,引领了一股显卡差异化的风潮,引来了众多厂商的模仿。而华硕无疑是这股风潮的引领者,它推出的ROG玩家国度显卡和MARS等产品获得了玩家和业界的好评。如今,它又推出了SPA超合金供电显卡,在显卡供电部分作出了多项创新。为此,本刊记者对素有“华硕显卡之父”之称的华硕电脑全球业务总部多媒体
密码学(cryptography)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为“隐藏”及“消息”。它的诞生,最早是因为战争中需要传递军事信息而不想被敌人发觉。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罗马战场上,恺撒就用移动字母位置(如本来是A的位置移动到c的位置)的方式来传递军事情报,所以这种加密方法被称为恺撒密码。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人和密码学的关系不再只是从战争片或特工片里观赏,而是逐渐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现实的商业领
在客厅用播放器连接电视看高清,已经被很多家庭用户所接受。近日,天敏科技进一步降低了组建客厅影院的成本,推出了仅售299元的入门级高清播放器——炫影DMP 420,  天敏炫影DMP 420采用银白色上盖搭配银灰色底盖,机身左右两侧采用弧形设计,富有时尚气息。其整机为塑料材质制造,重量仅为236克,非常轻巧。它将常用的USB接口、读卡器接口,指示灯等设计在前面板上,让用户一目了然,比较人性化,操作键
今年1月,《微型计算机》评测室对两颗SandyBridge正式版处理器Corei52600K和2500K进行了详细评测。SandyBrldge处理器在架构更新后,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成为目前最值得选购的高性能处理器。而且,SandyBridge处理器的视频编码能力还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90面对需要经常进行视频编码的高端用户来说,除了CUDA之外又有了新的选择。那么,在视频编码时究竟选择CPu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