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差夫”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w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就笔者所见,一般释“差夫”为“服劳役的人”,将“差夫”作为一个名词来解释,显然是犯了望文生训的毛病。
  《说文》:“差,二也,差不相值。”因为事物之间有差别,所以引申有选择义。“差”在古代作“选择,挑选”义很常见。《尔雅·释诂下》:“差,择也。”郭璞注:“差,选择。”《汉书·眭弘传》:“汉帝宜谁差天下。”颜师古注:“差,择也。”《资治通鉴·汉书五十九》:“当差留新兵之温厚者千人。”胡三省注:“差,择也。”《陔馀丛考》卷四十三:“官府遣役辄曰差。”这种“差遣”是有选择的。《资治通鉴·梁纪十九》:”召夫齐筑具集城南。”胡三省注:“夫,民夫也。”《急就篇》卷一“苟贞夫。”王应麟补注:“既壮曰夫。”“差夫”在文中应为“挑选民夫”。从语境我们也可推断“差夫”并非为偏正式名词。“差夫”与“纳草除根”在文中所处的语法位置相同,“纳草除根”是动宾结构,相应的“差夫”也应与此相同。且前面有副词“又”和助动词“要”修饰,它应该也是个动宾结构。这不仅符合语法,也与刘邦当时“亭长”的职责相一致。
  后人将“差夫”释为名词,是受汉语中同类组合的影响。《汉语大词典》收录“差人”“差勇”“差官”三词,义为“差役”或“临时派遣的官员”。注释者很自然地认为“差人”也应释做“某某之人”。因“差”在唐代可指“劳役”“徭役”,遂有“股劳役的人”之解,此误说流行已久,今试为更正,以就教于方家。
   (通讯地址:225002
  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