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文 愉快作文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稿)的“关于写作”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少些命题作文,强化平时的练笔指导。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轻松学习语文,愉快地进行作文的活课堂。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学以致用;自改互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其实,读写结合已经在语文教学界中探研了多年,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作文本来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造成了孩子们消极的作文心理。如何拨动孩子的心弦?根据这一现状,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首先申报了南海区“十二五的课题”并立项,要求有关成员对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从新的认识深入研究。于是,我决定对所教的年级单元教学,都安排了运用表达课,力求加强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读写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愉快的心情,可以使孩子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学习充满自信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当孩子受到学习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深处涌起不能自拔的情感时,文辞自然就会直抒胸臆地表达心境。因此,在阅读课上进行表达训练,一定要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此为前提。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创设练笔的情境,渲染气氛。讓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的语言环境,以帮助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孩子的写作情感。
  情感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述”“音乐渲染”“图像影视”“情景再现”“表演”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节环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发,不吐不以为快。
  二、学以致用,延续兴趣
  (一)模仿文章中的精美文段仿写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及时地给孩子提供可模仿的范例,让学生举一反三。如学了《鸟的天堂》一课,让学生用“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仿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景。学生们都能写出优美的片段来,如:“学校大扫除可热闹了,到处都是同学们的身影,到处都是同学们的笑声。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干得热火朝天,可带劲了!”学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我设计一些语言运用的训练,如用“时而……时 而……”句式造句;有的学生模仿写“这首小提琴曲,旋律时而悠长,时而短促,时而高涨,时而低沉。”
  (二)选篇节中的略句详写
  文章的详写部分可以用来启发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具体,而略写部分,却不失为孩子们练习扩写的空间与平台。又如学了《童年的发现》后,我让学生把对话中的几个省略号补充完整,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用法”。通过看录像,展开想象,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把鱼的形状、颜色、数量、大小写具体。
  (三)大家中名篇课文续写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结尾都给孩子们留下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练习写话的机会。如学了《凡卡》后,学生们都十分同情他的悲惨遭遇。课文是这样结尾的“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于是,我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提出:“凡卡没把收信的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其中一个学生说:“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着不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续写一段话。如学了《桥》课文结束中的几节: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在灾难中同时失去了丈夫与儿子的时候,大家会对这位可敬的老太太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写成一段话,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用法;把“我”的语言、动作写具体,尽量用课文中的语言,这样,将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也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自改互批,提高兴趣
  俗话说得好,“作文三分写,七分改,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自改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学习提升的活动,自改作文可以采用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方式,运用群体优势,如结合课外活动举办“自改作文小展览”,组织同一篇作文的“修改大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的作文存在问题没有看出,却能在他人的作文中发现,这也有利于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见,改作文同样能是同学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作文评改后有及时进行总结,开展讨论,可以出“班优秀作文集”,把优秀习作汇成一册,也可以在班教学室一角开辟“小荷才露尖尖角”,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习作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积极愉快的心理因素可促使学生乐写,在不断的读写中成就孩子们心中的梦想。愿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多一分耐心与守望,让我们的孩子在写作之路上走得步履轻松吧!
  参考文献
  [1]桑金梅.见缝插针练习写话[J].吉林教育,2010(11).
其他文献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就愁眉苦脸,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就是习作质量平淡至极,仿佛学生得了“习作综合征”。其实,“习作综合征”的“病因”在于没有好的习作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帮助学生有质有量有效搜集习作素材是解决这一病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习作素材;生活;阅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
【摘要】课堂上,师生问好之后,我把教案往桌上一放,感觉一直放在讲桌上那盆嫩绿繁盛且开着几朵小粉红花的海棠不见了,一扭头才发现它被弃置在教室最前面的一个窗台外。让我不敢相信的是它的几根粗壮的枝干都折了,粉红色的小花也将要凋零,我不由得想:这到底是谁干的?一定要揪出肇事者,严厉惩罚。  【关键词】作文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于是,我把这盆海棠重新摆放在讲桌上,用手指它说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和评价机制上逐步完善,让语文课程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实用课程。高中语文教师要秉持全新的教育理念,使语文课堂更加活跃、生动,摆脱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教学状况。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阅读兴趣;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阅读量相对较小,但是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师的肯定
【摘要】我们在出生于这个世界后,通过眼睛和耳朵进行对世界认知的第一步,而在学习认识的过程中,我们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语言,其次为文字。一句话语通过不同的语调和断句所呈现和表达的意思和含义也不尽相同,儿童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对应其学习的文字和声调,学生接触到了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即对话和日记。此次就学学语文教学中在写作教学中的修辞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也希望此篇的分析能为日后语文写作教学题材提
【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作文成绩上,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很明显的套用痕迹。基于此,笔者在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层递式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给出了层递式教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意在帮助高中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快看,压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就鼓起来了”、“瓶子上的气球也鼓起来了”、“哈哈,被瓶子吞掉的鸡蛋拿不出来了。好神奇,原来气压有这么大的魔力呀”……  每周的科技活动课简直比体育课还热闹,学生们不仅不用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甚至还可以在“欧巴”面前“动手动脚”、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咦,老师去哪里了?也不来管管吗?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哦!那个戴着眼镜、一脸学生气的“欧巴”——欧小忠就是他们的老师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作为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重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课堂,不仅要守住语言学习这一核心,还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口语交际;专题复习;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前段时间,我在一本教学杂志上接触到“核
【摘要】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投影色彩纷呈、多媒体视频影像、互联网师生互动和APP平台直播等等新形式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喧嚣和热闹散去之后会留下什么,浮华和造作褪尽之后还剩下什么,语文课堂教学原有的质朴和真实、思想和厚重是否依旧,这是本文想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回归;本色;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为语
還是19岁的时候,初上CBA赛场的沈梓捷曾经在一场比赛中两次封盖易建联,让球迷大惊,一颗内线新星仿佛冉冉升起。但随后的两个赛季,球迷总批评他“原地踏步”、“荒废天赋”。上赛季,沈梓捷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临近终场一记空中接力绝杀新疆,但那个赛季深圳队成绩不佳。本赛季,沈梓捷脱胎换骨,无论竞技状态还是数据,都有了质的变化,这些远不是一句“李慕豪离开给了他更多机会”可以解释的。  这离不开沈梓捷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