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
【关键词】导入;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以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摆在全体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而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开始,更是一门艺术。
一、利用教材中插图进行导入
新编中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单元的阅读都配以生动的图片,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通过对图片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欲望,为下面的教学过程铺平了道路。
二、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导入
1.音乐欣赏导入法。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可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和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如在上中职第一册第11单元 Pop music的section one时可以放一些周杰伦的流行歌曲或MTV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而在上section two时,可播放猫王的经典英文歌曲“Love Me Tender”,使学生感性地认识课文的话题。
2.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运用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来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背景知识导入法。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教师可事先通过网络等途径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通过师生问答导入
1.破题导入法。由于英语课文的题材多种多样,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对于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教师往往可以直接破题而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上中职第二册第10单元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可以直接对题目进行导入:
T: What are the Olympic Games?
Ss: They are the World Sports Games that are held every four years.
T: Where were the Games first held?
Ss: In Greece.
……
2.以旧带新导入法。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教师或进行对比,或进行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语言点导入法。教师可根据课中主要语言点,进行设计导入,把枯燥的语言点变成有趣的导入,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以学生表演作为导入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充分发挥出学生为中心的特色,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讲英语,由以往的“满堂灌”转变成学生说为主。因此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Role play)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自由谈话(Free-talk)。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一分钟演讲。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一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对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要求其进行课文复述,对中等的可要求其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作即兴演讲。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的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3.英文短剧表演。新编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英文短剧。教师可事先要求学生将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无形中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减少焦虑,对英语课产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袁昌寰.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2]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导入;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以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摆在全体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而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开始,更是一门艺术。
一、利用教材中插图进行导入
新编中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单元的阅读都配以生动的图片,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通过对图片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欲望,为下面的教学过程铺平了道路。
二、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导入
1.音乐欣赏导入法。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可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和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如在上中职第一册第11单元 Pop music的section one时可以放一些周杰伦的流行歌曲或MTV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而在上section two时,可播放猫王的经典英文歌曲“Love Me Tender”,使学生感性地认识课文的话题。
2.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运用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来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背景知识导入法。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教师可事先通过网络等途径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通过师生问答导入
1.破题导入法。由于英语课文的题材多种多样,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对于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教师往往可以直接破题而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上中职第二册第10单元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可以直接对题目进行导入:
T: What are the Olympic Games?
Ss: They are the World Sports Games that are held every four years.
T: Where were the Games first held?
Ss: In Greece.
……
2.以旧带新导入法。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教师或进行对比,或进行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语言点导入法。教师可根据课中主要语言点,进行设计导入,把枯燥的语言点变成有趣的导入,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以学生表演作为导入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充分发挥出学生为中心的特色,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讲英语,由以往的“满堂灌”转变成学生说为主。因此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Role play)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自由谈话(Free-talk)。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一分钟演讲。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一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对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要求其进行课文复述,对中等的可要求其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作即兴演讲。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的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3.英文短剧表演。新编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英文短剧。教师可事先要求学生将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无形中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减少焦虑,对英语课产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袁昌寰.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2]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