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教学要抓住三个关键词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听了一节《雨点》一课的教学,有些感触。执教者主要教学流程为:
  (一) 谜语导入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二) 整体感受
  1. 自由读读诗歌,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画面,雨点都落到了哪里。
  2. 学生交流后,老师板书总结: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3. 学生看着课本上的图,说一说雨点都落到了什么地方。
  (三) 理解诗歌
  1. 个别读第一句,出示“池塘”图,看看池塘里的波浪如何。学生练习读,要读出“睡觉”的感觉。(学生读得不够理想,拖腔拖调)于是,教师范读,男女同学比赛读。(读书没有多少起色)
  2. 雨点落在小溪里是什么模样呢?学生个别读第2句,做动作理解“散步”。再把第1句和第2句连起来对比着读。
  3. 雨点落到江河里是什么样子呢?“江河”和“小溪”有什么区别?生个别读第3句。再把前三句连起来读一读。
  4. 雨点落到海洋里又是什么样呢?出示“海洋”的图片。生个别读、齐读。
  5. 学生看着板书练习背诵。(学生练习基本上没有积极性)
  (四) 续写诗句
  出示“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图片:雨点还会落到很多的地方,看看这幅图,你怎么把诗接着往下写?
  很显然,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只是把“教材”呈现给了学生,而没有很好地把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策略”方面也是千人一面,基本上是处于教学无作为的状态。课后,执教老师一脸的困惑和无奈:儿童诗怎么教啊?
  我觉得,儿童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即富有形象、想象、节奏之感,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所以诵读是第一要务。本诗共有四句,每句都有相同的结构,“雨点落进XX里,在XX里XX”,回环往复,层层推进,利于记诵、积累。在这首诗里,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的雨点形象。一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往往通过直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所以对事物的感知是整体的、单一的,教学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词:
  一、 整体。诗歌虽然有跳跃性,也有明显的节奏感,是通过“象”来化“境”,这首诗的“象”有“雨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体现在“百川东到海”的发展轨迹上;还体现在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上,“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鲜明的场景就和每个孩子的生活世界密切地相连。所以当学生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会觉得这“雨点”就像他们一样,有了生命,并且和他们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从语言训练的角度来考虑,针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这些词,我们也应该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学,这些字都是“氵”旁,字义都和水有关,但是在语意上还存在着不同,从大小上完全可以给排个序。这样的由一个文字符号带出一串文字符号的教学必然会促成学生建立“意义模块”,汉字的识记效果自然就会好上许多。
  二、 理解。有了形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词语意义的建构。“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比较直观形象,“睡觉”“散步”“奔跑”“跳跃”也与生活密切相关。只要与课文中的插图相对应,学生就会一一匹配起来,留下鲜明的印象。为了让这些词和内心体验相连,还可以采用置换“语境”的形式来理解,如把“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和“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中的“睡觉”和“散步”交换一下,语境的转换会令学生注意到词语意义的细微不同,语言的感悟能力会得到加强和提高。
  三、 唤醒。一年级孩子的天真、率性和充满幻想需要我们的课堂情境予以唤醒。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营造,教师童心未泯的语言、美丽图片的展现、优美音乐的渲染都会成为滋润表达的催化剂。同时,诗歌的语言形式本身也构成了语言的召唤结构,“雨点落进××里,在××里××”这样的句式为学生的想象世界打开了窗口,他们所能够想象到的事物都可以编写成诗,带领着学生们读一读、评一评、赏一赏、背一背,一定会趣味盎然。
  
  (作者单位: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其他文献
IT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其如何促进企业绩效的全面提高引来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以前的研究中,虽然许多学者归纳出了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但是很少
中图分类号:G42  应试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反复强化积累的过程,如果基础教育完全是在这样的学习知识和记忆强化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度过,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能力就得不到激励和发展,特别是理科教学,机械的学习只能扼杀天才和智慧,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一、理科课程教学要把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  我国在教育领域从来就不缺乏竞争力,但“知识”重于“能力”的现象一直没有较大的改进,导致学生被考试牵着鼻子走,
物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中国物流业核心业务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1家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规
中图分类号:G623.31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因此,英语教学中重语法、轻实验、片面地强调读、写机械操练,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常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其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语言交流。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就来谈
中图分类号:G623.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愿意去学好数学。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初一学生翻  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學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攻夫,让学生在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是以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还有几乎每节都安排的小实验,即“想想做做”。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尤其是发挥想想做做的作用,可以使物理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物理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物理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新教育,以
如何运用好这本语文书,让它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载体呢?我努力让学生在语文书上留下学习的痕迹,让人人都会学语文,学好语文。  一、 让每个学生在语文书上留下预习的痕迹  苏教版小语教材在中年级明确指出“要学会预习”。学生要具有预习的技能,需要训练;学生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贵在坚持。所以,每逢新学期开始,我和学生总是一起讨论本学期预习的要求,让每个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程序。如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