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师范大学
  摘要: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有语用、语义、认知等几个方面(沈家煊),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主要是重新分析和语义的分化。
  关键词:老;动因;机制
  一、重新分析
  重新分析可以解释某些语法现象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理解起了变化,使同一语言形式产生两种不同的解释。在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与“老大/NP”结构的重新分析有关。同义复合形容词“老大”的出现是程度副词“老”语法化的关键。
  形容词“老”和“大”具有相近的语义基础,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复合成词,如: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唱歌行》)
  b.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白居易《感逝寄远》)
  c.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白居易《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例中“老”和“大”是实词,語法地位相等。语法功能较为丰富,可以做时间状语,如a;可以充当句子谓语,如b;可以做介词宾语,如c。在晚唐五代,宋时使用的更为频繁。甚至出现了“老老大大”的用法。不过是当时的俗语,义指年事已高。仍属实词。夸张强调的语气比“老大”明显。“老大”和“老老大大”在晚唐五代的语法功能进一步丰富,出现了做定语修饰名词中心与的用例。如:
  a.老宿云:“老大人住处也不识!” 师答曰:“我老大汉,不能礼拜”(南唐《祖堂集》)
  b.云居问约:“老老大大汉,何不觅个住处”(宋《景德传灯录》)
  上述例子中NP“汉”是有生命的人,“老”与“大”的语义指向均指向NP。即“老大”所修饰对象的语义必须是有生命的人。一旦NP为为生命语义特征的事物时,语义重心将偏向对所修饰对象语义要求更低的“大”。而“老”就面临失去与“大”相等语法地位,沦为“大”的修饰语。如:
  尖担儿两头脱,闪的我孤身三不归。空滴留下老大小荷包,猛杀了镣钉鍉底(无名氏《元曲选·宦门子弟错立身》)
  例句中“老大小”等于“老大”,“老大小”的表义重心在形容词“大”上,“老”此时起修饰限制偏义复合词“大小”的作用,语义不再指向中心语NP,因此此时“老大小/NP”→“老/大(小)/NP”。此时的语义为“偌大的,那么大的”。此时我们可以说程度副词“老”已经开始萌发。
  明以后,“老/大NP”格式得以巩固和发展,在NP之前出现了定语的,由“老/大NP” →“老/大(的)/NP”。如:
  a.放了他罢,也是老大的阴骘(《金瓶梅词话》)
  b.那晓得吴绰的斧子又厉害些,当头一劈,受了老大的亏苦,头脑子虽不曾破,却失了项下这一颗明珠,再也上天不得。(《警世通言》)
  例中是“老/大(的)/NP”,进一步确定了“老”对实义形容词“大”的修饰地位,“老”的语义为“很,非常,十分”。“老/大(的)/NP”结构中的NP范围扩大至数量名词组和时间词组。如:
  a.你若出关,也有老大一个罪名(《金瓶梅词话》)
  b.待了老大一会儿子才醒(《醒世姻缘转》)
  例子中“一个罪名”和“一会儿子”只能受到形容词“大”的限制,完全脱离了“老”的认知领域。也就是说“老/大(的)/NP”结构中“老”的语义指向“大”而不再指向NP了。近一步确定了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地位。
  二、语义的分化
  分化是指一些实词在其基本功能和基本意义仍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该词的某个义位通过词义的发展和引申,派生出一个或几个较为虚化的新义项,于是在此义位上,功能也发生了虚化。“老”的程度副词的用法是“老”的基本意义在发展过程中意义逐渐抽象泛化,分化为此的前缀,进而从形容词中分化出来形成词缀,而“老”的“时间久”这个义素,演绎出“变化过度”的语义特征,产生了副词“老”的用法。
  上文中我们知道,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来源于对“老大/NP”结构的重新分析。“老大”与“老”又进行了分化。“老大”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发展成为了程度副词。“老”和“老大”分化后,用法不同。“老”只用来修饰单音节的形容词(偶尔也可以修饰双音节的便宜形容词)。“老大”用来修饰双音节形容词和双、多音节的心理及行为动词及短语。如:
  a.有的不带钱在身边,老大懊恼(《拍案惊奇》)
  b.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西游记》)
  c.大圣怒道:“这泼毛神,老大无礼”(《西游记》)
  上例中分别修饰的是心理动词,行为动词及动宾短语。
  综上所述,本文尝试从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的角度浅析了汉字“老”的语法特点,阐明了作者本人对这一语法特点的见解,希望能够给语言文字学习者提供一个有趣的思考角度。
  参考文献:
  [1]马真.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J].汉语学习,1991(12).
  [2]鲍尔·J·霍伯尔,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著,梁银峰译.语法化学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3]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手术和传统人流手术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进行分组,研究组与对应
在的两个世界一文中,余英时提出了关于研究的两个范式--大观园中的干净世界与大观园外的肮脏世界.余英时认为,只要证明“宝玉园中生活是干净的”,那么也就证明了理想世界的纯
目的:观察肉桂、干姜、丁香、小茴香、胡椒和花椒等六种香辛料水提取物对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积极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再用总峰面积、Rib
1、特权赋予的使命rn中共吉东特委既特殊又特别,并非一般性的满洲省委直属的地区级党组织领导机构.众多史料表明,吉东特委独立开辟建立了共产国际--满洲省委--中共中央秘密交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内超声在复杂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复杂性多分支肛瘘管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内超声检查,并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对超声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为了探索练习系统的价值取向演变规律,本文选用《故都的秋》为个案,梳理近三十年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练习系统。发现练习系统在演变过程中呈现更具开放性,利于多维度的
人们常说:“桃三李四杏八年.”大意是:桃树栽三年可结桃子,李树栽四年可结李子,然而,栽杏树则要八年才能结杏子,这说明要吃到杏子则不是件易事.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日本经济的复苏,以及日本社会人口高龄化现象的严重.80年代以后,在日外国劳动者逛渐激增.而随着劳动者的激增也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以便发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词汇教学;词汇学习;语境材料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词汇教学的态度影响词汇教学。很多教师认为,词汇学习只需要学生勤查字典、课后多记单词就行。他们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种态度一则制约了词汇教学的开展,不能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给予指导,二则加大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学
目的:分析归纳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危险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总结对应的预防对策.方法:以我院体检中心2016年8月-2018年01月间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139例病人为主要对象,先探讨其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