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藏有恶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终其一生的目的就是让善占心灵的51%以上
  
  一个孩子,胆小怯懦。在他的童年里,他最害怕的是喜怒无常的父亲。每当父亲喝醉酒的时候,他就会和孩子的母亲争吵,甚至动武。父亲在家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没有人能阻止家庭战争。每当这时,孩子就会躲在角落默默地看着,瑟瑟发抖。
  孩子长大后,参了军。在部队,他不断得到升迁,最后成为一个国家的元首。
  他就是希特勒。
  美国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说,谁也无法十分精确地分析希特勒为什么会成为恶魔?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希特勒的家庭中,母亲非常喜欢他,但是母亲在家庭里没有权力。当他不断被父亲毒打时,母亲却没有去调停和保护他,而是仍旧依恋、尊崇和顺从丈夫,这也许让幼小的希特勒懂得了恃强凌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希特勒仇视犹太人也是在成长过程中萌生的,而激起他屠杀犹太人的一个根源,很有可能是一个名叫维特根斯坦的犹太男孩。
  当时,希特勒和维特根斯坦都在德国一个名叫林茨的地方读书,校方甚至还保留了一张照片。当时这两个都只有十四岁的孩子站在一起,希特勒表情孤独而阴郁,而维特根斯坦却热切地凝视着镜头。维特根斯坦是犹太人,个性独立,非常倨傲。这对希特勒来说,维特根斯坦的个性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在他的《我的奋斗》中,他多次提起在林茨的学习生活,言语中充满了对犹太学生的仇恨。
  而史学家认为,也许是维特根斯坦曾经“伤害”了希特勒,这才导致他后来对犹太人恨之入骨。当年埋下的对犹太人的仇恨一直无法消解。在他获得权力后。仇恨终于如决堤之水,令其犯下了屠杀犹太人的惨绝人寰的历史大案。
  屠杀没有让希特勒停止罪恶的行动,鲜血反而让他更加“兴奋”了,变得更加歇斯底里。
  斯坦利在美国对伊战中发生虐俘事件后,他进行了一个“服从权威试验”。这个试验也许可以解释希特勒的“疯狂”。
  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一名“权威者”命令手下对蒙面人进行电击,蒙面人发出了惨叫,当然,蒙面人身着绝缘服,“惨叫”声是由电脑控制并发出的。
  权威者要求施暴者增加电流强度,施暴者越来越兴奋,最后,他甚至不再按照权威者的指令,而是自动增加电流,电击蒙面人。工作人员不得不冲进去强行阻止。这个试验在美国广播公司播出后,令人震惊。
  斯坦利说,人人心中藏有“恶”,而可怕在于当我们知道心中有“恶”时,往往已无法去控制。所以,在施暴的那一刻,就应有人阻止并让他付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知道,后天的人性修为是形成人的道德主要途径,而内心的道德感是我们战胜一切恶的力量源泉,道德维系着人性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的品行,克制心中的恶念,紧跟道德的脚步,将世界推向更美好。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陈晓兰是一位医学专家。她入选“感动中国”人物的原因,是用半生的精力致力于“打假”。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历经艰难去打假?陈晓兰说:“我们不可能永远是专家、医生,可是,我们却早晚都会成为病人。”这是大实话,人人都懂,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到。  陈晓兰医生工作在上海一家医院理疗科。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方面的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二十多种,其中有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打假10年中,有人把
同学们:  今天之所以愿意来跟法学院的同学谈谈人文素养的必要,我来的原因很明白:你们将来很可能影响社会。但是昨天我听到另一个说法。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你确实应该去台大法学院讲人文素养,因为这个地方出产最多危害社会的人。”25年之后,当你们之中的诸君变成社会的领导人时,我才72岁,我还要被你们领导,受你们影响。所以“先下手为强”,今天先来影响你们。(笑声)人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习惯:在接电话前,猜一猜是谁打来的?美国作家鲁珀特·谢尔德雷克最近写了一本书,名叫《被凝视的感觉:大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以证明人们有一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心灵感应。   在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有58%的人声称有过心灵感应的体验。最近在英国和美国进行了一次随机入户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人有过心灵感应。   依照谢尔德雷克的观点,心灵感应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以思想
又一个天才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这个叫黄艺博的孩子,从两岁起就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时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已发表100多篇文章。今年,他12岁了,依然表现得很突出,并没有像天才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黄艺博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对于“民生”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自己,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声明“这些习惯和兴趣都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孩子的天性占了主动权”。   我不知
一位教授站在课堂上。面前是他的30名学分子化学的大学四年级学生。  “我在这学期担任了你们的导师,我知道你们为了这次考试付出了多么艰苦的努力,我很清楚你们为了得到高学分而承受的学习压力,也知道你们所有人都有能力理解考试的内容,所以,我准备给你们当中所有放弃参加这次终考的同学一个‘B’。  课堂上传来欢呼声。一些学生从椅子上跳起来感谢着教授的理解,然后走出了教室。教授看了看剩下的几名学生,继续说道:
在最近一次去毛伊岛的旅行中,我看到了一个女孩和她妈妈之间的争执。那天,一丝热带的微风轻轻吹来。大海是平静的。可在一瞬间,我餐桌旁边的一对母女却爆发了一场小风暴。在伸手拿相机的时候,母亲不小心碰倒了一杯冰水,而她的女儿却兴奋地尖叫起来,大概是觉得这次碰翻杯子的不是她。那位母亲显然有些尴尬,而就在她开始擦桌上的水时,那个小女孩开始用手愉快地玩着那摊水。母亲喝斥着让她停止,并把她的双手放下去按在了她身体
小新是数学系里最早开始找工作的人之一。他从暑假前已经开始到处找关系实习了,先是争取到了在证券公司的实习机会,又早早地在7月份拍完了免冠及展现个人风采的照片,随后又写出了自己的中英文简历。这些准备工作使得小新在求职的狙击战中,一路胜出。  小新的狙击面非常广泛,从广告、营销到审计、管理咨询、期货证券,面面俱到。为此,小新制作了两份简历,一份是用于广告、营销方面求职的,突出的是自己的兴趣,包括自己在大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个26岁的青年被压在废墟下三天三夜。当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他坚定地说:“我必须要活下去,因为还有很多我爱的人在等我。”然而,当救援人员费尽周折把他救出来时,他却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救援人员拼命喊他:“你这个傻子,你都挺了三天三夜,这会儿还挺不住吗?你的老婆还在等着你。” 他最终没能再睁开双眼……  这段救援过程被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节目组全程记录下来,取名《陈坚的最后
他有着一双颇为精致的手,尤其是指甲,修剪得是那样整齐,那样均匀,那效果绝不是你用一把普通的剪刀三五分钟能修剪得出来的。  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曾问他:“你是天生就有这么一双好手吗?”他说:“不是的,我的这双手是护理出来的。”又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护理出这样一双好手来的呢?”他便大谈起自己的护手经验来,他把护理的过程概括为三个“五分钟”:每天早晨起床后用温水浸泡双手五分钟;然后再剪掉多余的指甲和皮屑并
1932年秋天的杭州城,桂香比往年更浓郁,风乍起,漫天桂雨,金黄的,银白的,似一群精灵在舞蹈,钱塘秋色,总让人沉醉低回。之江大学文学系新生宋清如,带着梦想成真的欢喜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香风馥雨里。学校诗社迎新晚会上,喜爱写诗的宋清如,与四年级学兄、才子朱生豪,相遇了。  常熟虞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宋清如聪颖秀丽、清新脱俗,又特立独行的气质,让她与众不同,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