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入、国际人才流动与国际创业——基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优化创新资源投入以确保国际创业成功一直是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创业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协同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选取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的2014—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创新投入、国际人才流动及国际创业绩效的内在机理.主要结论是:研发人才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正向相关;跨国人才流入对于研发资金投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于研发人才投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不具有调节作用;国际人才回流显著正向调节研发人才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的正向关系,对于研发资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不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国际人才流动背景下从创新投入环节探寻提升国际创业绩效的路径具有一定启示.
其他文献
创新政策是直接和间接创新政策的综合,对其进行测度并比较它们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关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将创新技术进步导入知识生产函数,剔除全要素生产率包含的技术进步因素,此时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表示创新政策;将创新政策数据标准化后再减去直接创新政策就得到间接创新政策,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政策测度方法;在分析直接创新政策与间接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面板门槛、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创新政策的绩效及诸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创新政策测度模型总体有效;间接创新政策的绩效超过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目的性、整体性、动态相关性、涌现性与开放性等系统特征出发,梳理美国及日本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探析政府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表明,政府作用不仅在于修复失灵,更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领航人,政府的主导与能动作用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制定创新战略,指引创新方向;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夯实创新基础设施;激励创新主体,唤醒创新活力;协调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资助重点领域创新,促进多元创新涌现;推进开放创新,引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
研发投入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基础,但研发投入具有高成本、高风险和高复杂性特征,因此企业的研发决策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微观、中观和宏观多层次6个影响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及多元路径,研究发现5条不同的路径有助于激励企业高研发投入,这5条路径可以归纳为创新资金驱动、外部环境驱动和多资源驱动.综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视角考虑多因素联合作用对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全面把握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而且回答了不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经济催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企业网络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本文以数字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网络为对象,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315家数字化转型不同时期的企业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探索“数字化赋能-网络能力和网络权力-企业间合作行为”的融合路径.结果表明,数字化赋能深化企业间合作行为,同时随着赋能程度加深,企业网络权力和网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企业间合作,网络权力和网络能力部分中介于数字化赋能与企业间合作行为.本文探索企业网络与数字经济的融合路径,深化数字化赋能企业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