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Si7-m(m≤6)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NamSi7-m(m≤6)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4时,团簇的稳定结构倾向于Na原子附着在带负电的Si7-m结构的不同位置上,Na原子成分较多时(m≥4)混合团簇的稳定几何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团簇中Nam的结构与单一的Nam团簇的稳定结构不同;自然电荷布居分析表明,电荷从Na原子转移到Si原子;随着Na原子成分的增加,团簇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且团簇的稳定性也随之减弱;随着m的增加能隙出现振荡,其中Na5S
其他文献
激光烧蚀-分子束(LA-MB)法是研究金属离子与分子团簇反应的有效方法.在气相条件下,用飞行时间质谱观测到激光烧蚀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柬超声膨胀产生的甲醇团簇碰撞反应生成的(CH
利用激光烧蚀.分子束法(LA-MB)对激光烧蚀金属铝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超声膨胀产生的(CH3OH)n团簇在气相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烧蚀激光相对于脉冲分子束之间的延时不同,
用紧束缚近似线性Muffin-tin轨道的方法计算了稀磁半导体(In1-xMnx)As(x=1/2,1/4和1/8)的晶格常数,磁性和电子结构.给出了Mn掺杂浓度的变化对(In1-xMnx)As的晶格常数,磁性和电子结构的影响
2009年是集团公司把握“四个统筹”“推动三大发展”,向“双三千万吨“目标冲刺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厂产值再创新高的重要一年,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结合屯兰矿“2.22”特大瓦斯爆炸
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不均匀外场中氢负离子的光剥离。模拟结果显示出电场的不均匀抑制了光剥离截面和相应调制函数的振荡。光剥离截面的高能部分比阈值附近部分对电场的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