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7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被放到了首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动作的发展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此,我园在教育活动中,重视幼儿在动手方面的操作和练习。开展以“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活动,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在操作中提高兴趣,促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
  实施过程中,以“区角活动”为平台、以“教学活动”为依托、以“亲子活动”为载体,从孩子的特点出发,采用“分层训练”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幼儿双手共同参与的兴趣和习惯
  1.以区角活动为平台,开展一系列左右手共同参与的活动,更好地提高孩子双手参与的兴趣,养成喜欢双手并用的习惯。
  (1)在生活区,首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游戏材料,让孩子“夹夹子”、“扣纽扣”、“匹配”、“装饰”……,吸引孩子们操作、摆弄,使其在玩中更好地训练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生活区为孩子创设一些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情景:如让孩子收拾整理物品、玩具;让孩子们借用橡皮泥的可塑性、柔软性,尽情地自我发挥,训练双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与家长达成共识,有意识培养孩子在家用双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手部小肌肉群,提高双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体能区。实验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一般的体能活动中习惯用右手,往往忽视左手动作的训练。而科学验证指出:多做一些左侧肢体的活动,能有利于激发右脑。于是,我们在“体能区”,设置了几个醒目的大字“瞧,我多能干”、“我会用左手,你行吗?”、“让我们来学学用左右手轮换拍球吧!”鼓励孩子参与活动,创设“双手扔沙包”、“跳高触物”、“拣弹子”、“玩游戏棒”等活动情景,让孩子们在扔、跳、夹、抽、取、拔等动作中提高协调能力,养成双手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3)美工区。人们常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美工区”里让孩子们运用“折、剪、撕、贴、搓、团”等方式开展活动,启发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辫小辫、编拖鞋、折小花、搭高楼、捏娃娃……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创作的。
  (4)探索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因为好奇,孩子们都喜欢自己去动手,在做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因此探索区便也成了孩子们向往的区角。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斜板拉车”的秘密;发现了“冰激凌“漏斗的妙用;看到了沉浮现象;观察并记录了向下落的物体;感知了摸不着、看不见的空气……孩子们尽情地操作、尝试,不断地有新发现,学习兴趣愈来愈浓。在这种探索学习中,孩子们的双手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双手的协作能力。
  因此,当孩子在各个区域活动时,老师应该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做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使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2.开展以手指操为教学内容的特色教学。幼儿手指操,来源于幼儿生活,通过不断的做手指活动,使得大脑、眼、手、嘴部位同时协调运动和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系列左右手共同参与的“亲子同乐”活动。家长对“双手灵活性、协调性实验”越来越重视,不仅能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活动,还能在家里开展了系列活動。如“我和爸爸赛一赛”活动,亲子比赛“左右手抛接球”、“左右手画画”、“左右手拍球”、“左右手穿线”……整个过程在锻炼双手的同时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孩子在家也渐渐养成了使用双手从事简单劳动的习惯,这更为提高孩子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亲子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每月我园都要组织家长参与以动手操作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在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中,不仅让家长了解到我们的教育目标,还促进幼儿更加有兴趣的参与到动手操作的各项活动中去。
  二、分层练习,提高幼儿双手的灵活性
  经过操作训练发现:孩子们双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有些孩子灵活性、协调性较强;有些孩子则显得比较弱。针对这一状况,我们采用了分层练习,尽可能满足孩子各自的需求,使每个孩子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以促进自身双手灵活和协调发展。
  1.双手并用。
  “双手画画”对孩子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们分别从绘画题材、绘画形式上分层要求。鼓励孩子量力而行但要多尝试,有的用棉签画小鸡;有的用水粉画房子;有的则自己进行创作。在这样的分层次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成功,而且也更好地促进了双手的协调性发展。尽管孩子们的作品并不太完美,但他们都从中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满足感。
  2.“双手建构”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建构区”,我们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提供不同的积塑,并提出了分层次要求,分别从积塑的形状、大小出发,让孩子各自选择难、易不同的区域,进行拼搭。双手较灵活、协调的孩子,能左右手同时“开工”,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出既对称又富有创意的作品“城堡”。双手灵活性、协调性较弱的孩子则是左右手交替使用,较缓慢地进行建构。尽管每个孩子的表现不一样,但他们都能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种分层训练,也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双手的灵活性发展。
  通过有计划的实施实验,幼儿双手的灵活性明显提高,操作的能力和协调性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知识,比单纯地听老师说教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由此可见,操作活动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幼儿双手灵活性、协调性的实验,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更要通过孩子参与、体验而逐渐形成;还要利用家庭资源,促进家园共育,为孩子双手的锻炼提供更多的契机和保障。今后,教师不仅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捕捉各种契机,还要注重强化训练和个别指导。我们将采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创造相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
其他文献
系统地研究了乳液型有机硅防水剂和粉体型有机硅防水剂对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型有机硅防水剂更有利于提高砂浆的防水性能,当其掺量为1.6%
对《西游记》文本意蕴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小说的世界观做为切入口,分析其玩世精神及以"任性纵情、自由自在"为目标的幸福观,以期对解读该书丰富的文化底
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涉及到用格致之学包含的科学精神实现天人合一;用纲纪学说包含的人文精神解决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用修养学说包含的宗教精神解决肉体与精神的关系。
活动与探索题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迈进中考试卷的。活动与探索题在题干和问题的设置上和观察与思考题相近,但活动与探究题重在要求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即它是以活动
蒋介石的军事教育思想来源十分复杂。他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古代治军思想成为其日后从事军事教育的底蕴;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信奉者,蒋介石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就需要注重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忽略了口语交际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没有将语文知识变成自身的素养。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希望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美学底蕴深厚,"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老子的道家思想到孔孟的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的主张占审美哲学的主导地位。中国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