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别样家教,成就14岁“拉面小厨神”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美国一名家喻户晓的少年,凭借着一碗拉面,被誉为美国华裔“拉面小厨神”。
  他就是来自纽约的14岁华裔男生乔希·赖斯纳。他曾因在电视节目“小小厨神”中进入8强一炮而红。尽管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但他可爱、认真的模样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在社交软件照片墙上也吸引了近6万名粉丝追随。2018年,他进入韩裔名厨大卫·张的百福餐厅担任帮厨。
  当有记者问他成功的原因时,他满怀感激地说:“是父母的别样家教,激励我成才。”
本文主人公(前)

挖掘天赋,对烹饪有了浓厚兴趣


  今年14岁的乔希·赖斯纳出生于美国,从小就是个超级“吃货”。
  他的外公外婆是美籍华人。外公是一个美食发烧友,年轻时就喜欢烹制各种美食,如今92岁的他还在乐呵呵地给全家人下厨。乔希特别喜欢外公做的海南鸡,喷香扑鼻、肥而不腻。
  乔希的父母是大学同学,他们有乔希和乔希妹妹两个孩子。他们对两个孩子的家教观念是:去发现孩子的潜在天赋。他们发现乔希爱玩,尤其爱吃美食。因此,夫妻二人工作之余,就带着兄妹俩到处品尝特色美食。一次,父母带乔希去澳洲旅游,当地有一道美食叫袋鼠肉。当爸爸向乔希介绍,这道菜是用袋鼠的肉烹制而成时,小乔希感到很好奇,同时又有些害怕:“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不敢吃。”爸爸鼓励他:“儿子,你尝尝,这道菜特别美味。”小乔希这才鼓起勇气品尝。
  这件小事让父母觉得,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对各种事物的探索习惯,不要因为害怕就这也不能去做,那也不能去做,那样会让孩子有胆怯和懦弱的心理。
  尝遍各式各样的食材,访遍形形色色的饭店,美味的食物刺激着乔希的味蕾,也唤起他对这些食物诞生过程的好奇。
  乔希3岁时一天,妈妈在厨房烹制一道好吃的蒜蓉基围虾。刚刚起床的乔希闻到美食的香气,跑到厨房,聚精会神地看妈妈做菜。妈妈害怕油烟会熏着他,就说:“儿子,你赶紧出去,这里油烟大,等菜做好了,我叫你。”可小乔希直摇头:“不,妈妈,我想看你怎么做菜。”见他那股认真劲儿,妈妈觉得很好笑。她想,小家伙既然想看,那就让他看吧。从此,乔希一有空就会到厨房看家人做菜,有时还自告奋勇帮助择菜,洗菜。
  妈妈见儿子这么喜欢做菜,便给他报了个儿童烹饪班。乔希得知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当时也没意识到,儿子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就在那时候发生了。
  当时,乔希的爸爸同时给他报了一个少年棒球班。一时间,乔希陷入两难,该去上哪个呢?父母尊重他的选择,让他自己拿主意。他想了一会儿,便做出决定:“妈妈,我还是去儿童烹饪班。我是喜欢棒球運动,但是拿球棒,不如拿擀面杖的手感好!”
  在儿童烹饪班里,乔希是学习最认真的孩子。他的个头还没有灶台高,但围上大人的围裙,学得有模有样。烹饪老师夸奖他:“乔希是我见过的最喜欢烹饪的孩子,而且很有烹饪天赋,这个孩子未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
  启发鼓励,激起他前进的斗志
  随着厨艺越来越棒,乔希渐渐接管了家里的厨房。他7岁时能熟练搞定墨西哥玉米卷和汤,同时有了自己第一把6英寸的主厨刀。乔希8岁那年的感恩节,家里做火鸡的重任就交给了他。至今,他仍坚持每周为全家人做两次晚餐。“他决定家里的购物清单,决定冰箱里放什么,决定晚上吃什么。”妈妈欣慰地说。
  乔希很独立,有荣誉感,但遇到困难时,会缺乏耐心。父母觉得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启发和鼓励更是必不可少。
  一次,乔希在家中尝试做一道新菜,怎么都做不好,他有些沮丧,对妈妈说:“我不想做了。”妈妈鼓励他:“做任何一件事都会遇到困难,要想战胜困难,就要反复练习。妈妈相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乔希听了妈妈的话,又来劲了,对烹饪也越来越兴趣。
  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小乔希声名鹊起。2015年,他在培训班老师的推荐下,报名参加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的“小小厨神”真人秀节目。
  乔希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站在一群男孩中间,他显得格外瘦弱,但他没有一点拘束,表现得很活跃。别看他年纪小,面对年龄比他大、比他学艺时间长的孩子,他没有丝毫胆怯,反而冷静异常,做菜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乔希顺利进入8强。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认真做菜的模样让观众直呼“太萌了”!锅柄太烫,他就用毛巾裹起来;平底锅太重,那就两只手举着。每一种食材他都认真对待,鸭肉用力剁,橙子用力挤,为了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他累得气喘吁吁。
  在乔希的巧手加工下,一道卖相极佳的咖喱味香橙烤鸭出炉了。鸭肉与米饭斜着摆放,橙汁平整地挤满了盘子,空气中飘着特别的香味。巧妙的构图与有趣的色彩搭配,充分体现了乔希的天赋。
  乔希带着微笑认真介绍这道菜:“这道菜名叫咖喱味香橙烤鸭,主料有鸭子和香橙,颜色金黄,外酥里嫩,味道好极了……”他可爱而又逗趣的模样让评委和现场观众频频鼓掌。评委们品尝了他做的这道菜后给予了好评:“橙汁清新自然,浑然天成,技术很到位。”接着,评委话锋一转,“但是作为主体的鸭肉却略微有点老,影响口感。”
  小乔希听完略显失望,头低了下去。宣布比赛结果时,整个世界仿佛突然寂静。小乔希眼中闪烁着点点泪光,内心十分紧张。结果,他被淘汰了,难过的眼泪差一点就从他的眼眶里流了出来。
  评委老师说,乔希的烹饪天赋不逊色于在场的任何一位,只是他还没有理解烹饪对于他的意义。比如:在关于未来构想的环节,其他孩子很直观地表达了自己对烹饪的热爱。他们举着小提板,意气飞扬地对着镜头,说着未来餐厅的店名、设计、灯光摆设,甚至连开业时间,他们在心里都有一个计划。而10岁的乔希呢?他画了自己一手捧奖杯一手拿奖金的画面,而餐馆只是在旁边简单地勾划,连名字都取得十分随意。也许因为是偶然报名,他只当是来体验的,能否赢得奖金并没有在意。可是,这个10岁的孩子能否承受比赛的失利呢?

独立人格,做一名优秀“拉面小厨神”


  在家庭教育中,乔希的父母觉得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非常重要。他们教导儿子,凡事要有主见,用大脑来判断是非,不能人云亦云。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是着重培养他“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
  当比赛失利的乔希跟着父母回到家中,难过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涌了出来。他哽咽着对爸爸说:“爸爸,我以后再也不想做“厨神”了,更不想去参加厨艺比赛了。现在我非常难过!”爸爸怜爱地摸摸他的头,鼓励他:“儿子,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觉得这次比赛你表现得很不错,虽然有遗憾,但通过努力学艺,以后你一定能成功的!”
  在父母的鼓励下,乔希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难道自己真的不想再拿厨刀了吗?五彩的食材、奇妙的化学反应、热气腾腾的香味,自己真的能无动于衷吗?不,他不能。走出比赛失利的阴霾后,乔希更加认清了烹饪对于他的重要性:“厨师会是我向往的职业。”
  家人从未放弃过对乔希的支持。对乔希而言,妈妈是最好的老师,带他进入烹饪的大门;而爸爸则是很有智慧的那个人,总能帮他解决掉成长路上的困惑;而可爱的妹妹,一直都陪在他身边,他们一起吃美食,一起剪短发,一起成长……
  乔希坚信自己的目标,开始在课余时间坚持实习,以磨砺自己的厨艺。其中经历了不少艰辛,切过手,磕过头,烫伤过,但他没有叫过一声苦。从著名烹饪学校布鲁克林厨房,再到纽约、迈阿密、夏威夷的葡萄酒与美食节,到处都有小乔希的身影。
  一次,乔希和父母去日本旅游。尝遍日本众多美味之后,没想到一家拉面店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从此,他迷上了吃拉面,在日本逗留的短短3周里,吃了30多碗拉面。爸爸打趣他:“儿子,你要把自己变成拉面小王子吗?你吃这么多拉面还吃不够吗?”乔希一本正经地说:“吃不够,真的吃不够,我想吃一辈子拉面。”
  原来他觉得与众多精致华美的菜式相比,拉面显得平淡無奇,可是能把平凡的食材做出不平凡的滋味,让他感到热血沸腾。他在网络交际平台上,把自己与拉面在一起的时间亲切地形容为“最美好的时光”。
  回到纽约,乔希念念不忘拉面,于是他一边用心琢磨,一边和拉面师傅学习,交流,并开始尝试制作拉面。
  但是,要想制作好拉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细嫩的手指需要不断揉搓面条,还要花几个小时耐心煮一锅味道新鲜的好汤,在清爽的面条中加入上好的鸡肉。一碗热气腾腾的骨汤拉面便呈现在他手中。
  由他精心制作的拉面在餐厅一经推出,许多人都慕名前来,餐厅里满是拉面扑鼻的香味。做完拉面的乔希,在围裙上擦一下手,便开始托着下巴,看着正在享用美食的客人。看到客人吃得很开心,他露出了害羞的笑容。
  2018年2月,乔希成功申请到大卫·张经营的百福餐厅的帮厨职位。在兼顾学业的同时,他还需要抽出时间去店里上班。虽然很忙碌,但他感到很快乐。在帮厨的过程中,原来只会埋头烹饪的乔希学会了观察,学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面条怎么揉能更有嚼劲?骨汤怎么煮能更加入味?香料怎么搭配能更加美味?一碗小拉面里,藏着大学问。
  乔希想要改变做拉面的理念。就算被拉面主厨盛赞,他也只会谦虚一笑。“小小厨神”时的失败,反而让乔希真正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做出满意的拉面,他会拍张照,传上网络与粉丝分享。渐渐地,乔希成为远近闻名的“拉面小厨神”。
  尽管在社交平台上他已经拥有将近6万名粉丝,乔希仍笑着说,没觉得自己火了,心态仍跟只有几千名粉丝的时候一样——乐观、谦虚。他说:“我只想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学好拉面技艺,做一名客人喜欢的拉面师傅。”
  乔希对未来已经有了打算:“希望有一天,我能拥有自己的餐厅。希望每个在那里工作的人都能开心地工作,开心地下班回家。”
  一个14岁的少年,有如此美好的梦想,让人不得不钦佩。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以之为方向并为之努力,这才是成长最好的方式,也是父母给予他的别样教育。就像乔希妈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埋藏在砂砾里的珍珠。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引导,珍珠终将会显露出耀眼的光芒。”
其他文献
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女德,去掉了儒雅的外衣,就只能剩下,对传统价值观的曲解和误读。  丁璇的讲座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后,九江某学院宣传部发表声明称,网上发布的内容,是对丁璇老师讲座的断章取义,网上曝出的部分图片,也并非当天的讲座内容,“当天的讲座并没有任何不妥言论。”  与此同时,很多媒体也开始发声。  《中国妇女报》刊文《某些人宣扬的所谓“女德”,已经触碰性别平等的文明底线》,文章中对丁璇的“女德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和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并调动学生
有一年夏天,我到苏格兰西北海滨一个叫做爱约夏的地方去游历。那一带地方风景仿佛像日本内海,却更曲折多变化。海湾伸入群山间成为无数绿水映着青山的湖。湖和山都老是那样恬静幽闲而且带着荒凉景象,几里路中不容易碰见一个村落,处处都是山、谷、树林和草坪。走到一个湖滨,我突然看见人山人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深蓝大红衣服的、褴褛蹒跚的、蠕蠕蠢动,闹得喧天震地:原来那是一个有名的浴场。那是星期天,人们在城市
《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政社分开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依章自治的理念,社会组织定位更加明确,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依赖政府向通过政府鼓励和扶持而走向独立自主的社会化发展方向转变。  一、新条例体现了社会组织依法自治、依章自治的理念  (一)新条例中强调了政社分开,加重了对社会组织独立性的保障  
文章通过对国际、国内包装机械工业形势及国际、国内包装机械工业标准化现状分析,阐述了瑞安市在取得了"全国包装机械城"金名片的情况下,建立包装机械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2015年11月27日,北京盛基艺术学校支教老师张家振,获得2015榜样大典时尚TOP公益人物奖。盛基艺术学校“武艺班”的学生,都是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孤儿,他们性格内向,张家振仅用1年多的时间,将他们带上了国人瞩目的大舞台,获得“出彩中国人”决赛亚军。学生们为了留住他,甚至还做了一回红娘,让学校的副校长张芫嫁给他……    武艺演员来校支教,学生追星到他房间  2012年12月的一天,张家振和朋友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说,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