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增长,但人体肾脏功能并没有跟上人体寿命增长的速度,这便导致各种肾脏疾病成为当前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症,而慢性肾衰竭便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将主要探讨血液透析频率差别对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状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对东我国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延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人体肾脏功能的进化并没有跟上人体寿命延长的步调,其典型现象便是终末期肾脏发病率明显增高。慢性肾衰竭已经成为当前困扰一种常见病,并由此导致很严重的公共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慢性肾衰竭由于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所以不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终末期肾脏病当前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分别是肾脏移植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和腹膜透析治疗。在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治疗中,由于肾源受到限制,腹膜透析开展又不广泛,所以血液透析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血液透析在我国治疗终末期肾脏病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减缓患者的病症痛苦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血液透析仍然是一种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的治疗方法,并且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文以吉林省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和总结研究不同透析频率对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1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吉林省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6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8岁-73岁之间,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为了使得研究更具普遍性,本次入选的患者对象均排除了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在具体血液透析治疗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周透析3次,共有23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第二组每周透析2次,共有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第三组每周透析1次,共有2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透析后主要检测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残余肾功能、并发症、一室尿素清除指数、微炎症状态五项数据指标。其中营养状况指标是指三组患者在进行不同频率的血液透析后身体营养状况差异,包括身高、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等参数的变化。残余肾功能是用于检测透析后患者肾功能的状况,本次检测用残余肾尿素清除率和残余肾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来表示。并发症则是记录在三组不同频率的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所发生的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等的并发症的例数。一室尿素清除指数是指用一室尿素模型,检测测定尿素清除比率。微炎症状态则是检测由于血液透析而导致的例如咳嗽、腹泻等在内的非临床炎症反应。
2 研究的结论
在研究期间,对于三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之后对于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2.1 透析频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有着严重的影响。对取得的三组患者对象的营养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第一组营养状况最好,第三组营养状况则最差。这说明每周3次进行透析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要好于每周2次和每周1次的透析患者。透析频率越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则越好。
2.2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残余功能下降程度越快。在本次检测数据中显示,每周进行3次透析患者一年后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为62.3%;每周进行2次透析患者1年后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为54.8%;每周进行1次透析患者1年后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为43.5%。由此可见,频繁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快速下降。
2.3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反而越低。本次检测以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为例发现在高血压、尿毒症脑病、透析并发症、感染、心脏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中,每周进行1次的透析患者发病率最高。其中每周进行1次的透析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大93.6%,其他病症的发病率也高于另外两组患者。而每周进行3次的透析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病率上则低于另外两组。
2.4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微炎症的指标越低。本次检测发现,每周3次的透析患者的微炎症指标低于另外两组。这说明透析频率越高,患者患微炎症的可能性越高。
2.5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低。本次研究检测发现,每周1次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另外两组。本次研究共死亡9例,其中第三组死亡5例,死亡率最高。这说明透析仍然是当前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透析频率的差异确实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透析频度越高,患者的综合营养状况越好,而患者的营养状况又于患者的并发症、微炎症状态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过于频繁的透析会对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但从本次检测研究中发现,即使每周1次的透析也会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生存状况,建议对于每周1次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该适当增加透析频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其并发症和微炎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苗华,朱竹先,崔美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5,4(7).
[2] 周办伦,彭立人.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5,4(6).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延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人体肾脏功能的进化并没有跟上人体寿命延长的步调,其典型现象便是终末期肾脏发病率明显增高。慢性肾衰竭已经成为当前困扰一种常见病,并由此导致很严重的公共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慢性肾衰竭由于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所以不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终末期肾脏病当前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分别是肾脏移植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和腹膜透析治疗。在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治疗中,由于肾源受到限制,腹膜透析开展又不广泛,所以血液透析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血液透析在我国治疗终末期肾脏病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减缓患者的病症痛苦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血液透析仍然是一种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的治疗方法,并且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文以吉林省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和总结研究不同透析频率对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1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吉林省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6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8岁-73岁之间,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为了使得研究更具普遍性,本次入选的患者对象均排除了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在具体血液透析治疗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周透析3次,共有23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第二组每周透析2次,共有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第三组每周透析1次,共有2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透析后主要检测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残余肾功能、并发症、一室尿素清除指数、微炎症状态五项数据指标。其中营养状况指标是指三组患者在进行不同频率的血液透析后身体营养状况差异,包括身高、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等参数的变化。残余肾功能是用于检测透析后患者肾功能的状况,本次检测用残余肾尿素清除率和残余肾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来表示。并发症则是记录在三组不同频率的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所发生的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等的并发症的例数。一室尿素清除指数是指用一室尿素模型,检测测定尿素清除比率。微炎症状态则是检测由于血液透析而导致的例如咳嗽、腹泻等在内的非临床炎症反应。
2 研究的结论
在研究期间,对于三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之后对于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2.1 透析频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有着严重的影响。对取得的三组患者对象的营养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第一组营养状况最好,第三组营养状况则最差。这说明每周3次进行透析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要好于每周2次和每周1次的透析患者。透析频率越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则越好。
2.2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残余功能下降程度越快。在本次检测数据中显示,每周进行3次透析患者一年后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为62.3%;每周进行2次透析患者1年后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为54.8%;每周进行1次透析患者1年后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为43.5%。由此可见,频繁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快速下降。
2.3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反而越低。本次检测以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为例发现在高血压、尿毒症脑病、透析并发症、感染、心脏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中,每周进行1次的透析患者发病率最高。其中每周进行1次的透析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大93.6%,其他病症的发病率也高于另外两组患者。而每周进行3次的透析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病率上则低于另外两组。
2.4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微炎症的指标越低。本次检测发现,每周3次的透析患者的微炎症指标低于另外两组。这说明透析频率越高,患者患微炎症的可能性越高。
2.5 透析频率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低。本次研究检测发现,每周1次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另外两组。本次研究共死亡9例,其中第三组死亡5例,死亡率最高。这说明透析仍然是当前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透析频率的差异确实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透析频度越高,患者的综合营养状况越好,而患者的营养状况又于患者的并发症、微炎症状态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过于频繁的透析会对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但从本次检测研究中发现,即使每周1次的透析也会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生存状况,建议对于每周1次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该适当增加透析频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其并发症和微炎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苗华,朱竹先,崔美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5,4(7).
[2] 周办伦,彭立人.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