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单株穗数响应氮胁迫遗传位点挖掘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株穗数(Spike number per plant,SNPP)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单位面积穗数直接相关且对氮素极其敏感.为了鉴定单株穗数耐低氮胁迫的遗传位点,促进氮高效或耐低氮的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本研究利用黄淮北片冬麦区132份小麦品种(系)在高、低氮水平共8个环境下的单株穗数及单株穗数耐低氮胁迫系数,结合Affymetrix Wheat 55K SNP芯片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共检测到4个位点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与单株穗数显著关联,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0.20%~17.5%;3个位点在2个环境中与单株穗数耐低氮胁迫系数显著关联,可解释11.4%~16.3%表型贡献率.显著关联位点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及分布频率表明,加强AX-108733649-2B、AX-108889870-4A、AX-111667100-5B和AX-111039914-7D位点的选择,对小麦氮高效品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收集和田市已有75个钻孔数据,统计各个钻孔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并确定覆盖层厚度,建立钻孔信息数据库,以此构建地统计分析的样本。在研究样本数据分布规律、统计数据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算法,计算未知点的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值,从而得到其空间分布结果,该结果以栅格数据模型表示。最后通过对比测试样本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和田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空间分布栅格数据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其沉积分
前人研究1985年8月23日乌恰M_S7.4地震在卡兹克阿尔特断层上破裂了15 km,本次研究确定该地震在乌恰盆地南缘断层上也破裂了24 km,最终确定本次地震总破裂长度为39 km。实测乌恰盆地南缘断层地表破裂带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2 m,最小垂直位移量仅0.2 m,平均垂直位移量0.55~0.64 m,这些断层陡坎只是在地表呈现轻微的隆起,肉眼通常难以识别,因此也是震后未能及时发现的重要原因。
将布置在南天山地区的71个强震动台站从2007~2018年记录到的732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按照不同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分组,对加速度水平向分量和垂直向分量的加速度峰值(PGA)和放大倍数谱(β谱)及其特征周期(T_s)和持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三分量PGA随震中距的变化规律符合已有的衰减关系。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特殊的地壳构造会影响同类震级和场地条件下的PGA大小。场地条件对水平向不同
煤炭分质利用是契合其高效、清洁与绿色发展趋势的必然途径,而了解煤的基本化学组成与关键工艺性质是实现煤炭资源分级分质利用的基础.陕西神府南部矿区煤炭储量丰富,是西部
豫北焦作地区本溪组富铝含铁的黏土-铝土岩(矿)广泛分布,其中普遍伴生锂元素,为典型的沉积型锂矿床.为探讨锂元素分布和富集特征以及与主量元素的关系,对本溪组地层层序及沉
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高度保守的低分子量蛋白,具有维持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等多种功能.核氧还蛋白(nucleoredoxin,NRX)是TRX超家族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