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复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复习是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围绕具有联系的复习主题,经历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批判性地抓住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将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结构相融合,形成自己结构化的“数学模型”,从而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复习方式。深度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重视学生对复习内容问题的解决与反思,加深对学习内容深层次的数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深度复习 结构化 项目化 多元化
  “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一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直观地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掌握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来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深度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让立体图形的计算连成线、织成网、形成块,形成学生自己理解的“数学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形成數学素养。
  一、整理结构化,发展数学思维
  深度复习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归类和整理,构建知识之间的认知网络,抓住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让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化是指将平时学习或复习中日渐积累起来的知识,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予以归类梳理,使之条理化,形成认知模型。在本节课的复习中,教师有效引领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回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复习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整理,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式把所学知识简洁形象地表现出来,初步形成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再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修改、补充与调整,最终以表状或树状或网状的方式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形成对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内容的整体性的“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
  1.自主整理,展示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这几位同学的。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整理了什么内容?
  
  生1: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整理了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生2:列表整理,用字母表示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生3: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了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这些方法你比较欣赏哪一种?
  2.全班交流,构建网络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了整理,很多同学比较喜欢表格的方式,钱老师也借助表格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表面积?计算表面积要用什么单位?什么是体积?计算体积要用什么单位?容积呢?
  (2)这里都是求表面积,为什么计算公式不一样呢?能具体说一说吗?
  (3)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请大家结合展开图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小结:你真了不起,发现了侧面积、表面积之间的联系,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乘高求出侧面积,再加上两个底面积。在算法上它们是相通的。
  (4)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请你选择一个在小组里说说,并想一想这些体积公式可以怎么分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5)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可以怎么分类?
  (6)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平面图形运动到立体图形的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在数学上叫作直柱体。它们的体积你会算吗?
  生:它们都可以用底面积×高算体积。
  (7)这些体积公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师:长方体是基础,由长方体的体积推出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通过圆柱的体积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进行研究,转化的策略在数学王国里真是一个得力的小助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经常加以运用。
  以上“知识梳理,构建网络”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整理复习的能力,课始便让学生展示交流课前的“预习成果”,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利用学生喜欢的表格整理,将知识串成线,构建了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温故”的过程中“知新”——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统一算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促进了学生向更深处复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应用项目化,加深数学理解
  通过学生深度学习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巩固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化学习是指教师围绕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发掘真实的生活问题,设计一个有价值的完整的数学情境系列活动,通过合作共探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复习中,教师根据复习内容,梳理、整合,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项目化的应用练习,让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探究、动口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复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解决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了下面的物体,你想求什么?请听活动要求。(播放录音)
  活动要求:①每组选定一个物体进行研究。
  ②想一想:我能解决这个物体的什么问题?组长记录。
  ③算一算: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解决问题,组长搜集。
  ④说一说: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钱老师邀请了这些组长来交流,其他同学做好小评委。
  生1:我们小组研究了游泳池,可以求贴瓷砖的面积,上面没有,只要求5个面的面积,是2140平方米。   师:小评委们,对吗?继续。
  生2:還可以求游泳池的容积,20×50×2=2000立方米;还可以求水的体积:20×50×1.5=1500立方米。
  师:研究了游泳池的,都请举手,都正确吗?关于游泳池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3:我求了游泳池的底面积,50×20=1000平方米。
  生4:我们小组研究了茶叶罐。求了茶叶罐的表面积,侧面展开是正方形,所以底面周长等于高,先求半径,是2厘米,再求表面积,是58.24π平方米。
  生5:还可以求茶叶罐的体积,还是先求半径,是2厘米,体积是50.24π立方厘米。还可以求它的侧面积。
  生6:我们研究了蔬菜大棚,求了塑料薄膜的面积,是表面积的一半;还求了种菜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还可以解决大棚的体积;还可以求出收了多少菜。
  以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一方面重视基础巩固,另一方面重视拓展提升,练习的最后安排了一道综合应用题——项目化研究,将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开放性、挑战性融为一体,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理解,提出自己想解决、会解决的问题,在交流互动中,有了“原来还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啊”的数学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
  三、小结多元化,形成数学思想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某个教学任务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在教学中,教0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小结方式——归纳式、巩固式、比较式、探究式、评价式等课堂小结,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形成系统,学生的思维活动延续创新,学生的认识水平上升到更高的水准。在这节复习课上,教师结合复习内容精心设计与之匹配的多元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将所复习的知识系统化,并使复习的内容、方法牢固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多元化的课堂小结,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激活创新能力,形成数学思想,发展学习能力。
  1. 练习中的小结
  师:第三题请你读题。表面积,谁来?体积呢?这里都是6×6×6,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是棱长×棱长×6,第二个是棱长×棱长×棱长。
  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呢?
  生:(1)意义不同,(2)单位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意义不同,所以它们的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虽然这里的得数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不能比较。在解决问题时要想好求的是什么。
  2.全课后的小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在解决图形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转化、实验等方法继续研究,从不同的问题中寻找相同点,找到相通的方法,让我们的数学更有趣。
  “练习中的小结”,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比较“表面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在具体的练习中来小结“两个数学概念的区别”,学生更容易发现不同、理解不同,形成善于比较的数学思想,从而丰富解题思路。“课后小结”是教师在教学内容结束时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回顾反思、总结深化,它既是让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再现,更是对学生复习内容的深层体验、精准概括和结构化整理,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总之,深度复习更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状态,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复习过程与能力,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重视学生对复习内容问题的解决与反思,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数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全球主要关注的疾病,其不仅危害食品生产动物,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在欧洲和美国,沙门氏菌病和弯曲杆菌病均为主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将介绍美国的家禽沙门氏菌控制状况和管理法规,及欧洲的管理法规,及他们的控制经验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沙门氏菌;人畜共患病;法规;改进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全球主要关注的疾病,其不仅危害食品生产动物,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  在欧洲和美国,沙门氏菌病
彩旗飘会场,英伟如此多娇,宾客盈贵门,风景这边独好。2016年12月12日,饲料行业的璀璨明星——溧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在千年文明古镇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隆重举行开业庆典活动。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一山董事长、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李职总裁、江苏省饲料工业协会姜加华秘书长、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周洪秘书长、溧阳市上兴镇党委书记夏国中先生、广东东江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余木水董事长、广东德兴种
中图分类号:S816.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3-0056-02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履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在新陈代谢中发挥着复杂的功能,并且它们的缺乏可导致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需要通过饲料向动物提供的原因。虽然微量元素在保持家畜最佳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添加微量元素所产生益处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低估。  1 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6-0016-03  在欧洲,仔猪阉割成为动物福利争论的话题之一已有很长的时间。目前,这一问题因养猪生产者能用什么方法替代阉割去势而再次被提出。什么方法有效?成本多少?效果如何?肉质怎样?比利时弗兰德斯的研究人员尝试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在欧洲,关于仔猪阉割的目标逐渐明确:到2018年禁止仔猪身体上的阉
摘 要:为研究富含肌苷酸(5’IMP)的核苷酸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个阶段性试验。阶段1:选取120头[(7.3±0.1) kg]断奶仔猪,分别饲喂核苷酸浓度为0.0 g/kg、0.2 g/kg、0.5 g/kg和1.0 g/kg的阶段1日粮。7 d后,饲喂阶段2日粮21 d,且核苷酸水平与阶段1保持一致。测定生长性能,分析血样中免疫学指标和氧化指标,并对腹泻进行评分。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语文教育的根基。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多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产生审美愉悦”。为了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有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师在教学时不妨抓住古诗的风格特点,在通性解读、特识解读、感性解读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品味诗词的意蕴,聆听儿童心声。  【关键词】诗词教学 诗词本源 儿童心声  “不学诗,无以言”,诗
【内容摘要】  从《孙子算经》至今,一千五百年来对《鸡兔同笼》的研究历久弥新,究竟有何魅力?从俞正强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罗列方法,回顾历程;解读方法,沟通联系;感悟方法,一脉相承”中,我们感受到一课三境: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我们也从中感悟到:在一节复习课中如何“拎一拎”、如何“音声相和”、如何讲一个“数学寓言”。这些
摘 要:ESR基因与猪的繁殖性状紧密连锁,并与猪的产仔数有密切关系。本文就ESR基因PvuⅡ多态位点的分子结构、多态性、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联以及在联合辅助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ESR基因;母猪;产仔数  中图分类号:S8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1-0064-03  我国是养猪大国,猪的产仔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但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
【摘要】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在受教育,是顺其自然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实施无痕教育具有四种基本策略,循序渐进中掌握是策略之三。要做到课堂教学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可以通过加强深度理解、建立认知结构、设计分层练习等几种方法实现。  【关键词】无痕教育 课堂策略 循序渐进 掌握  无痕教育的基本要义是隐藏目的与遵循规律,并通过不留痕迹的方式使学生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获得更好的教
断奶是仔猪一生中所面临的最具应激性的事件。仔猪与其生身母猪分离,和其他窝的仔猪一起被移至另外的猪舍中混群饲养;同时,仔猪必须适应从高度可消化的母乳转向不太易消化的复杂固态日粮,并且不得不学会独立饮水和采食,所有这些改变的后果是在断奶的初期,仔猪的采食量和增重下降,更有一些仔猪在断奶后的48 h内不曾进食。  众所周知,断奶后头一周的采食量是仔猪成功断奶的基础。早期的采食量将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和肥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