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机组能效定量评价方法

来源 :制冷与空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冷水机组比选过程中,通常会优先选择能效高、变工况性能好的产品,但冷水机组的性能对价格的影响,难以定量评价.通过对逐时负荷和气象参数的研究和变工况条件下COP值的计算,得出不同品牌机组年运行费用差异,并折算成价格因素,将机组性能量化,用此方法,可方便不同品牌的冷水机组间进行比选.
其他文献
根据GB 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转速可控型空调器低温制冷工况的制冷量和消耗功率为可选试验,这使得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的评定的一致性较差.本文通过对低温制冷工况的制冷量与消耗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论分析结合实测发现,转速可控型空调器低温制冷工况采用实测所得APF大于采用计算所得APF,因此建议低温制冷工况统一使用测试值,这样才能确保转速可控型空调器能效评价的一致性.
对比多种低GWP制冷剂在双级压缩与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的性能差异,并分析各制冷剂用于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时,机组性能系数COP对有效过热度、过冷度、吸排气压损和压缩比分配系数(中间压力)等主要参数变化的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压替代制冷剂的安全性更优,且理想制冷循环的COP更高,但是其在变过冷度和变吸排气压损特性方面逊于中压替代制冷剂,机组实际COP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中压制冷剂的循环最佳COP和压缩机等比转速的中间压力匹配性更好.
结合某办公建筑,对3种冰蓄冷运行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3种运行策略日总移峰电量分别为28575 kW·h,28395 kW·h和28215 kW·,日移高峰电量分别为16785 kW·h,21645 kW·h和17415 kW·h,单日节省电费分别为12464元,13082元和13509元;运行策略3的日总移峰电量最低,经济效益最高.指出冰蓄冷运行策略不能采用恒定制冷机组制冷量的运行方式,要综合考虑系统的负荷特征、融冰释冷量比例及制冷机组效率等因素.
海水源热泵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海水的能量进行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热水供应的技术.文章分析了青岛地区采用直接热利用和间接热利用的两个工程实例,测试了两个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并进行了节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根据测试及数据分析,与间接热利用系统相比,直接热利用的系统COP值高,初投资低,节能效益好,在采取措施保证热泵系统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推荐采用直接热利用系统.
针对传统的模糊评价方法存在多因素耦合和专家打分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的准确性.将层次分析法、三标度法和拟优一致判断矩阵结合改进模糊评价模型,免去了一致性检验这一环节,以沈阳沈抚新区一处综合建筑为例,构建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一级指标的排序分别为经济效益,权重0.501,环境效益指标,权重0.303,社会效益指标最低.二级指标中,热源效率权值最高为0.217,是影响目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能效的最主要因素,优化热源配置可以更好地挖掘节能潜力,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