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构建——基于“一带一路”的视角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是事关中国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促进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同时,也给地区意识形态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此,可以从四个方面尝试构建和完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形象建设保障机制,以国家形象促进意识形态安全;地区民生保障机制,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民心根基;宣传教育引导机制,增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法治约束防范机制,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制度化建设.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更具有紧迫性和时代性.国家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新疆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路径选择,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在推进“法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