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681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一、用“爱、勤、博、范”严格要求自己
  1.“爱”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说:“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用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不但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而且会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使用适度亲切的身体语言,选择亲切、融洽的教育场合,在和风细雨中沟通师生感情,让学生产生信任感,深入地了解、理解学生。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重视他们,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感情不能取代教育。我们不能做“保姆式”的老师,学生不良的作风和行为,一定要制止。教育是一门学科,需要以理服人,但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以情感人。营造出一种平等合作的、和谐的师生伙伴关系,师生的情感才能充分交流,学生才能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接受教育。
  2.“勤”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孔子云:“此生亦有涯,而学海亦无涯。”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业务素质。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树立新理念,确立新角色;不断“加油”、“充电”,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艺术,使新的教育思想渗入教学中。如:许多学校试行“研究性学习”、“小主人教育”、“主体性学习”等多种重在培养学生素质的、新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饶有兴致地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观赏、调查、讲述、写作……乐此不疲,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由凌驾于受教育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主体发展的良师益友、合作伙伴。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不但提高了学习的欣赏水平、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而且密切了师生关系,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树立科学民主的管理精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从而有效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自身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这样,教师就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克服消极情绪,发展积极情绪。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碰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时,必须头脑冷静沉着,千万不能发怒,更不能进行体罚,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更为紧张。
  4.“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周礼》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注重自身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clgren,1967)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交往的四种形式:(1)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2)教师在活动中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3)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允许幼儿之间的交往,效果较好;(4)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
  以上四种师生关系对综合教育活动中师生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应该让学生去交往,通过摸、听、看、说、唱、问等形式,形成一个开放轻松的活动氛围,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要真正落实“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的要求,以使学生对你的要求心悦诚服。
  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1.周记对话,促进师生关系。所谓“周记对话”是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在周记中提出来,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等形式给予解答的一种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周记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较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使他们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聊天对话,加强情感交流。聊天是一种很直接的交流方式,它有着笔谈所无法企及的表情、动作,使得对话双方的心灵更加直白地碰撞,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仰慕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很容易为双方所接受。但聊天时也应注重几点:一要口出和言。亲切的话语总是让人百听不厌,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以朋友的口吻去交流,切忌以师道尊严自居,更不能口出恶言,使学生有口难开。二要讲究策略。在聊天前应理清思路,不要言语含糊,表达不清,对于一些很直接的问题应该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以免避重就轻;对于某些敏感的话题不宜直入主题,应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其他话题入手,以免学生三缄其口,沉默以对。
  3.角色互换,加深彼此了解。教师和学生因其角色不同,看人、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角色的互换,在为双方带来崭新的体验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更能融洽双方的关系。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给课文划定目标,分析重点,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一方面可以活跃气氛,调动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师生的互动关系,使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在活动课上,教师更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发扬民主,倡导合作精神,发挥团体的力量,培养凝聚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医疗人员的从业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成教学生的特点和成教现状,提出从转变办学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促进成教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提高对策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终
摘 要: 在中专校畜牧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校外实训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强化专业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培养综合性实用人才的有效举措。实训教学成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社工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就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强化。  关键词: 中等专业学校 畜牧专业 校外实训     在中专校教
摘 要: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对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进行分析,引入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来打破实践教学的传统束缚,建立一个更加有效,更能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和应用能力的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信管专业 实践教学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    一、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教育部1998年
一、“民间艺术”的界定  民间艺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等。”现在很多人简称为“民艺”。从字面训诂,“民”可释为民间、民众、平民,“艺”可释为艺术、技艺、工艺。  二、问题的提出的背景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间艺术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我就此课题进行了思考。  1.建构民间
摘 要: 传统教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小组的方式,老师和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部分非主专业课程中,二者结合,既能节省时间,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作者认为此法是目前教学管理方式下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
摘 要: 作者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虎台中学学生整体感到学习压力大,严重焦虑,情绪不稳定,其中高二年级比其他年级学习压力大。  关键词: 青海省中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成因     1.问题提出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提供相关知识帮助其健康发展,中学生在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