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研究发现:地球生命起源可能来自外层空间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来自外层空间。英国媒体9日报道,科学家们分析数十亿年前、在坠落地球之前即已形成的陨石,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所需的组成物质,部分可能是通过陨石带来地球。
  在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论文的研究人员说,这项发现有“无比深远的影响”。一项在学界激辩已久的学说认为,早期生命所需的组成物质,有些是通过陨石来到地球,这项研究为该学说增加了可信度。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人、马里兰州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迈克尔•卡拉汉博士说:“看来远古时期陨石和彗星撞击地球时,的确带来一些非常重要的物质。”
  “发现这几种在地球生物化学体系中没有发现的核碱基物质强烈证明地球生命起源具有宇宙源特性,”论文撰写者之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实验室卡内基研究所学者吉姆•范克利夫说,“这表明,陨石带来了地球生命分子形成所需的工具包。”
  之前的研究也发现,有些天外飞来的陨石里包含着两至三种生命的基本成分。这些氨基酸扮演“珠子”,“串联”成蛋白质,并且形成细胞建构保护膜时所需要的化学物质。但那些核碱基在地球自然态中同样存在,因此无法充分证明地球生命的宇宙源起。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学界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
  重要证据
  陨石中找到生命起源物质
  借助先进的大型光谱仪,美国科学家在11种富含有机物的含碳陨石中找到了形成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所必需的核碱基。研究发现3种核碱基,分别是嘌呤、2,6-二氨基嘌呤与6,8-二氨基嘌呤,这三种核碱基在地球生态中极少或不存在。研究表示,科学家在陨石坠落附近的土壤及冰进行采样,化验后,这三种核核碱基的浓度却不显著。实验证明,除了来自外层空间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解释这些化学物质的出现。因此,DNA的起源很可能来自外层空间。
  
  (信息時报)
其他文献
5月18日,北京科技周期间,北京科技活动中心與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举办了科学家关爱山里娃科普进深山活动,邀请了中科院森林生态科学家赵士洞研究员到门头沟深山区为木城涧、大台等矿区学校的1200余名外来务工子弟学生作了“森林的秘密-共享低碳生活”科普报告,为学生们讲述了森林的知识和作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科普报告后,赵士洞科学家又与同学们进行了学习、理想和成长的座谈,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
本文对优秀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领导力的五个本质属性,其中'系统协调力'是本文的创新观点。对每个属性作了必要阐述,建立了相应的实体-属
高职学校更偏向于传授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课时相比高职院校、本科院校要少。基于这样的背景,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学习空间,对学生
大庆因油而生,大庆高新区作为全国唯一依托石油石化资源辟建的高新区,一直在加快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上努力探索。
近日,淄博高新区组织了由科技局、招商局和部分企业组成的科技代表团,参加了鲁台经贸洽谈会并举办了“台湾科技周”活动,共举办各类活动6次,接触台湾各界人士40余名,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11项。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对台了解、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促进了技术交流,推进了一批项目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台期间,代表团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的有利时机,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推介会等,对高新区良好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