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山东省2014年急性脑膜炎/脑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encephalitis syndrome,AMES)病例和2013—2014年环境污水监测中埃可病毒(echovirus,E)6型的基因特征及其关联。
方法对2014年的AMES病例标本和2013—2014年的环境监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离,阳性分离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型别,并对E-6 VP1区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学分析。
结果2013年AMES病例中未检出E-6,2014年分离到47株E-6,占EV分离株的29.56%。环境污水监测结果显示E-6从2013年夏季开始频繁出现并一直持续到2014年底,2013年分离到40株E-6,占总EV分离株的7.87%;2014年分离到139株E-6,占总分离株的26.1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株属于A、C两个基因簇,各簇之内的环境和AMES分离株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在A基因簇中,2014年AMES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是98.3%~100%,2013—2014年环境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是96.6%~100%,二者之间为97.1%~100%,C基因簇的以上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分别是100%、98.7%~100%和99.1%~100%。
结论2014年山东省发生了两条E-6传播链导致的病毒性脑炎的流行;在E-6相关的病毒性脑炎流行之前,通过环境监测敏感地监测到E-6在本地的潜在流行,证明环境监测具有对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