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教学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概念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的缘由在化学知识体系中,化学概念是一个圆心,也是化学知识体系进行辐射的半径,化学概念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物质性质知识的认知和探究,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体系化,而且对物质及变化认识不只是停留在宏观的现象上,更能够准确地在微观上去分析和连接物质变化的规律,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同时,在化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和科学模拟,大大驱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化学概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0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网络中的节点,也是化学知识网络中的骨架。化学概念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有利于使所习得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并且对物质及变化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使学生能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重要的是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对化学概念与化学教学关系的理解
  1. 化学概念的定义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化学科学角度的概括,是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系统的有关物质化学运动规律及本质属性。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是人们对物质发生变化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
  2. 对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作用的正确理解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中化学概念约占80%。根据它们的学习属性,可以划分为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技能性概念。现行的化学教学理论根据概念的学科属性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了分类,即:化学基本概念分为知识方面的概念和化学技能方面的概念。因此,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化学概念的意义建构是在化学学习中进行思维的基础。概念都是用来思维的语言,概念不清,思维就难以进行或根本无法进行。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中的问题情境教学
  在调查分析化学概念教学和学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这节课的设计思考,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是否明白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计量微粒的多少?引入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以后对于他们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方便之处?笔者的方法是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体验宏观中的计量思想,为迁移运用到微观中做好准备,体会集合的思想对于微观计量的重要作用,希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白引入概念的重要作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有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即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辨析和概念的应用。对于概念的辨析和应用,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对于物质的量的辨析,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强化概念的辨析和应用,提高教学实效性。
  概念之间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联系,这样才能把概念学活。概念的应用才能自如,知识就会形成网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在学生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以后。通过问题情境,巧妙地深化概念、衔接概念,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化学概念的应用。
  利用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化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遇到的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化学概念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从具体的可以感知事物和现象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高中是从以感性认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转向的重要阶段。在现实的教与学中,应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选择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在《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中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创设了丰富的情境,以数回形针、购买食盐等生活经验为基础,提炼出科学记数的思想,然后进行类比迁移,解决发现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导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实现有意义的建构,着重于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即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
  五、问题情境的创设须注意以下问题
  1. 合理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感性认识是头脑进行思维加工的原料、掌握规律的基础,如果在学生对所学习的问题尚未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向学生灌输有关的化学概念,要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是很困难的。巴甫洛夫曾说过:“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的支持,就不能使鸟上升。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永远不能飞腾起来,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就是枉费心机”。同样,在化学教学中,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事实,那么要想使学生形成概念也是枉费心机的。
  2. 重视科学抽象,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关键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一个质变,是认识过程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要实现这一“飞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必须经过学生头脑的思考。因而在教学中在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感性材料后,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甚至简单地“搬出”结论,并要学生“记住”。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或者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处于“分离”状态,认识并没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越”。
其他文献
火星探测现已成为世界各国航天领域的研究重点。登陆火星、在火星上生活也是近些年的热点话题,这不仅代表了人类想探索了解火星,更能说明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的喜爱。火星也有四季变化火星的自转轴倾角是25.19°,因此火星也有四季变化。在火星科学中,用"Ls"来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机,并且在消耗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目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没有普及的主要原因是:效率低、成本高。为降低整个系统造价并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对太阳能电池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
配电网无功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系统电压质量,使系统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为有效减少网络损耗,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本文针对10kV配电网无功电源配置的补偿点个数、位置和容量的确定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本文建立以全网有功功率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计及节点功率平衡,电源节点无功功率,节点电压,补偿节点无功补偿量和经济性等约束条件的无功优化模型。在模型中引入最优网
声发射预测煤岩动力灾害技术是非接触式预测预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论文在老虎台煤矿83001~#二期工作面进行的声发射预测冲击地压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
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全球性疫情是自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后的又一场世界性灾难.目前,它已导致数十万人感染,更糟糕的是,每天都有新的感染病例出现.情况十分危急.
期刊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食物中.但在充足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植物会激活称为光保护的机制,暂停光合作用,将多余的光能转化为热量消散.不过,当光照水
期刊
随着航天技术的兴起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战场空域迅速从大气层扩展到外层空间,军事活动和国防安全领域也得到了相应拓展。这一切正在改变现代战争的形态,陆、海、空、天、电一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急剧增长,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环境和污染问题,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将目标转向能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存储以及能量转换的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快的充放电速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和军工等领域。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关键作用的电极材料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制备了氧化镍微米花及
学位
在古希腊神话中,当伊卡洛斯飞得离太阳太近较近时,蜡制的双翼遭太阳融化而跌落.而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制作出了由太阳驱动的人造翼,人造翼上的薄膜可以将自然阳光转换为拍打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