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中的弹簧问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弹簧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弹簧问题涉及到高中物理力学问题、运动问题、能量问题、动量问题等多个方面。问题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仅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体现教育对人才选拔的标准。本文从弹簧振子以及碰撞问题两方面进行论述,让学生能够加深对弹簧问题的掌握和理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 弹簧振子 临界条件 碰撞
  一、 弹簧振子问题
  弹簧振子是最简单的机械振动,称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理解机械波的基础,机械波是质点做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的。所以理解了弹簧振子,才能学好机械波。
  1.水平方向弹簧临界问题
  劲度系数如图1-1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
  对AB整体分析
  F回=(m M)a
  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临界条件是当AB之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B达到最大位移,即速度为零。
  临界条件fm=mam
  v=0
  因此a≤fmm
  振幅A A≤(m M)mkfm
  2.豎直方向弹簧临界问题
  如图1-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弹簧相连,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
  物块在最低点时,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
  F回m=F弹-mg,F弹>mg,超重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物块处于最高点
  当回复力恰好由物块的重力提供
  即 F回m=mg,则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如果 F回m  则 F回m= mg-F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如果 F回m>mg,即重力不能满足物块所需的回复力
  则 F回m=mg F弹,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所以物块在最高点时处于哪种状态,取决于物块在最低点时受到回复力的大小。如果物块只是放在弹簧的上面,而没有跟弹簧相连,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物块的最大回复力如果大于物块的重力。
  即 F回m>mg
  物块将会与弹簧分离,不能做简谐振动。对于这种模型,物块在最高点的位置应低于或者在弹簧原长的位置。进行分析可知
  在最高点时 F回m=mg,
  最低点时 F回m= F弹-mg,
  因此 F弹m= 2mg
  所以物块要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在最低点时物块受到的弹力不能超过重力的两倍。
  竖直方向上的弹簧问题,有时不只是只有一个物体,可能是连接体问题。
  如图1-3所示,一平台A质量为M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一物体B质量为m置于振动平台上随平台一起运动。
  对B分析mg-N= ma N为B受到的支持力
  当N=0时,即A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a=g
  规定向下方向为正
  F回=(m M)g F弹=(m M)g
  则 F弹=0 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如果此时AB恰好为零,则AB就不会分开。
  所以AB恰好不分离的临界条件是
  最高点时a=g
  v=0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最低点时
  F回m=kxm-(m M)g =(m M)g
  所以 xm=2(m M)gk
  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跟单个物体放在弹簧上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对于连接体问题,受力分析方法要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要抓住物体恰好不分离的临界条件,从这个角度入手,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就能够解决了。
  二、弹簧的碰撞问题
  随着高考形式的发展,动量知识将会是命题的热点。弹簧的碰撞问题就成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守恒,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即 m1v1 m2v2= m1v′1 m2v′2 (矢量公式)
  在一维弹性碰撞中如图2-1,设A、B球的质量分别为 m1、m2, 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v1,B球静止,碰撞后A、B球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
  由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
  m1v1= m1v′1 m2v′2 ①
  12m1v21=12m1v′21 12m2v′22 ②
  联立①②得:v′1= m1-m2m1 m2v1
  v′2=2m1 m1 m2v1
  有上面结果可得
  当m1= m2,v′1=0,v′2=v1,碰撞后两球交换速度;
  当m1>m2, v′1>0,v′2>0,碰撞后两球都向前运动;
  当m10,表示碰撞后A球被反弹回来。
  如果两物体之间用弹簧相连,如图2-2所示,A、B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 A球的初速度为v1,B球静止,忽略水平面的阻力作用。
  这种弹簧模型属于类碰撞问题。由运动规律可知,当两者速度想等时,压缩最短。
  从开始运动到压缩最短分析,这个过程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
  mAv1=(mA mB) vAB
  12mA v21=12(mA mB) v2AB
  当从压缩最短到弹簧恢复原长时,B物体在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弹簧恢复原长时,速度达到最大,对于A球的分析比较复杂。有些同学可能认为恢复原长时,A球速度应向左,所以A球在这个过程中应先向右减速在再向左加速。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对于A球的分析可以运用上面的结论。
  如果 mA≥mB , v′A≥0, v′B>0,恢复原长时,A球的速度向右或者恰好为零,所以这个过程A球应该向右做减速运动。
  mA  对于这种弹簧模型问题,遵循碰撞的规律。就可以判断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化繁为简,解决这类问题。
  弹簧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又是高考的热点。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应弹簧模型,抓住物体运动遵循的规律,结合动力学知识,能量守恒以及动量的知识,进行分析。相信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都能够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泉州市晋江市毓英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文”与“道”有机地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文”与“道”有机地结合。我的体会是:  一、准确把握教材的德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前提  教师在钻研教材
2009年5月6日,美国法院判处涉案4.85亿美元的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两位前行长许超凡、许国俊和他们的妻子8年到25年刑期不等,并归还4.82亿美元。美国主流媒体详细披露了本案审判内幕。    潜逃两位前行长遭重判    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在集中整理全行数据信息时发现,高达数亿美元的银行款项不翼而飞,中行“开平案”案发。调查发现,中行广东开平支行前后3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在
【内容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今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课堂组织教学策略,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文章当中便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组织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磁州窑素以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称著于世,不仅给今人保存了众多弥足珍贵的宋金元文人书画杰作,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研究资料,其中反映文人爱国及抗争精神的装饰题材,值得予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  宋金、金元战争,导致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残酷的民族压迫、科举考试的停废,一些士人和画师只好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到磁州窑场“安身立命”。他们中不少人挺起嬴弱的胸脯,以磁州窑为阵地,以“画笔”为刀枪,以书画为战
标志性事件:第一款5G个人电脑  当地时间1月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在人称“消费电子界科技风向标”的CES 2020上,联想发布了全球首款5G个人电脑YOGA 5G(美国版本称为Lenovo Flex 5G),预计今年春季正式开售。  YOGA 5G搭载了高通骁龙的8cx 5G芯片和X55 5G调制解调器,配置支持5G的Nano sIM插槽,支持mmWave毫米波全频段和sub-6GHz 5G网络
【内容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角度出发,讨论如何从教师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起自己的认知体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 建构主义 教学目标 问题 互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讲的是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积极学习知识、分析知识、掌握知识,并自主构建起一个知识框架的建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师,而是来源于在教师或他人的辅助教学下,他们利用自己的学习主观
【内容摘要】对于小学教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渗透 途径  引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根据学生的实
作为教师,创建一个团结向上、具有强大向心力和严谨、活泼的学习氛围的学生集体是心中的理想,培养出“三好学生”(家中好孩子、学校好学生、社会好公民)更是每个教师的价值所在。但是,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个性张扬,家庭特色各异,社会影响明显,教师该如何做才能达成目标呢?在多年的教师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与教师对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欣赏性的多元化评价密切相关。  成长中的学生没有好坏之分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网络热点舆情事件共201起。经统计发现,全国性63起、华北44起、华东22起、华中19起、华南18起、西南16起、西北13起、东北6起。其中,“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王娜娜事件’调查结果公布:13人被处理 3人移交司法机关”“1小时挣万元在线教师收入超‘网红’”等舆情热度比较高。  全国性教育舆情围绕教育改革  舆论聚
“晋宣王司马懿,自顾其背”、“蜀先主刘备,自见其耳”。司马懿和刘备,一个能睹自己后背,一个能见自己双耳,这比网络上炫反手摸肚脐的厉害千万倍吧?  近段时间,从“反手摸肚脐”、“酒窝夹笔套”到“反手摸脸”等,引起了网络一股“炫腹”、“炫脸”热,有人认为是一种病,有人觉得是“炫技”,有人视为秀身材、颜值。翻了古代传奇志怪笔记小说《独异志》后,顿觉现代人借助手机、网络显摆出来的玩意儿,在古人眼里简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