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医院的电子信息化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医院办公效率,促进了医疗水平的进步,从实处更好的维护了患者的利益。本文主要从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分了了存在的几大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政策。
【关键词】医院 信息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信息化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为很多行业带来深刻的变化,对医院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医院目前的生存问题,更是医院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这很大的差距,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医院信息化工作概况
我国医院的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部分医院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医院信息学的发展,HIS的应用向规模化方面发展。目前我国各医院建立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是MIS系统,以财务为重点,涉及挂号、收费、药库等流程,真正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信息化几乎均没有建设。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必须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化,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二、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
受传统的落后观念影响,大部分医院对于电子信息化建设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相关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很多医院的电子信息设备落后,与发达的技术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业模式还保持传统的模式,阻碍了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此外,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比较低,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障碍。医院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医院文化等存在这很大问题,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脱节。医院管理混乱,部门设置重叠,极大的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管理方法因循守旧,没有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如药品管理、门诊收费、住院收费系统等没有整体意识,局部运作混乱,降低了办公效率。新系统不能完全的整合旧的系统,从而闲置了大部分的有用资源。
(二)人才匮乏,投入资金不足
我国加入WTO之后,人才競争成为制胜的关键所在。医疗事业的改革对传统的医院体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医院建设信息化的另一关键问题是人才不足。我国医院目前的任职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在电子信息化建设这块专业人才缺乏。搞医院信息化,就要求人才既精通电脑科学,又要懂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这就要求培养出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不断投入和更新的漫长工程,医院的首要目标还是利益最大化,对电子信息建设的投入资金比较少,不能够很好的支持电子理论和实践发展,推动医院完善信息化建设。
(三)制度不健全,资源利用不足
良好的规章制度是医院完善设施的有力保障,我国医院的法制制度不健全,从而束缚了电子信息化建设。医院制度不健全,信息化设施不完善,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事件增加,损害了广大医疗患者的合法利益。此外,我国多数医院信息系统侧重于财务及物资管理,在临床的应用仅限于药品、计费等管理,真正提高到临床运用的医院较少。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电子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的提高医院办公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医院管理层应该改变以往过去落后的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思维,重视电子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的硬件、软件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医院的特点和广大医疗患者的需求,建立一条信息化之路。科学设置部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交流,除弊兴利,改革陈规陋习, 建立更科学、更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管理经验,走一条创新之路, 利用本国的特色与优势跨越式地发展, 加速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可行之路。
(二)积极引进人才,加大资金投入
医院应该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其他医院的人才交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增加任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还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吸收优秀的毕业高材生。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些专科医院、规模较小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投入经费上跟不上综合性大医院,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资金、技术上给于支持、引导,共同推进我国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三)完善制度,充分利用资源,建立统一标准
医院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应该充分的完善相关的医疗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医院、医生、病人利用网络处理、传输医学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规定,建立科学的电子病历的安全机制,明确电子病历内容的法律效力,规范医疗和电子商务标准条例,以及统一编码、制定编码机使用标准。充分利用医院的硬件、软件资源,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信息化建设做准备。
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医院以往的工作方法,改变了信息交流和传输的过程,是一项具有创新革命性的举措。能够极大的提高办公效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信息化建设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因此需要医院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为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忠.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J]. 中国医院,2006,10(8):1.
[2]马中立,张凌.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作用[J].2006,22(5):350-351.
[3]肖开晚.医院信息化标准之痛 [J]. 当代医学,2006,12(2):82- 84.
[4]张桂云,马良,龙莉艳.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急需CIO[J].中国信界,2006,(11):35-36.
[5]仲秋雁,刘又德.管理信息系统[M]. 第4版.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键词】医院 信息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信息化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为很多行业带来深刻的变化,对医院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医院目前的生存问题,更是医院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这很大的差距,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医院信息化工作概况
我国医院的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部分医院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医院信息学的发展,HIS的应用向规模化方面发展。目前我国各医院建立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是MIS系统,以财务为重点,涉及挂号、收费、药库等流程,真正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信息化几乎均没有建设。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必须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化,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二、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
受传统的落后观念影响,大部分医院对于电子信息化建设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相关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很多医院的电子信息设备落后,与发达的技术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业模式还保持传统的模式,阻碍了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此外,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比较低,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障碍。医院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医院文化等存在这很大问题,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脱节。医院管理混乱,部门设置重叠,极大的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管理方法因循守旧,没有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如药品管理、门诊收费、住院收费系统等没有整体意识,局部运作混乱,降低了办公效率。新系统不能完全的整合旧的系统,从而闲置了大部分的有用资源。
(二)人才匮乏,投入资金不足
我国加入WTO之后,人才競争成为制胜的关键所在。医疗事业的改革对传统的医院体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医院建设信息化的另一关键问题是人才不足。我国医院目前的任职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在电子信息化建设这块专业人才缺乏。搞医院信息化,就要求人才既精通电脑科学,又要懂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这就要求培养出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不断投入和更新的漫长工程,医院的首要目标还是利益最大化,对电子信息建设的投入资金比较少,不能够很好的支持电子理论和实践发展,推动医院完善信息化建设。
(三)制度不健全,资源利用不足
良好的规章制度是医院完善设施的有力保障,我国医院的法制制度不健全,从而束缚了电子信息化建设。医院制度不健全,信息化设施不完善,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事件增加,损害了广大医疗患者的合法利益。此外,我国多数医院信息系统侧重于财务及物资管理,在临床的应用仅限于药品、计费等管理,真正提高到临床运用的医院较少。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电子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的提高医院办公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医院管理层应该改变以往过去落后的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思维,重视电子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的硬件、软件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医院的特点和广大医疗患者的需求,建立一条信息化之路。科学设置部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交流,除弊兴利,改革陈规陋习, 建立更科学、更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管理经验,走一条创新之路, 利用本国的特色与优势跨越式地发展, 加速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可行之路。
(二)积极引进人才,加大资金投入
医院应该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其他医院的人才交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增加任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还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吸收优秀的毕业高材生。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些专科医院、规模较小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投入经费上跟不上综合性大医院,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资金、技术上给于支持、引导,共同推进我国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三)完善制度,充分利用资源,建立统一标准
医院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应该充分的完善相关的医疗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医院、医生、病人利用网络处理、传输医学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规定,建立科学的电子病历的安全机制,明确电子病历内容的法律效力,规范医疗和电子商务标准条例,以及统一编码、制定编码机使用标准。充分利用医院的硬件、软件资源,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信息化建设做准备。
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医院以往的工作方法,改变了信息交流和传输的过程,是一项具有创新革命性的举措。能够极大的提高办公效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信息化建设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因此需要医院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为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忠.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J]. 中国医院,2006,10(8):1.
[2]马中立,张凌.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作用[J].2006,22(5):350-351.
[3]肖开晚.医院信息化标准之痛 [J]. 当代医学,2006,12(2):82- 84.
[4]张桂云,马良,龙莉艳.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急需CIO[J].中国信界,2006,(11):35-36.
[5]仲秋雁,刘又德.管理信息系统[M]. 第4版.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