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后血压、血脂状态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后的临床指标情况,为此类合并症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2019至2020年收治的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简称合并症患者),总计94例。结合用药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组、观察组分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对照组合并症患者分别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经不同方案治疗后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压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组间DBP(舒张压)、SBP(收缩压)、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以及HDL/LD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血压指标水平改善更为明显(P<0.05)。同时,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87%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合并症患者用药后并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工作。结论:比较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预后效果更佳理想,在改善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方面优势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氨氯地平;他汀类药物;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血压/血脂;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090-02
  当前,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递增趋势,且患病人群也开始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均为常见心血管疾病,既可单独发生,又可合并发生,且合并症情况越发明显,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关于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既往多采取单一氨氯地平治疗,发现治疗预后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临床用药工作的开展、经验的积累,发现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改善人体血压、血脂等方面效果明显,适用于高血脂合并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内科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的患者为例,对比分析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时间选自2019至2020年,总计94例,均为经检查确诊的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18岁成人患者;②氨氯地平等治疗药物患者无禁忌;③用药方案患者知情同意;④患者基线资料完整;⑤治疗方案上报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药物禁忌、过敏体质患者;③中途退出治疗患者;④其他疾病康复等特殊阶段患者;⑤精神、意识、配合方面障碍患者。结合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27: 2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3.50±5.50)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5±3.0)年。观察组:其中,男、女比例30: 17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50±6.50)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3±3.3)年。对照组与观察组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患者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以及病程方面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合并症患者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起始, 剂量5mg/次,1次/d,连续用药4周,期间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10mg/d。
  观察组予以合并症患者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氨氯地平用药方法、剂量、时间同对照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次,1次/d,连续用药4周。
  1.3观察指标 记录合并症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期间血压、血脂指标水平。
  1.4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合并症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基本复常,症状表现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效果。无效:治疗期间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基本无变化,以上效果均未达到[1]。
  1.5数据统计学处理 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并经计算机建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以“例(%)”形式描述,c2检验;计量资料(血压、血脂指標水平)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形式描述,t检验。若 合并症患者相同观察指标P<0.05,表示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单一治疗的对照组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详见表1,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82.97%。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合并症患者用药安全性获得保障,患者治疗耐受、配合良好。


  2.2血压、血脂指标水平改善比较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DBP、SBP、HDL、LDL、TC、TG血压、血脂指标水平改善情况详见表2。血压、血脂指标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流行数据调查指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增高,各个年龄段均可患病,且患病人群开始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分析心血管疾病原因,主要是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饮食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等。高血压是典型心血管疾病代表,也是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病率递增。高血脂症即患者血脂水平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危害人体健康疾病。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情况较为常见,对比单一疾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关于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要点是降血压、降血脂。氨氯地平在舒张冠状动脉、增加血管血流量、控制血压水平方面效果显著,所以用于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治疗中仅起到了降血压效果,降血脂方面并无明显价值[3]。阿托伐他汀钙用药后在抑制人体肝脏合成胆固醇方面效果显著,进而有效调节血脂[4]。另外,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心细胞以及抗炎。所以,联合阿托伐他汀钙降血脂治疗在提升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效果显著,是理想的用药方案[5]。柳晓斌, 朱志娟研究指出,对于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单一用药预后效果不佳,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配合治疗在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成功提升了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血压与血脂水平改善,是优选治疗方案[6]。   4 结论
  本文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用药方案的观察组合并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以及治疗后DBP(81.05±4.50 mmHg)、SBP(127.50±6.50 mmHg)、HDL(1.45±0.23 mmol/ L)、LDL(2.15±0.30 mmol/L)、TC(3.23±1.02 mmol/L)、 TG(1.05±0.30 mmol/L)水平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对照组患者。组间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均<0.05。由此说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在协同作用下提升了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本文结果与张海英研究结果有一致性,采取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更高,治疗后血压、血脂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7]。


  綜上所述,基于生活、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心血管疾病明显多发趋势。其中,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情况明显,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考虑氨氯地平治疗在改善血脂方面的不足,联合阿托伐他汀协同作用下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
  率,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相关并发症,是理想的用药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桂梅. 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3): 105.
  [2] 李志建, 周玉萍.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7): 1065-1067.
  [3] 张艳芳, 孙晓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中治疗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4): 524-526.
  [4] 陈忠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9, 31(11): 183-185.
  [5] 贾秋菊, 李莉. 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68例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11): 1371-1372.
  [6] 柳晓斌, 朱志娟. 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氨氯地平对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价值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10): 213.
  [7] 张海英. 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对比分析与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17): 96, 99.
  作者简介:马玉贞(1980.8-),女,汉族,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全科护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循证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脑外泌尿科病区的6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循证护理,通过改良循证护理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考察两组的疗效、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应对、疼痛管理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值均明
【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协同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液体摄入依从性、饮食依从性、透析方案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液体摄入依从性、饮食依从性、透析方案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恩格列净治疗Ⅱ型糖尿病心室肥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及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针对观察组50例实施恩格列净治疗,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明内径(LVE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
【摘要】目的:探讨生活希望计划干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膀胱结石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结石碎石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接受生活希望计划干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与希望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排尿
【摘要】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在治疗无创呼吸机引发腹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因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而发生腹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多元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贴敷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腹胀程度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腰围评定情况及疗效进行测评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胀程度评分及胃肠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腹胀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
【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fluorescent.polymerase.chain.reaction,QF-PCR)技术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产前诊断500例标本中的13、18、21、X、Y染色体,并与传统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做对比。结果:在500例样本中,通过QF-PCR技术检测出非嵌合型
【摘要】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正骨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其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并依据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7),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方式联合中医正骨治疗,应用AOFAS 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踝关节评分(Kofoed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行护理干预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有25例,均接受日间病房大隐静脉高位结渣+剥脱术以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通过微信平台建立的护理干预群,根据患者出院后遇到的不良反应及疑问,及时给患者提供帮助以及指导,亲自参与并指导相关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出院
【摘要】目的:分析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诊科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120院前急救的3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由患者家属护送入院未经过院前急救的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介入时间、出院时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急救介入时间明显更早,观察组患者出院时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中应用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组,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生理、社会、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