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以来关于美好生活的哲学之旅以其不同的理解图景,为处理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不同的解决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体现在共产主义的图景之中,并且依托于自由人的联合体,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指向更美好的人类社会。它所蕴含的独特意蕴在于:“自由人联合体”对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问题的解决;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共产主义社会对个人发展丰富性的强调。
其他文献
清晨醒来,总喜欢把房间的那扇小小的窗打开,为的不是让憋了一晚上的空气得以流通,而是希望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
宽幅包材印刷生产线的张力控制通常由浮辊组件和气 -电控制系统组成 ,设计 1套性能优良的张力控制单元 ,浮辊组件的机械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从理论力学的角度探讨浮辊
3 背景·标准化而忽略个体化的化疗方案不能改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l,SCLC)患者的生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5%-90%,因其进展大多隐匿,缓慢,往往易被病人忽视而延误诊治。目前临床上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顽症,我科自
【正】 古今中外能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者表达了真实的感情。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说:“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
新课改要求,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开展广泛地讨论,培养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