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灰色建模的一些理论问题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GM(1,1)建模中灰导数及其白化背景值对模型精度与适应性的影响,并从灰导数、灰导数的白化背景值的构造证明了原始时间序列数据变化越平缓,发展系数的绝对值越小,GM(1,1)模型的拟合与预测精度越高,模型的适应性越强,根据研究结果指出了提高GM(1,1)模型精度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为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对高强化活塞振荡冷却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RNG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和SSTk-ω模型对振荡冷却流体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对其传热效果进行了预测,并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vf-BGA焊球的热疲劳特性进行了模拟.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温度循环试验后焊球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和剪切强度试验后的断裂面进行了形貌、结构和组分的观察
介绍了一种新型量子逻辑单元电路——单稳双稳转换逻辑单元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并设计了以MOBILE为基本单元电路的具有同步置位复位功能的边沿型JK触发器电路,从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