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首都食品与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21例,B级19例,C级18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各组间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PLT、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DW、MP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PLT、PCT水平呈下降趋势,PDW、MPV水平呈升高趋势;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PT、APTT、TT时间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PT、APTT、TT时间逐渐延长,FIB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水平不同,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能够对疾病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和骨折护理在临床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8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12例,按照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6例,研
目的 分析产前进行B超检查对胎儿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产妇分作两组,分别为产前B超、产后B超组,每组20例,各于产前、产后行B超检查,观察两组胎儿出现肾积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护理在骨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骨外科患者,共计11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