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当代国产动画的类型化与超类型化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63951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呈现出类型化与超类型化并存的态势。在类型化方面,国产动画由创作者、制片者与观众三者共同推动,即创作者在类型化创作上形成自觉意识,制片者重视商业美学实践,观众走向类型化,即特定影迷群体形成。而在超类型化方面,国产动画显示出类型上的杂糅与融合,以争取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这种探索,既在整体上助力了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也促进了观众接纳反类型,作者式的创作,使得国产动画更为多元化。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电影行业迅速崛起,为人们带来诸多优秀作品。动画电影作为影视行业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备受观众喜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动画电影中都缺少文化输出,在美学形态、风格特色方面均不具备中国特色。而近几年国风动画电影数量明显增多,最终实现了本土化发展,美学风格也独具特色,对于中国特色文化起到较好的传承。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本土化美学风格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艺术的进步,多种多样的数字绘画工具为动画绘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象空间——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塑造想象空间也更加便捷。在动画创作中,如何表达和塑造想象空间,将幻想转变为现实中的画面,是动画创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点。
近百年来中国动画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传统。尤其是水墨动画作为“中国动画学派”美术瑰宝,将我国传统水墨画风格中的恬淡、祥和、灵动及其所要表达的各种意象美,通过动画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墨画的艺术特点以及独特的现代审美生活情趣往往给广大观众往往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随着现代数码动漫时代的飞速发展,在创新技术的不断推进下,传统水墨动画也开始有了全新的艺术表达载体与技术表现。现代数码
期刊
随着时代的更迭,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了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然而,在进行动画片创作时,由于动画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及发展规划欠缺等问题,导致我国的动画片创作面临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在这样的考验下,如何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引领动画片越过重重障碍大放异彩。文章围绕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国动画片创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动画的发展在科技与技术共同进步下呈现出一种新的样态,新动画站在传统动画的肩膀上,一方面给大众呈现出其与时代包容并济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求大众的审美素养的与时俱进。本文总结了新动画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时代特征,从内容与形式着手,分析新动画审美传播具有的社会美育功能,以及新动画发展中的动画形式变革,同时阐述了新动画发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体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们大多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在工作之余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来减轻自身的压力。其中,动画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对动画设计和美术风格进行概述,探讨动画设计中美术风格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动画设计中美术风格的应用策略,以此推动动画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时代在进步,中国的动画产业在技术和政策的支持下繁荣发展。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团队的原创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试图探寻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风格和发展道路。文章试以国产原创动画《雄狮少年》为例,分析岭南文化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关联性,并从岭南建筑和自然风貌、岭南风俗文化和岭南精神文化三点具体分析岭南文化在动画中的呈现及策略。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启示中国的动画创作团队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场景中,探索属
报纸
2020年,5G网络的迅速发展让人类社会进入了高效信息时代,“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也随之大踏步闯进了国人的视野,这将给VR技术的未来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VR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不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如今,有大量研究者为VR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究,虽然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比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