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营养研究进展

来源 :广东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鲟鱼是我国主要的特水养殖鱼类之一,年产10万吨以上,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及华中地区,其中湖南、河北、贵州、云南、湖北等省份是我国鲟鱼养殖大省,产量均维持在6000吨以上。优质的商业配合饲料是鲟鱼养殖产业化的基础,并决定行业发展前景。早期鲟鱼商业饲料配方营养组成主要借鉴其它特水鱼类,基本能够满足鲟鱼生理所需,但仍然存有不足。本文将系统介绍和总结鲟鱼的营养研究进展,为商业配合饲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作为肉食性鱼类,鲟鱼蛋白质需求量较高(40%左右),但对各种主要蛋白源均有较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关于鲟
其他文献
为了规范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效率,蛋鸡笼养模式在我国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与延续了多年的传统散养模式不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笼养模式对蛋鸡骨骼的影响日益明显,例如龙骨弯曲、骨质疏松症、蛋鸡疲劳症等。文章从饲养模式、蛋鸡骨骼代谢、骨骼特征、以及对骨骼影响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探讨。
本研究在黄颡鱼商业配方中使用不同比例的菜粕替代面粉,观察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3组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包括面粉组(面粉18%+菜粕0%,能蛋比38.80 kJ/g)、6%菜粕组(面粉12%+菜粕6%,能蛋比35.71 KJ/g)和10%菜粕组(面粉8%+菜粕10%,能蛋比34.99 kJ/g)。1500尾初始体重(40.07±0.23)g的黄颡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100尾,养殖投喂10周。结果显示:菜粕替代面粉后对黄颡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
为了提高蓄热装置内蓄热球的蓄热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表面有螺旋凹槽的蓄热球,用ICEM CFD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在fluent中分别仿真了一种基于凹槽蓄热球和光滑蓄热球的相变储热水箱在初始温度308K、入口流速0.1 m/s、入口温度363K和初始温度308K、入口流速0.15 m/s、入口温度363 K两种工况下的蓄热过程,得到了蓄热过程中相变材料(PCM)温度和液相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液相率的分布云图,截取了蓄热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水流速度矢量图。研究结果得出:与光滑蓄热球相比,螺旋凹槽蓄热球
进排气系统是发动机重要的附属结构,对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结构特点,针对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消声器等进行选型设计和结构设计;保证各部分结构满足发动机的压力和流量要求;采用理论分析计算、CFD建模仿真分析、试验台验证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分析。对排气管和消音器进行三维计算流体模拟仿真,得到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图,并对设计关心的进出口压差进行计算;特别对消声器的穿孔板部分采用了多孔阶跃边界条件进行处理;采用试验方法对消声器设计进行验证。结果可知:空滤器进气阻力(滤芯干净时)